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存货舞弊的案例

存货舞弊的案例

存货舞弊的案例【篇一:存货舞弊的案例】一、前言在形形色色的利润操纵手法中,资产造假占据了主要地位。

我国近年来影响较大的财务报表舞弊案绝大多数与资产项目的造假有关,上市公司琼民源、蓝田股份、东方锅炉、成都红光就是其中的典型。

造假的公司一般使用五种手段来非法提高资产价值和虚增盈利,即虚构收入,虚假的时间差异,隐瞒负债和费用,虚假披露以及资产计价舞弊。

其中资产计价舞弊是资产造假的惯用手法。

而存货项目因其种类繁多并且具有流动性强、计价方法多样的特点,又导致存货高估构成资产计价舞弊的主要部分。

对其分析是本文的重点所在。

中外上市公司中,涉及存货舞弊的案例为数众多,其中比较著名的有麦克森&罗宾斯公司、斯温道色拉油公司、权益基金、zzzz百斯特公司,法尔莫公司以及中国的红光实业公司、天津广夏(集团)有限公司等。

这些公司所策划的舞弊方案给带来了很大的审计风险。

下面就选择其中较为典型的美国法尔莫公司案予以介绍。

二、法尔莫公司案例从孩提时代开始,米奇莫纳斯就喜欢几乎所有的运动,尤其是篮球。

但是因天资及身高所限,他没有机会到职业球队打球。

然而,莫纳斯确实拥有一个所有顶级球员共有的特征,那就是他有一种无法抑国的基础。

这个帝国后来发展到了拥有300家连锁店的规模。

一时间,莫纳斯成为金融领域的风云人物,他的公司则在阳土敦市赢得了令人崇拜的地位。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导致这个精心设计的、至少引起5亿美元损失的财务舞弊事件浮出水面之时,莫纳斯和他的公司炮制虚假利润已达十年之久。

这实在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当时法尔莫公司的财务总监认为因公司以低于成本出售商品而招致了严重的损失,但是莫纳斯认为通过强力购买,公司完全可以发展得足够大以使得它能顺利地坚持它的销售方式。

最终在莫纳斯的强大压力下,这位财务总监卷入了这起舞弊案件。

在随后的数年之中,他和他的几位下属保持了两套账簿,一套用以应付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一套反映糟糕的现实。

他们先将所有的损失归入一个所谓的水桶账户,然后再将该账产的金额通过虚增存货的方式重新分都到公司的数百家成员药店中。

他们仿造购货发票、制造增加存货并减少销售成本的虚假记账凭证、确认购货却不同时确认负债、多计或加倍计算存货的数量。

财务部门之所以可以隐瞒存货短缺是因为注册会计师只对300家药店中的4家进行存货监盘,而且他们会提前数月通知法尔莫公司他们将检查哪些药店。

管理人员随之将那4家药店堆满实物存货,而把那些虚增的部分分配到其余的296家药店。

如果不考虑其会计造假,法尔莫公司实际已濒临破产。

在最近一次审计中,其现金已紧缺到供应商因其未能及时支付购货款而威胁取消对其供货的地步。

会计师能够弄清这些欺骗性操纵是如何进行的,对于发现这些舞弊将会大有帮助,这就意味着注册会计师必须掌握识别存货舞弊的技术。

(一)存货价值的操纵手法存货的价值确定涉及两个要素:数量和价格。

确定现有存货的数量常常比较困难,因为货物总是在不断地被购入和销售;不断地在不同存放地点间转移以及投入到生产过程之中。

存货单位价格的计算同样可能存在问题,因为采用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平均成本法以及其他的计价方法所计算出来的存货价值将不可避免地存在较大的差异。

