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油脂的性质

油脂的性质


考点二
知识梳理
题组训练
返回
知识梳理
(4)加热时要用小火均匀加热,防止乙醇和乙酸大量挥发、液 体剧烈沸腾。 (5)装置中的长导管起导气和冷凝回流的作用。 (6)充分振荡试管,然后静置,待液体分层后,分液得到的上 层液体即为乙酸乙酯。
考点二
知识梳理
题组训练
返回
注意:
1、试管要上倾450,使液体受热面积大
实验现象
结论
芳香气味 几乎不变 有一点儿 芳香气味 芳香气味 消失
中性条件下, 不水解
酸性条件下, 水解但不彻底
碱性条件下, 水解完全
酯的水解
酸性条件:
CH3COOC2H5+H2O 碱性条件:
稀H2SO4
CH3COOH + C2H5OH
CH3COOC2H5+NaOH→ CH3COONa + C2H5OH 乙酸钠
(1)酸性条件下
硬脂酸甘油酯+水
(2)碱性条件下 硬脂酸甘油酯+氢氧化钠
硬脂酸+甘油
硬脂酸钠+甘油
肥 皂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
工业制皂流程简述 上层:高级
NaOH

动、植 物油脂
混合液
胶状液体
NaCl固体 盐析
脂肪酸钠
下层: 甘油、
上层
加填充剂 ,压滤干燥
肥皂
下层

知识梳理
I
考点二
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
1.实验原理 浓H2SO4 CH3COOH + CH3CH2OH CH3COOCH2CH3 + △ H 2O。 2.实验装置
考点二
知识梳理
题组训练
返回
知识梳理
3.反应特点
4.反应条件及其意义 (1)加热,主要目的是提高反应速率,其次是使生成的乙酸 乙酯挥发而收集,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提高乙醇、 乙酸的转化率。 (2)以浓硫酸作催化剂,提高反应速率。 (3)以浓硫酸作吸水剂,提高乙醇、乙酸的转化率。 (4)可适当增加乙醇的量, 并有冷凝回流装置, 可提高产率。
工业用途: 硬化油性质稳定, 不易变质, 便于运输
2、油脂的不饱和性
不饱和油脂分子中含有C=C具有不饱和性 (1)加成反应 油脂的氢化
催化剂
+3H2
加热
与卤素发生加成反应 (2)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油脂对人体健康的积极作用 提供热能 提供人体必需不 饱和高级脂肪酸
溶解脂溶性维生素 油脂
增加饱腹感 保护内脏器官
考点二
知识梳理
题组训练
返回
第三课时
酯和油脂
很多水果和花草具有芳香气味,这些芳香气味是 什么物质产生的? 酒密封储存时间越长越醇香,这是为什么? 很多食物富含油脂。油脂是重要的营养物质,能 向人体提供能量,这是为什么? 油脂和酯之间有什么关系?
酯:由酸和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
有机化合物。
1克油脂在完全氧化时释放 美 食 39.9kJ,是 的能量大约为 等质量糖类或蛋白质的2倍
油脂是热能最高的营养物质
脂肪(动物油脂 固态)
油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物油脂 液态 )
一、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油脂的结构
O R1 C O O R2 C O O R3 C O
CH 2 CH CH 2
( 1 ) R1 、 R2 、 R3 可以代表 饱和烃基或不饱和烃基。 ( 2 )如果 R1 、 R2 、 R3 可相 同可不同。 ( 3 )天然油脂、动、植物 体内的油脂大都为混合物, 无固定熔沸点。
(A)
(B) 混甘油酯
(C)
混甘油酯
混甘油酯
二、油脂的物理性质
1.密度比水的密度小 2.有明显的油腻感 3.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4.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
三、油脂的化学性质
1、油脂的水解 酸性水解方程式:
可用于制备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碱性水解方程式:
肥皂的主要成分
1.工业上用油脂水解来制造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2.油脂在人体中(在酶作用下)水解,生成脂 肪酸和甘油,被肠壁吸收,作为人体的营养; 3.用于制作肥皂。
储备热能 保温御寒
细胞膜、神经和脑组织的成分
油脂对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
摄入油脂太多, 让人肥胖
皮脂分泌旺盛,产生青春痘 经常摄入饱和程度高的油脂,容易诱 发心脏病,糖尿病,高胆固醇、高血 脂、脂肪肝、癌症等疾病
油脂
碳、氢、氧元素 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氢化 水解
物质 组成 结构
性质
用途
工业原料
人体营养素
提纯分离
NaCl溶液
甘油
肥皂的去污原理
(1)亲水基--肥皂结构中- COONa或-COO-是极性基团,极 易溶于水,具有亲水性; (2)憎水基--肥皂结构中的烃基 -R,不溶于,但极易溶于有机溶剂, 具有亲油性质;
②油脂的氢化(硬化): 如
C17H33COOCH2 | 催化剂 C17H33COOCH + 3H2 加热、加压 | C17H33COOCH2 油酸甘油酯(油) C17H35COOCH2 | C17H35COOCH | C17H35COOCH2 硬脂酸甘油酯(脂肪)
油脂的化学性质 ①中性 ②油脂的氢化(硬化) ③油脂的水解 油脂的酸性水解; 油脂的碱性水解。
考点二
知识梳理
题组训练
返回
知识梳理
5.注意事项 (1)加入试剂的顺序为 C2H5OH—→浓 H2SO4—→CH3COOH。 (2)用盛饱和 Na2CO3 溶液的试管收集生成的乙酸乙酯,一方 面中和蒸发出来的乙酸、溶解蒸发出来的乙醇;另一方面降 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有利于酯的分离。 (3)导管不能插入到 Na2CO3 溶液中,以防止倒吸回流现象的 发生。
2、导管末端不能插入溶液中,防止受 热不均发生倒吸 3、不能用NaOH代替Na2CO3,因为 NaOH碱性太强,使乙酸乙酯水解 4、Na2CO3还有冷凝酯蒸汽的作用
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
中和乙酸,吸收乙醇, 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小结:
O
CH3—C—O—H
酸性 酯化反应
题组训练
1 2 3
1.某课外兴趣小组欲在实验室里制备少量乙酸乙酯,该小组 的同学设计了以下四个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其中正确的 是 ( )
一、酯的物理性质
低级酯(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易挥发,具 有芳香气味的液体,不溶于水,密度比水 小,易溶于有机溶剂。
二、酯的化学性质
实验内容 乙酸乙酯+ 5.5mL 蒸馏水, 70℃~80 ℃ 乙酸乙酯+ 0.5mL 稀硫酸+ 5mL蒸馏 水, 70℃~80 ℃
乙酸乙酯+ 30%NaOH溶液 0.5mL+5mL蒸馏 水, 70℃~80 ℃
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
硬脂酸 十八酸 (C17H35COOH) 软脂酸 十六酸 (C15H31COOH) 油 酸
9-十八碳烯酸
(C17H33COOH) (C17H31COOH)
亚油酸
9,12-十八碳二烯酸
油脂是由多种高级脂肪酸如硬脂酸、 软脂酸或油酸等跟甘油生成的甘油酯。
下列油脂是单甘油酯还是混甘油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