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现代企业管理》-第4章企业生产管理
《现代企业管理》-第4章企业生产管理
4-3
企业生产管理
Chapter
4
4.1.1 生产管理在企业经济活动中 的地位与作用
首先,企业生产的产品要适应市场,能够为目标用户所接受,能 为他们带来各种实际的利益。在任何企业,生产管理都是最基本 和最重要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其次,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要能够为用户所接受,不能仅仅靠生 产管理,还要有领先一步的营销管理。 再次,一个企业适应环境的工作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生产管理 与市场营销不是无条件地进行的,它们需要得到及时、充足、有 效的资金支持,这就需要加强财务管理。 因此,生产管理作为企业适应环境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整体性、 动态化的管理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4-14
企业生产管理
Chapter
4
生产系统个性化特征
系统的经济性 系统的和谐性 系统的学习性
4-15
企业生产管理
Chapter
4
系统的经济性
任何类型生产系统都把追求产出/投入的最大化 为目的,因为企业的生产系统都是以占有一定 的资源为运作前提,对于人类来说,资源的稀 缺性始终是干扰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 作为生产系统都有义务以更少的投入去创造更 多的产出。这种对于经济性的自发追求是一切 企业的共同责任,也是生产管理人员的重要任 务,需要花费巨大的精力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重点:
在加工装配型工业,生产能力是一个动态 的概念,生产系统的“瓶颈”环节往往随 产品结构的更换而变化和转移,这使得如 何在计划中做好负荷平衡,使生产过程同 步化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加工装配生产的 组织十分复杂,是生产管理研究的重点。
4-30
企业生产管理
Chapter
4
4.2.3 按生产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分类
Chapter
4
4.2.2 按生产的工艺特征分类
2.加工装配生产方式
特点 :产品是由许多零部件构成的,各
零件的加工过程彼此是独立的,所以整个 产品的生产是离散的,制成的零件通过部 件装配和总装配最后成为产品。
范围:汽车制造、机械制造、家具制造、
船舶制造等
4-29
企业生产管理
Chapter
4
加工装配生产方式
4-31
企业生产管理
Chapter
4
4.2.3 按生产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分类
• 2.单件生产
特点:是生产的产品品种繁多,而每一种产品
仅生产一台(件)或少数几台(件)。 在现实社会中,严格意义上的单件生产不重复 制造的企业十分少见,即使是航天航空工业, 远洋巨轮制造这些行业的新产品也有标准型号, 仅仅是重复生产的周期比较长,如半年、一年 等。
4-4
企业生产管理
Chapter
4
4.1.2 生产系统的内涵
1.生产
生产是人类社会最原始,也是最基本的活动之一,生产 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也是社会财富不断延续的 源泉。 生产的本质是能够创造物质和财富来满足人们的需要。 在这里,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使一定的原材料, 通过人们的劳动转化为特定的有形产品。 这里转化有三种含义,一是对被转化物形态的转化,二 是功效的转化,三是价值的转化。
4-17
企业生产管理
Chapter
4
系统的学习性
由于反馈机制的存在,生产系统有一种自学习的功能, 即在每完成一次转化过程后,都要从中获取有益的经验, 在下一次转化时予以自行完善。从长远看,企业的市场 竞争力有赖于生产系统的竞争力,而生产系统的竞争力 源自于系统内部的自学习与自适应机制。所以,一个好 的生产系统,在其设计时不仅会考虑它的经济性与有效 性,还会反映其学习性,并在生产系统运行过程中充分 发挥这种学习机制,这些都已成为新一代生产系统设计 与运行有意义的前沿探索课题。
• 1.大量生产
特点:生产的品种少,每一品种的数量大,经
常重复生产一种或少数几种类似的产品,并且 生产条件稳定,大多数工作地仅固定完成一二 道工序,专业化程度高。 问题:这类企业生产效率高,通过规模效率降 低成本,但生产系统柔性较差,因此,在保持 规模效益的同时,如何提高柔性,是这类企业 考虑的一个大问题。
4-7
企业生产管理
Chapter
4
生产系统的设计与运行
• 生产系统的设计 :包括对产品的决策、工艺选 择、能力规划、厂址确定、生产设施布置,以 及工作岗位设计等等。 • 生产系统的运行 :主要是指企业的生产活动如 何适应市场的变化,按用户的需要,生产合格 的产品。
4-8
企业生产管理
Chapter
4-25
企业生产管理
Chapter
4
