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吃人与规矩护人
日前,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老虎吃人的新闻火透了网络。
女子在老虎园内自驾游玩时私自下车,遭老虎袭击,造成1死1伤的惨剧。
不禁使人扼腕叹息,议论纷纷。
纵观整个事件,是动物园的管理不到位吗?动物园在游客进园时已经与游客签订了安全协议,进行了安全教育;动物园内到处都是警示标语和安全提示;女子私自下车后管理人员立即通过高音喇叭喊话提醒;园区巡逻车也很快赶到。
所有这些都可以说是做到尽职尽责了。
但是,由于女子无视这些规矩,没有意识到危险,任性侥幸,私自下车,给老虎以可乘之机,才造成惨剧发生。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这是千百年来人们在生活中归纳出来的一个朴素而实用的道理。
它告诉人们:做任何事都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
规矩是无情的,它不会对任何人做出让步;规矩又是有情的,它会保护遵守规矩的任何人。
由此,我想到了我们农商银行。
经过几十年的完善和发展,由农村信用社发展而来的农商银行,已经形成了特有的合规文化,各种规章制度已经相当完备。
每一名干部员工,都不止一次地学习金融法律法规,学习各种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处罚办法、反面案例,主动或者被动地抄写了大量的
学习笔记。
可以说,该制定的制度都有了,该学习的规矩都学了,该接受的教育都全了。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些不讲规矩、不守纪律,凭经验办事、将法律抛于脑后、将制度束之高阁的现象仍然存在。
一些违规操作、虚假经营的行为还时有发生。
个别手握权力的人,甚至贪污受贿,因违法犯罪而锒铛入狱,成为阶下囚。
一个个活生生的案例,向我们说明了这样一个现实:不是没有好的规矩,而是好的规矩没有被人好好地实施。
这些人原本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有一个相对舒适称心的工作环境,有一个能发挥才能的工作岗位。
但是他们没有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无视规矩和纪律,心存侥幸、铤而走险,最终违法犯罪,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不仅摧毁了自己的人生,而且还连累到他人。
同事因受牵连而被降级停职;家人无言面对亲戚邻里;朋友则渐行渐远;所在单位也造成严重的损失……
“规矩和纪律是血的教训换来的,从来都是真正保护人的,而不是刻意限制人的。
”从老虎吃人的惨痛教训,到我们身边的典型案例,从违反交通规则的惨烈车祸,到违章操作的企业安全事故,无数的经验和教训都证明了守规矩的重要性。
老虎吃掉的,是不讲动物园规矩的人。
如果当事人心存敬畏,遵守规矩,老虎再厉害也没有机会伤害到她。
法律严惩的,是不讲社会规矩的人。
如果当事人警钟长鸣,遵纪
守法,法律再严酷也不会制裁到他。
如果人生可以重来,我想,被老虎吃掉、咬伤的人,再也不会自以为是、不守规矩了,他们一定会感谢动物园的规矩;被判刑入狱的人,再也不会违规违纪、违法犯罪了,他们一定会感谢单位的规矩和国家的法律。
因为,不讲规矩、不守纪律的代价,实在是太沉痛了。
银行属于高风险行业,操作风险、经营风险、利诱风险、声誉风险等各种潜在的风险无处不在,“无形的老虎”时刻在伴随着我们、窥视者我们。
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咬伤”,甚至被“吃掉”。
因此,按章操作、合规经营,是农商银行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永恒主题,是全体员工应该时刻遵守的行为准则。
违规者,规矩制裁之;守规者,规矩保护之。
当前,“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
在合格党员“四讲四有”的标准中,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讲规矩、有纪律”。
作为农商银行的每一名干部职工,都要从老虎吃人的事件中痛定思痛,从反面案例中汲取教训。
提高风险意识、合规意识,人人讲规矩、个个懂规矩、时时守规矩。
让合规成为一种习惯,贯穿于日常操作和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从自身做起,从每件小事做起,从我们经办的每一笔业务做起,在心目中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规矩墙”,在行动中拦起一张不可触碰的“高压网”。
这样一来,各种规矩,就不是约
束我们的“绊马索”,而是我们前进路上的“保护伞”、“护身符”!
(城中支行温建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