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讲座-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防治与调理脂肪肝的病因肥胖影响脂肪代谢的疾病:糖尿病大量饮酒肝炎后营养不良高脂血症某些药物和化学毒物脂肪肝的分类按病因分类✧营养性脂肪肝:高脂、高糖饮食、营养不良如蛋氨酸、胱氨酸不足✧中毒性脂肪肝:酒精、四环素、大环内酯类药物内分泌性脂肪肝✧糖尿病✧肥胖✧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甲亢等疾病引起慢性感染性脂肪肝✧病毒性肝炎✧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表现无症状25%右上腹不适、隐痛、上腹胀痛易疲劳少数有黄疸肝肿大ALT,AST,γ-GT轻中度升高B超作为诊断脂肪肝的首选方法脂肪肝的治疗和预防调整饮食结构✧三餐正常有规律--荤素搭配,少荤多素;节制饮食,避免热量过多;少吃过油过甜食物;少吃富含胆固醇的食物✧高胆固醇食物:蛋黄、奶油、动物内脏、甲鱼、乌贼鱼、鱿鱼、蟹黄、蚬子等✧预防脂肪肝的食物✓燕麦:含极丰富的亚油酸和丰富的皂甙素,可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
✓玉米:含丰富的钙,硒,卵磷脂,维生素E等,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
✓甘薯:能中和体内因过多食用肉食和蛋类所产生的过多的酸,保持人体酸碱平衡。
甘薯含有较多的纤维素,能吸收胃肠中较多的水分,润滑消化道,起通便作用,并可将肠道内过多的脂肪,糖,毒素排出体外,起到降脂作用。
✓洋葱:所含的烯丙二硫化物和硫酸基酸,不仅具有杀菌功能,还可降低人体内的血脂,防止动脉硬化,可以激活纤维蛋白的活性成分,能有效防止血管内血栓的形成。
✓大蒜:含硫化物的合成物,可减少血中胆固醇,阻止血栓的形成,有助于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含量。
✓胡萝卜: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和多种营养素,实验证明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血脂,促进肾上腺素的合成,因此具有降血压,降血脂等功效。
✓海带:含丰富的牛磺酸,可降低血中胆固醇,食物纤维褐藻酸,可以抑制胆固醇的吸收,促进其排泄。
✓苹果:含有丰富的钾,可排除体内多余的钾盐,维持正常的血压,苹果因富含果胶,维素和维生素C,有非常好的降脂作用。
苹果可以降低人血液中的低密度胆固醇,可预防动脉硬化。
✓无花果:含有苹果酸,柠檬酸,脂肪酶,蛋白酶,水解酶,能帮助人体对食物的消化,促进食欲,因其含有多种脂类,故所含的脂肪酶,水解酶等成分有降低血脂和分解血脂的功能,可减少脂肪在血管内的沉淀,进而起到降血压,预防冠心病的作用,具有降血脂,扩张血管的功效。
无花果含有丰富的糖类,有机酸,脂类,维生素,活性生化物质,矿物质等成分,具有调节免疫,防癌,抗癌,护肝,降血糖和血脂等药用。
✓牛奶:含有较多的钙质,能抑制人体内胆固醇合成酶的活性,可减少人体内胆固醇的吸收。
适当的体育锻炼✧合理安排运动量:运动时心率不超过170-实际年龄✧选择适当的运动项目:有氧运动✧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脂肪肝的运动治疗✧加强锻炼,做有氧运动,消耗过量热量,应为自己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运动计划✧坚持低强度,长时间的有氧运动,每天坚持有氧运动半小时以上,或跳绳、爬山、游泳等✧以有氧代谢为特征的动力性活动对脂肪肝患者降脂减肥、促进肝内脂肪消退的效果较好✧强度×时间=运动量✓选择的运动有慢跑、中快速步行、打羽毛球、踢毽子、拍皮球、跳舞、广播体操、跳绳和游泳等。
可使交感神经兴奋,血浆胰岛素减少,儿茶酚氨、胰高血糖素和生长激素分泌增加,抵制甘油三酯的合成,促进脂肪的分解。
✓以步行为例,可从5000步/日开始,渐增至7000-10000步/日步行,渐进行到快步步行,阶段性地增加运动量,可循“3、5、7”原则,即每日3000米(30分钟内),每周5次,每次步行后脉搏与年龄之和等于170。
✧掌控运动量:脂肪肝患者应根据运动后疲劳程度和脉搏选择适当的运动量,以运动时脉搏加快,运动后疲劳感于10-20分钟内消失为宜。
锻炼后如果有轻度疲劳感,但是精神状态良好,体力充沛,睡眠好,食欲佳,说明运动量是合适的,如果锻炼后感到十分疲乏,四肢酸软沉重,头晕,周身无力,食欲欠佳,睡眠不好,第二天早晨还是很疲劳,对运动有厌倦的感觉,说明运动量过大,需要及时调整。
锻炼过程中如果出现呼吸困难、面色苍白、恶心呕吐等情况,应立即停止运动,必要时采取相应的处理。
✧运动注意事项✓在锻炼前一定要做准备工作,要先活动腿脚,拉伸肌腱,这样在运动过程中才不至于损伤肌肉关节。
✓运动强度要把握好,脂肪肝的人应根据运动后劳累程度和心率选择适当的运动量。
✓锻炼要持之以恒。
常用中药✧1.枸杞子:对脂质代谢或抗脂肪肝有较好作用,主要是因为其中含有甜菜碱,能在体内起甲基供应体的作用。
✧2.泽泻:可以使高胆固醇和高脂肪饮食所造成的家兔模型肝中脂肪含量明显降低,表明具有抗脂肪肝作用。
其提取物中含有胆碱、卵磷酯、甲硫氨酸、甲酰四氢叶酸、维生素B12、生物素,以及不饱和脂肪酸等多种祛脂物质。
✧3.茵陈:动物实验表明,治疗组肝细胞肿胀、气球样变、脂肪变性与坏死,均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减轻;肝细胞糖元与核糖核酸含量有所恢复或接近正常;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下降。
