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其他应收款-存货舞弊案例

其他应收款-存货舞弊案例

说起我从外审转入内审后不久,和比我年长几岁的另一个经理在上海
闵行区的一家子公司作审计。

这是一家工厂,负责生产产品卖给中外
的关联方销售公司,年销售额$100 M (1亿美元)以上,其president也
因为身为1 million club的一员,而且又是DB在中国的元老,而在整个集团享有较高的声望。

审计过程中,我发现该公司在其他应收款(OR)
科目某年底有240万元的余额。

对外资企业来说,OR科目的余额一般
比较固定,无非是一些押金/质保金,员工借款,待摊费用等。

因此看
到这笔不小的金额挂在年底我觉得有些奇怪,问财务总监,回答是年
底清库存时有些不需要的原材料卖给第三方形成的余额。

于是找来财务总监,问出以下几个具体的问题,事后的进一步审计结
果和财务总监的答案一并附上:
1. 问:这家客户(A)是怎么找来的。

答:采购部门找来的。

以前只从A这里买原材料,从来没有卖材料给A (采购部门找客户?)
问:为什么要卖材料给A。

这些材料当初是从A这里买的么?
答:我们自己不需要了,产品停止生产了。

不是从A买来的。

问:你自己都不需要,A买过去干什么,何况他为什么同意按
照你的库存价格购买,(A是不是脑子有病)
答:这个我就不清楚了
问:卖出去的存货清单有没有
答:我去找找看(过了两天弄了一份给我,但怎么看都像
现编的,VAT发票上也没有明细)
问:为什么这些型号的材料年底的存货帐上还剩很多?既然不需要了,为什么不全部卖掉?
答:这些要问采购部(采购部最后没有给出原因)
2. 问:把12月份卖出去的发货单找来给我看
答:当时很着急,没有相对应的出库单
问:那么物流公司的运单或者运输记录拿来看
答:是A安排的物流公司,我们这里没有任何单据。

问:发货没有任何记录是不是内控有问题
答:是的,这是我们的疏忽,以后一定改正(财务总监觉得最
后问题落在内控失误上,无关痛痒,想赶紧认罪就这么完了。

岂料我
的兴趣刚刚提起来)
3. 问:3月份这笔余额为什么没有了,是收款么?
答:今年开始我们又收到了订单,开始逐步回购这些货物,3月份全部
按原价回购了,应收应付相抵。

问:其间没有实际的款项结算?
答:确实没有。

问:把3月份回购时候的入库单拿来看
答:找不到了。

问:这些货物卖出买进有没有合同
答:有,连忙拿给我看(合同虽然简单,但没有明显漏洞,签字人是采购经理。

她哪里知道我要这份合同不光是为了了解买进卖
出的合同依据,更是要拿到舞弊的罪证——因为整个故事到现在都是财
务总监跟我“说”的,没有出库单,入库单,运单,销货/购货清单,就是说没有任何的纸面依据,万一他们到时候翻供,我这里就什么证据都
没有了。

但这份合同形成了最重要的证据,把整个卖出买进的过程说
的一清二楚,签字盖章,再也赖不掉)
事后我有把一部分的相关问题问了一遍采购经理,得到了近似的答案。

最后再问了President,他老人家竟然声称对整个事件不是很了解!
一般来说,对于外审而言,看到这里也就可以了,毕竟人家有发票,
又有合理解释,而且因为不是专项的样本测试,也不一定需要查3单
对应(发票,订单,出库单)。

而且这笔余额次年3月底就没有了,
对外审来说通过期后事项也没发现有问题。

但对内审而言,这是一笔有点奇怪的交易,有几个显而易见的问题直
接会冒出来:
1. 把不需用的原材料卖给第三方在DB甚至大多数企业很少发生,尤
其是这么大金额的一次性交易;
2. OR显示的客户名称不是该其企业的客户(还记得该企业产品都卖给关联方么?)
3. 这样的交易发生在年底也比较奇怪,因为年底大家都忙着冲业绩,
哪有时间来整理库存。

况且DB对企业的存货余额有明确指标,存货太
高会影响管理层业绩。

4. 相关的支持性文件是否都齐备,包括出库单,年后收款单等。

这里就可以交代背景了,该公司作为集团内的主要生产厂家,管理层
最重要的业绩之一就是存货水平,年底的存货水平一定要降到指标以下,才能拿到这部分的奖金。

我想大家应该多少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了吧?
具体的审计工作到此为止,毕竟我们不是警察律师,不能再继续深挖。

有些朋友可能会觉得不过瘾,因为这么多疑点还没有解开,也远未到
水落石出的时候。

但我想告诉你的是,这就是内审最特殊,也是最需
要水平的一点:你怎么样把所有现象都挖出来,有条不紊的列在报告里,其中植入一条思路引导报告阅读者自己得出你想要的结论。

报告
之外,我们还通过其他途径与该公司President的美国老板取得联系,
让他知道这件事情的重要性;另外,美国总公司的CFO也得知了此事,压下来让他们集团内部调查。

最后的结果是:
1. 该子集团的调查工作没有获得明确的结论,该President也没有供认
造假,但他的年终奖只拿到一半,40万人民币;
2. 该公司的财务总监(就是前面回答了很多问题的那位),3个月后
离职了。

我相信这件事情不是她主导,但因为她年轻也没有根基,做
了替罪羊
我希望给各位分享的几点经验是:
1. 与外审不同,内审更多的要看合规性(compliance),合理性(reasonableness)。

第二点需要一定的功力;
2. 如果你发现了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并且得到一些证据支持,要尽力
查下去。

在这件事件中,我那位年长的同事曾经劝我别再多费力气了,他觉得只是一笔常规的交易。

3. 内审不是警察,你不要希望弄清黑与白,你需要做的是把现象和证
据按照合理的方法列示给管理层,让他们自己调查作出结论。

你要相信,有些结果虽然你不一定知道,但有你的功劳。

4. 作内审需要有热情,对内审缺乏热情,或者不喜好钻研的内审,更
多的会把工作留于表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