4.2.1 按用户的需求特征分类
2.备货性生产方式 是指根据企业对市场需求预测事先制订生产计 划,通过保持一定数量的库存来应对市场需求 的波动,从而减少对生产系统的影响,即在需 要时用库存补偿生产能力的不足,而在低需求 时依靠建立库存来减少因生产能力过剩的影响。 如家用电器、制皂、轴承等产品的生产,都采 用备货生产方式。
4-12
企业生产管理
Chapter
4
系统的适应性
生产系统要适应环境,并能根据环境变化作适 当的变化,即有应变的能力。因为任何生产系 统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存在的,生产系统的适 应性比先进性更重要,适合企业生产环境的、 适合用户需要的转化系统就是一个好的生产系 统,反之,即使是非常现代化和先进的转化系 统,也是一个不好的系统,功能过剩与功能不 足一样都是不符合整体优化原则的。
4-9
企业生产管理
Chapter
4
4.1.2 生产系统的内涵
3.生产系统
含义:生产系统是一个为了实现预定目标而组成的有关生产元素
的集合体。生产系统是由输入、转化、输出和反馈控制四个部分 构成的,它们按一定的程序有规律地运行。
核心功能:它不仅接受各种输入,要根据预定的目标进行转化:
加工、装配、运营,将各种生产要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同时它 还要接受反馈机制的调整和控制,以保证输出的有效性和转化的 经济性。
4-27
企业生产管理
Chapter
4
流程式的过程加工生产方式
重点:
要保证连续供料和确保每一生产环节在工 作期间必须正常运行,因为任何一个生产 环节出现故障,都会引起整个生产系统的 瘫痪。流程式生产由于产品和生产过程相 对稳定,有条件采用各种自动装置实现对 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
4-28
企业生产管理
高效,生产管理必须体现高效。就是要以较少的投入得到较多的 产出。 灵活,是指企业的生产系统能很快地适应市场的变化,生产各种 不同的品种和及时开发新品种。 准时,是在用户需要的时间,按用户需要的数量,提供用户所需 要的产品和服务。 安全,是指为了保证生产的持续、稳定与和谐发展,投入—转 化—产出的过程必须体现安全性。 清洁,是指在产品生产、使用和报废处理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 控制到最低范围,力求无污染地实行绿色生产。
4-24
企业生产管理
Chapter
4
4.2.1 按用户的需求特征分类
1.订货性生产方式 是指按用户特定的要求进行的生产。订货生产 方式的生产周期长,通过提高零部件的标准化 和通用化水平,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可以大大缩短设计周期,若再能结合计算机辅 助工艺设计(CAPP),则可进一步缩短生产技 术准备周期,使生产系统的整体响应速度大大 提高。 如船舶制造、大型成套设备的生产都采用这种 生产类型
4-13
企业生产管理
Chapter
4
系统的协调性
生产系统的各组成部分之间,以及各组成部分 内部各要素之间都是协调的。前者是指供、产、 销之间的协调,后者是指投入的要素人、财、 物之间的协调;转化的要素人 — 机 — 环境 — 时 间之间的协调;产出的要素数量、质量、时间、 地点之间的协调。系统的协调性靠管理的有效 性来体现和保证,是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 生产管理追求的主要结果。
4-18
企业生产管理
Chapter
4
4.1.3 生产系统的功能目标和结构
1.生产系统的功能目标 产品是沟通市场,反映用户对企业功能要求的 媒体,它传达了企业经营战略对生产系统的要 求。所以,按照产品构成的各个方面开展对生 产系统功能目标的讨论是有利于增强企业竞争 力,进而推动企业经营战略有效进行的重要方 面。
4-26
企业生产管理
Chapter
4
4.2.2 按生产的工艺特征分类
1.流程式的过程加工生产方式 特点:工艺过程是连续进行的,不能中断;工艺过程
的加工顺序是固定不变的,生产设施按照工艺流程布置; 劳动对象按照固定的工艺流程连续不断地通过一系列设 备和装置,被加工处理成为成品。
范围:化学工业、石油精炼、金属冶炼、造纸等行业
4
企业的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技能
• 一是技术技能:包括专业技术与管理技术两个方面。但 单有专业技术知识对于生产管理人员来说还是不够的, 他们还需要懂得生产运作过程中的管理技术,包括生产 过程的组织,生产计划的制订和生产活动的控制等。 • 二是行为技能:生产管理不仅是对设备、原材料、厂房 等的管理,更重要的是组织生产操作人员和技术人员进 行生产活动,所以他们必须具备处理、协调人际关系的 能力,包括具有较高的情商(EQ),善于与他人共事, 调动各方面人员的积极性。
4-19
企业生产管理
Chapter
4
生产系统的一般模型
输入:原材料、劳动力 资金、信息、能源
转化过程
输出:产品、服务
反馈
反馈
4-20
控制
反馈
企业生产管理
Chapter
4
4.1.3 生产系统的功能目标和结构
2. 生产系统的结构
生产系统的结构是系统的构成要素及 其组合关系的表现。生产系统的构成 要素很多,按性质和作用可划分成结 构化要素和非结构化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