正因如此,复杂的存货账户体系往往成为极具吸引力的舞弊对象。

不诚实的企业常常利用以下几种方法的组合来进行存货造假:虚构不存在的存货,存货盘点操纵,以及错误的存货资本化。

所有这些精心设计的方案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即虚增存货的价值。

1、虚构存货正如莫纳斯所做的那样,一个极易想到的增加存货资产价值的方法是对实际上并不存在的项目编造各种虚假资料,如没有原始凭证支持的记账凭证、夸大存货盘点表上存货数量、伪造装运和验收报告以及虚假的定购单,从而虚增存货的价值。

因为很难对这些伪造的材料进行有效识别,注册会计师往往需要通过其他的途径来证实存货的存在与估价。

后一段时间内的款项支出。

如果注册会计师发现有未在采购日记账中记录的直接支付给供应商的款项,就应该进行进一步的调查。

3、错误的存货资本化虽然任何存贷项目都可能存在不恰当资本化的情况,但产成品项目中这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

有关产成品被资本化的部分通常是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

为了发现这些问题,注册会计师应当对生产过程中的有关人员进行访谈,以获取归入存货成本的费用归集与分配过程是否适当的信息。

审计客户往往可列出很多看似非常充分的理由,用以支持通过对存货项目进行资本化而增加利润的处理。

此类舞弊往往是财务总监在总裁的指使下实施的。

因此,在对关键人物的正式访谈中,如果怀疑有人指使他们夸大有关存货的信息,注册会计师应采取一种直截了当的方式,以责难的态度迫使其说出真相。

(二)盘点的局限性证实存货数量的最有效途径是对其进行整体盘点。

注册会计师必须合理、周密地安排盘点程序并谨慎地予以执行。

盘点的时间应尽量接近年终结账日。

在盘点时应尽可能采取措施以提高盘点的有效性,比如各存放点同时盘点、停止存货流动以及盘点数额达到合理的比例等。

不过,即使注册会计师谨慎地执行了该程序,也不能保证发现所有重大的舞弊。

这是因为存货的盘点测试存在以下局限性:(1)管理当局往往派代表跟随注册会计师,一方面记录下测试的结果,同时也可掌握测试的地点及进程等情况。

这样,审计客户就有行为。

不仅要推测舞弊是如何进行的,而且要推测客户为什么要舞弊以及客户为什么要将这种违规做法作为首要的选择。

也就是说注册会计师要对管理当局进行重大存货舞弊的动机和机会进行评估以发现资产造假行为。

1、管理当局舞弊的动机客户进行舞弊的动机可谓多种多样,对其进行分析并在执行审计过程中予以考虑将有助于发现可能的舞弊。

以下列举了导致管理当局产生舞弊冲动的几种常见原因:客户公司正面临财务困难。

错列预提费用,隐瞒利润案1995年11月,税务人员对某工业企业的预提费用利息进行审查时,发现该企业每月预提利息费用2万元,共计8万元。

经询问企业并无短期借款,调阅记帐凭证,发现其摘要注明为基建借款200万元,月利率10。

会计分录为:借:财务费用20000贷:预提费用利息20000按规定,长期借款利息,如在建工程处于建设期,应计入工程成本。

长期借款利息应在长期借款帐户核算。

很明显,该单位错用科目,增加企业费用,减少利润,偷漏所得税。

应调整帐务,补缴税款。

5.结转预提利息:借:在建工程80000贷:长期借款应计利息80000我的职业生涯开始于某4大师事务所,从事了一些年的外审工作,也有1年多的海外交流工作经验,但毕竟老pa(下级员工私下对合伙人的称呼)不是我的目标,自认也没有能力熬到那把椅子,于是进入了一家美国500强公司,db,担任亚太区内审经理。

说是经理,其实就是一干活的,上有领导,下无小兵。

但现在想来,这些年干活的经历让我掌握了大量内审的工作经验,就是老外所说的hands-on经验。

同时,我还要独立完成写报告(全英文),清q (报告交给老板复核会有很多问题query ,要一一清除),组织子公司管理层和总部领导一起开会,跟踪发现事项(issue)的解决说实话这些年确实很忙,但回头看来还是相当充实的一段经历。