说明具有保肝作用。
✧4.蒲公英:实验证实,对四氯化碳肝损伤动物模型,有较明显地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和减轻肝脂肪变性的作用。
✧5.柴胡:北柴胡有降转氨酶作用。
对用伤寒疫苗所引起的动物模型肝功能障碍(如尿胆元阳性反应),有较明显的改善作用。
✧6.垂盆草:对大鼠或小鼠四氯化碳所造成的肝损伤及坏死,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其脂肪变性及纤维化的程度,均较对照组为轻。
✧7.地骨皮:动物实验证实,地骨皮浸膏可使血清胆固醇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其所含的甜菜碱有抗脂肪肝作用。
✧8.山楂:可减轻脂类在器官内的沉积。
其醇提取物有明显降低兔血清胆固醇含量的作用。
✧9.甜瓜蒂:具有降转氨酶、抗脂肪变性作用。
其提取物葫芦素B能抑制受损肝脏的纤维化增生,具有防止肝硬化作用。
关于葫芦素B能否促进胶原酶的活性,促进胶原纤维降解和吸收,则有待进一步研究。
✧10.人参:对动物和高脂血症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增加和脂肪肝有明显改善作用。
其机理可能与人参促进肝中甘油三酯的降解有关。
✧11.大蒜:大蒜汁及大蒜油,均能有效地降低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水平。
大蒜油可明显地降低实验性家兔甘油三酯的水平。
新大蒜的抗脂肪作用较为明显。
✧12.绞股兰:实验证实,绞股兰具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
✧13.蒲黄:临床应用和实验证实,蒲黄能明显降低高血脂病人的血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甘油三酯。
其降脂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食物中胆固醇的吸收所致。
以生用为宜。
✧14.姜黄:具有降血脂、降胆固醇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曾有报导,用姜黄治疗高脂血症90例,其降低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有效率,分别为95.5%和100%。
✧15.决明子:具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可能是与其所含的大黄素成分有助于促进肠蠕动,抑制了胆固醇的吸收有关。
一般用决明子25g,水煎服,每日一次,即能取效。
✧16.月见草:含有丰富的γ亚麻酸、亚油酸、油酸、硬脂酸等,具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尤以降甘油三酯为最佳。
并能提高高密度脂蛋白和胆固醇浓度。
✧17.何首乌:何首乌粉剂可使高脂动物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和β脂蛋白下降,还可使血清游离脂肪酸和肝脏过氧化脂质显著下降。
故常用于各种脂肪肝和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此外,通过临床和实验研究,其它如虎杖、灵芝、金银花、绿茶、三七、大黄、海藻、昆布、葛根、郁金、女贞子,茺蔚子等药物,亦有某些降脂疗效。
穴位保健✧足三里--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三里”有理上、中、下“三焦”之意。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针灸刺激足三里穴可使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并能提高多种消化酶的活力,增进食欲,帮助消化降低血脂、血液黏度。
✧丰隆穴--丰隆穴为古今医学家所公认推崇的治疗痰湿证的首选要穴,具有通经活络、通调脾胃气机,能使气行津布,中土得运,湿痰自化的功效。
✧三阴交--三阴交乃足三阴经中气血交会之处,除可健脾益血外,还可调肝补肾。
刺激该穴可以把体内的湿、浊、毒素排出体外。
✧中脘穴--中脘别名上纪、太仓、胃脘,是任脉、手太阳与少阳、足阳明之会,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具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之用。
✧太冲穴--太冲穴为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具平肝潜阳、行气解郁之功效。
食疗方✧菊楂决明饮:菊花3、生山楂15、决明子15,沸水冲泡后当茶饮。
✧山楂茶:山楂15、茶叶5,冲茶饮✧荷叶茶:鲜荷叶30 搓碎,煎水代茶频饮,连饮2-3月,适用于体形偏胖,血脂升高者。
✧首乌茶:制首乌6克,开水冲泡代茶饮,味淡为止,每日1一2次。
✧芹菜炒香菇:芹菜400克,香菇50克,食盐、醋、干粉、酱油、味精等调料适量。
✧山楂肉片:猪后腿200克,山楂片100克,荸荠30克,鸡蛋清2个,淀粉15克,面粉15克,白糖30克,植物油50克,精盐、味精少许,清汤适量,油炒。
✧薏米粥:薏米30克,煮粥。
将薏苡仁置于砂锅内,加水适量,在武火上烧沸,后用文火煨熬。
待薏苡仁熟烂后加适量白糖服食。
✧黄豆白菜:黄豆60克,白菜干45克,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