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态影响评价 PPT

生态影响评价 PPT


系统较脆弱
及历史动态
植物种类较多、
土 地 “ 三 化 ”、 草 场 退 化 、
动物活动范围大
自然灾害
食物链较简单,能量流通量大 保护动物习性及保护
地域广大、环境功能重要
植被破坏(碾压、践踏、
资源活动)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
生态系统类型(二)
类型
生态系统特点
环评关注问题
草食动物 - 一级消费者
2.消费者 – 动物
一级肉食动物 – 二级消费者 二级肉食动物 – 三级消费者 杂食动物 – 杂食消费者 腐食消费者,其他消费者
3.还原者 – 微生物(细菌、真菌等) 4.非生物环境
能源 – 太阳能、其他能源 气候 – 光照、温度、降水、风等 介质与媒介 – 岩石、土壤、水、空气等
1、概述
1.3生态影响
• 生态影响是指外力(一般指“人为”)作用于生态系统, 导致其发生结构和功能变化的过程。
生态影响评价
主要内容
•1、概述 •2、生态影响评价范围和等级 •3、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价 •4、生态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 •5、生态影响预测 •6、生态保护措施 •7、案例
1、概述
1.1生态学
研究生物与其生存的有机和无机环境的全部关系的学科称 作生态学。
从人类角度考察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或考虑对生物进行保护时总 是把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因而生态影响评价要 依赖生态学的知识和方法。
生态系统环境功能
表 1 生态系统的环境功能和公益价值(指标体系)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公益类型
调节大气 调节气候 干扰调节 调节水分 供应水资源 控制侵蚀与淤积 土壤形成 养分循环 废物处理 授粉 生物控制 避难所 食物生产 原材料 基因资源 娱乐 文化
滨岸带 表水层 深水层
海岸带(<100m)
岩石岸 沙岸
浅海岸(水深200m以内的大陆架)
海岸带(>200m)
远洋表层 远洋中层
上涌礁
珊瑚礁 热荒漠
远洋深层 远洋底层
冷荒漠
湿草原 干草原
稀树干草原(热带草原)
针叶林 阔叶林
热带雨林
生态系统类型(一)
类型
生态系统特点
环评关注问题
森林 类型多样、结构复杂
1、概述
1.2 生态系统
某一地区的生物群落及其非生物环境的集合体构成了这 一地区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是指生命系统与非生命系统在特定空间组成的具 有一定结构与功能的系统。 ➢ 生态系统类型: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半自然生态 系统
生 物 成 生分 态 系 统 非 生 物 成 分
生态系统组成
1.生产者 – 绿色植物、光合细菌等其它自养生物
类型、结构、组成、特点
物种多样性高
物种多样性
种间关系复杂系统
珍稀、濒危、保护物种及
稳定性高
其生境
物质循环的封闭程度高
生产力与生物资源(经济
价值)
生物量大
环境功能(供与需)
环境服务功能强
代表性与科学价值
草原
类型较多
类 型 、 组 成 ( 生 物 种 )、
(地带、气候、植被)
生物量
环境条件较差、
干扰(面积、强度、 性质)
污染控制
总量控制、城市景观
区域可持续发展
水源、功能区、总量控制、
生态规划建设
类型 农业
功能要求 生产力 防灾减灾 灌溉 敏感问题 可持续发展
环评关注问题 土地占用、复垦 自然环境保护、防风林带…… 盐渍化、水源、生态林 基本农田、水生生态、特产 区域气候、功能区划、土地利用 合理性、资源利用、生态建设……
环评关注问题 浮游植物及优势种(生产力) 传统栖息地破坏
外来物种影响 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物种 资源(如鱼类)及生产力(价值) 流域生态、功能、问题等 初级生产力及浮游生物组成 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物种 近海水域功能区划 栖息地(多样性、特异性)
水质(盐度、溶解氧、污染物) 营养物 重要系统(河口、港湾、红树林等) 渔业资源动态(价值) 陆海关系与保护目标
生态系统类型(四)
类型 功能要求
环评关注问题
城市 居住:清洁
水、气达标
安静
噪声控制、区域达标
优美
景观、绿化
舒适
小气候、景观、绿化、环境质量
安全
自然灾害、环境风险
社会:健康、体娱
功能区划、环境达标
社交、购物
人均基础设施占有率
教育、就业
基础条件(水、电、气)
生产:布局、结构
功能分区、清洁生产、达标排放
CO2、HCO、O2、N2等
物质代谢原料
无机盐(矿物营养物)
腐殖质、脂肪、蛋白、碳水化合物等
自然生态系统类型
淡水生态系统




生统 态
海洋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


陆 地 生
荒漠生态系统 冻原生态系统
态 草原生态系统

统 森林生态系统
流水生态系统 (江河、集流)
静水生态系统 (湖泊、池塘)
急流 缓流
水质及对生物影响
水温、流速决定水生物习性
生物生产力(渔业价值)
制约因素多(陆地、流域……) 生物种多样性及
物质循环少,外源营养物重要
保护物种
溶解氧决定水生生物分布
鱼类繁殖地、栖息地、回游路线等
流域生态、功能与价值
湖泊 水静止,自净更新能力弱
水质与富营养化
生态系统类型(三)
类型
生态系统特点
水库 浮游植物繁殖快、自溶性强
水 深 与 光 照 ( 透 明 度 )、 温 度
重要湖岸倾斜度及其生态作用
种类(咸水、半咸水、淡水)
海洋 生产力决定于浮游植被丰度 (浅海) 环境条件(水深、有机物、
光照、温度、盐度) 生物多样性高
食物网络复杂 沿海系统重要(港湾、河口、 红树林、 珊瑚礁、海岸带) 生物分布广、繁殖范围小 影响因素:潮流、上升流区
生态系统环境功能
平衡大气化学成分(CO2/O2 等) 调节气温,降水等(全球,局地) 对环境变化的反应(容量,抗干扰性) 水循环 存储和保持水分 土壤保持 土壤形成过程 养分贮藏、循环、获取(固氮、氮磷循环) 流动养分的补充,去除或破坏 花配子运动 生物量营养—动态调节 永久居住或暂时栖息地 总第一生产力中可食部分(农、牧、副业) 总第一生产力中可用部分(如木林、水产) 特有生物和产品资源(药、作物、园艺) 提供娱乐基础(生态旅游等) 提供非商业用途机会(美学、文学、艺术)
荒漠 日照强烈,降水稀少,蒸发量大 荒漠植被保护(预防为主)
地形地貌多样,环境异质性高
防止沙丘活化和土地沙漠化
生物多样性低,特化程度高
水文改变
水为主导因子,流域成一整体
保护动物生态习性及其
保护
系统脆弱
荒漠建群植物生态功能巨大
保护自然性与稳定性
河流 水流动,自净能力强
水文条件改变及其生态作用
纵向成带现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