相比于整日埋头于报告和开会的那些纯粹经理来说,我自认为这些年的内审实务经验让我的工作更扎实,也让我在和高管们的沟通中有了更多的底气。

其实你如果在企业呆久了,就会发现大多数的管理人员擅长的其实是说,而且是说条条框框的道理,真的让他们做,或者让他们说出细节和门道,他就开始支支吾吾模模糊糊了。

作为内审,这个时候你就开始觉得脑子有点乱了,其实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这家伙开始胡诌了!这个时候你一般有两个选择:重复刚才的问题,重点词汇做强调,让他给出明确的答案这个做法会给他一个下马威,当然有一般来说,对于外审而言,看到这里也就可以了,毕竟人家有发票,又有合理解释,而且因为不是专项的样本测试,也不一定需要查3单对应(发票,订单,出库单)。

而且这笔余额次年3月底就没有了,对外审来说通过期后事项也没发现有问题。

但对内审而言,这是一笔有点奇怪的交易,有几个显而易见的问题直接会冒出来:把不需用的原材料卖给第三方在db甚至大多数企业很少发生,尤其是这么大金额的一次性交易; or显示的客户名称不是该其企业的客户(还记得该企业产品都卖给关联方么?)这样的交易发生在年底也比较奇怪,因为年底大家都忙着冲业绩,哪有时间来整理库存。

况且db对企业的存货余额有明确指标,存货太高会影响管理层业绩。

相关的支持性文件是否都齐备,包括出库单,年后收款单等。

于是找来财务总监,问出以下几个具体的问题,事后的进一步审计结果和财务总监的答案一并附上:问:这家客户(a)是怎么找来的。

答:采购部门找来的。

以前只从a这里买原材料,从来没有卖材料给a (采购部门找客户?)问:为什么要卖材料给a。

这些材料当初是从a这里买的么?答:我们自己不需要了,产品停止生产了。

不是从a买来的。

问:你自己都不需要,a买过去干什么,何况他为什么同意按照你的库存价格购买,(a是不是脑子有病)答:这个我就不清楚了答:今年开始我们又收到了订单,开始逐步回购这些货物,3月份全部按原价回购了,应收应付相抵。

问:其间没有实际的款项结算?答:确实没有。

问:把3月份回购时候的入库单拿来看答:找不到了。

问:这些货物卖出买进有没有合同答:有,连忙拿给我看(合同虽然简单,但没有明显漏洞,签字人是采购经理。

她哪里知道我要这份合同不光是为了了解买进卖出的合同依据,更是要拿到舞弊的罪证因为整个故事到现在都是财务总监跟我说的,没有出库单,入库单,运单,销货/购货清单,就是说没有任何的纸面依据,万一他们到时候翻供,我这里就什么证据都没有了。

但这份合同形成了最重要的证据,把整个卖出买进的过程说的一清二楚,签字盖章,再也赖不掉)事后我有把一部分的相关问题问了一遍采购经理,得到了近似的答案。

最后再问了president,他老人家竟然声称对整个事件不是很了解!这里就可以交代背景了,该公司作为集团内的主要生产厂家,管理层最重要的业绩之一就是存货水平,年底的存货水平一定要降到指标以下,才能拿到这部分的奖金。

我想大家应该多少知道发生了什我希望给各位分享的几点经验是:与外审不同,内审更多的要看合规性(compliance),合理性(reasonableness)。

第二点需要一定的功力;如果你发现了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并且得到一些证据支持,要尽力查下去。

在这件事件中,我那位年长的同事曾经劝我别再多费力气了,他觉得只是一笔常规的交易。

内审不是警察,你不要希望弄清黑与白,你需要做的是把现象和证据按照合理的方法列示给管理层,让他们自己调查作出结论。

你要相信,有些结果虽然你不一定知道,但有你的功劳。

作内审需要有热情,对内审缺乏热情,或者不喜好钻研的内审,更多的会把工作留于表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