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肌肉疾病病人的护理

肌肉疾病病人的护理


(四)心理-社会状况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程迁 延数年甚至终身。病人易产生抑郁、悲观情 绪,对治疗缺乏信心,不能有效地应对。发 生危象时病情凶险、进展迅速,使病人出现 焦虑、恐惧,甚至绝望。护士应全面评估病 人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及应对能力,评估 病人的社会支持情况,包括家庭经济状况、 家庭成员对疾病的认识、工作单位的支持、 社区医疗保健系统等。
一、重症肌无力 二、周期性瘫痪
学习目标
1.了解重症肌无力、周期性瘫痪的概念及致 病因素。
2.熟悉重症肌无力、周期性瘫痪的发病机制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3.掌握重症肌无力、周期性瘫痪病人的临床 表现、护理措施及保健指导。
4.具有关心、爱护、尊重病人的职业素质及 团队协作精神。
一、重症肌无力病人的护理
评估 诊断
目标 措施
评价பைடு நூலகம்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 MG)是 乙酰胆碱受体介导、细胞免疫依赖及补体参 与的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障碍的自身免 疫性疾病。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一般呈两个发病高峰年 龄。第1个高峰为20~30岁,以女性为多, 常伴胸腺增生;第2个高峰为40~50岁,以 男性和伴发胸腺瘤者较多。
2.肌电图 停用新斯的明24小时后,重复频 率刺激试验常显示低频刺激波幅递减、高频 刺激波幅递增。单纤维肌电图出现肌纤维电 位间隔时间延长。
3.其他检查 血清中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滴度 增高;胸部X线摄片或胸腺CT检查可发现胸 腺增生或胸腺瘤。
4.疲劳试验 嘱病人重复睁闭眼、咀嚼、大 声报数、两臂平举等诱发肌无力或瘫痪。
护理措施
(一)自理缺陷
1.活动与休息指导 指导病人充分休息,避免疲劳,宜 选择清晨、休息后或肌无力症状较轻时进行活动,且应 自我调节活动量,劳逸结合,避免受凉或肢体活动过度 ,以省力和不感到疲劳为原则。
2.生活护理 肌无力症状明显时,应协助做好洗漱、进 食、个人卫生等生活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防止外伤和 感染等并发症。日常用品如餐具、水、便器、纸巾等定 位放置于床旁,以方便病人取用。告诉病人眼睛疲劳或 复视时,尽量闭眼休息或双眼交替休息,指导其使用字 体较大的阅读材料和书籍等。
护理评估
病因尚不清楚,通常认为是一种与胸腺组织异常 如胸腺增生、胸腺瘤有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少 数有家族史。
诱因多为感染、精神创伤、过劳、妊娠、分娩等 ,常使病情复发、加重甚至诱发危象。
(二)临床表现
1.症状和体征
全身所有横纹肌均可受累,但以脑神经支配的肌肉较脊神经支 配的肌肉受累更为多见。
注射,20分钟内肌力明显改善可以确诊,阳性判断可持 续至2小时。 ②腾喜龙试验:腾喜龙10mg用注射用水稀释至1ml,静
腾脉喜注龙射为,抗先胆给碱予2酯m酶g试药验、剂对量骨,骼如肌可耐N胆受在碱3受0秒体内有注直 接松射,无作、其症力用三余状危。碘缓 象8m用季解 者g于胺为 。;某酚阳30性些 )秒,内骨 中适观骼 毒用察肌 时于肌松 的病力弛 解情的药 救危改重( 及善、筒重,有并箭症延持毒肌髓续碱无麻约、力痹5分汉的或钟肌诊肌 断、治疗室上性心律失常。
(1)肌无力危象:最常见,为抗胆碱酯酶药不足引起 ,由各种诱因和药物减量诱发。表现为呼吸微弱、发绀 、烦躁、吞咽和咳痰困难、语言低微直至不能出声,最 后呼吸完全停止,可反复发作或迁延成慢性。腾喜龙试 验症状减轻。
(2)胆碱能危象:为抗胆碱酯酶药过量引起,包括毒 蕈碱样症状(呕吐、腹痛、腹泻、瞳孔缩小、多汗、流 涎、气管分泌物增多、心率变慢等),烟碱样症状(肌 肉震颤、痉挛和紧缩感等)以及中枢神经症状(焦虑、 失眠、精神错乱、意识不清、描搐、昏迷等)。腾喜龙 试验症状加重。
肢体受累很少单独出现,一般上肢重于下肢,近端重于远端, 表现为洗漱无力、易跌、上楼困难等。
呼吸肌、膈肌受累时出现咳嗽无力、呼吸困难,重症可因呼吸
2.危象 危象是由于感染、手术、精神刺激等使症状 突然加重或治疗不当引起呼吸肌麻痹而致严重呼吸困难 的现象,是重症肌无力致死的主要原因。通常有3种。
➢Ⅲ. 重症急进型:症状危重,进展迅速,数周至数月 达高峰,胸腺瘤高发,可发生危象,药效差,死亡率 高。
➢Ⅳ. 迟发重症型:2年内由IIA、IIB逐渐进展而来,有 危象,预后差。
➢Ⅴ. 伴肌萎缩型:起病半年内出现肌萎缩。
(三)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药物试验 ①新斯的明试验:新斯的明0.5~1.0mg肌肉注射或皮下
(五)治疗要点
治疗原则:抑制免疫反应,改善肌无力症状。 治疗目的:缓解症状,减少复发,防治危象、肺部
感染等并发症。 治疗措施: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和
吡啶斯的明等胆碱酯酶抑制剂,胸腺切除是重症肌 无力的根本性治疗。危象发生时行气管切开、人工 呼吸机辅助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依据危象类型 相应处理 .
护理诊断/问题
1.自理缺陷 与眼外肌麻痹、肢体肌无力有 关。
2.恐惧 与呼吸肌无力、呼吸麻痹、濒死感 或害怕气管切开有关。
3.潜在并发症:重症肌无力危象。
4.知识缺乏:缺乏本病有关知识和自我护理 知识。
护理目标
肌无力症状好转或缓解,生活能够自理,恐 惧感减轻或消失,无危象发生,能够叙述重 症肌无力的预防保健知识。
(3)反拗危象:为抗胆碱酯酶药不敏感引起,多在长 期较大剂量用药后发生。腾喜龙试验无反应。
3. 重症肌无力Osserman分型 已被国内外广泛采用。 ➢Ⅰ. 眼肌型:仅眼肌受累,对药物治疗敏感性差,预 后好。
➢ⅡA. 轻度全身型:眼肌、四肢、延髓肌受累,无危 象,对药物敏感。
➢ⅡB. 中度全身型:骨骼肌、延髓肌严重受累,无危 象,药物敏感性差。
症状的共同特点呈现较规律的“晨轻暮重”的波动性变化,主 要症状为受累骨骼肌肌肉病态疲劳,稍经活动后即感疲乏无力 甚至瘫痪,短时休息后症状减轻或暂时好转;下午或傍晚劳累 后症状加重,早晨和休息后减轻。
首发症状多为眼外肌无力,呈非对称性眼肌麻痹和上睑下垂, 斜视、复视,有时双眼睑下垂交替出现,严重者双眼球固定不 动。面肌受累时表情动作无力,鼓腮和吹气不能,皱纹减少。 咀嚼肌、咽喉肌受累时咀嚼无力,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构音 不清颈肌受累时屈颈、抬头无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