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的新方向
农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的覆盖率,2004-2008年
参合者人 数(亿)
农业户籍 人口(亿)
农村居民人 农业户籍人口 农村居民中的 数(亿) 中的覆盖率(%) 覆盖率(%)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0.80
1.79 4.10 7.26 8.14
8.79
8.96 8.92 8.78
7.57
城镇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的覆盖率,2004-2008年
城镇职工 医保参保 者人数 (亿) 2004 1.24 城镇居民 医保参保 者人数 (亿) 非农业 户籍人 口数 (亿) 3.91 城镇居民中 基本医疗保 障覆盖面 (%) 22.85% 非农业户籍 人口中基本 医疗保障覆 盖面(%) 31.69%
城镇人 口数 (亿)
5.43
2005
2006
1.38
1.57
5.62
5.77
4.11
4.23
Hale Waihona Puke 24.52%27.26%
33.51%
37.20%
2007
2008
1.80
2.00
0.43
1.17
5.94
6.07
4.31
37.57%
52.22%
51.79%
资料来源:《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08年,第336、341页;《中国统计年鉴》,2004年,第132页; 2005年,第130页;2006年,第134页;2007年,第132页;2008年,第336页。2008年的数据参见中 国统计局公布的2008年的全国统计公报。
总计: 6100亿 医保筹资的大部分最终将流向医疗服务和药品消费。
其中40%(估计2440亿元)将流入药品消费
全民医保的目标
人人至少参加一种公立医疗保险
公立医疗保险:从制度全覆盖到人群全覆盖 打破身份制限制、实现城乡一体化: 公立医疗保险设立三档:金卡、银卡、蓝卡 缴费水平不同、政府补贴水平不同、待遇水平不同 民众自由选择:但至少要加入最低一档 自愿参加商业性医疗保险
2010年:政府最低补贴水平从80元提高到120元 很多地方政府补贴实际上更多
政府为困难、关闭、破产的国有企业职工和离退 休者:一次性缴费10年的城镇职工医保费 “逐步提高民众缴费水平”
目前,城镇居民医保的参保费在100-300元不等,估计
就高不就低。 目前,新农合的最低参保标准每人年20元,估计要提 高到40元。
新医改的新方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公共政策研究部
新医改的四粱八柱
四梁: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医疗服务体系 医疗保障体系 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八柱:
管理体制 机构运行机制 投入机制
价格形成机制
监管机制 科技创新与人才保障机制 信息系统
法律制度
新医改方案
性
市场引导医疗服务
没有必要强调公立医院的“社会公益性” 慈善医院中医护人员的收入并不低
走向全民医疗保险
社会保险为主、商业保险为辅、医疗救助兜底 1. 基本医疗保障体系 —— 3+1模式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工作人群+离退休者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非工作居民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居民 城乡医疗救助:城乡困难人群
者全部参加城镇职工医保
提高筹资水平:政府补贴水平提高,民众缴费水平也提 高 提高保障水平:合理控制医保基金的结余水平 城乡一体化:在有条件的地区逐步推进 农民工参保
有劳动合同者加入城镇职工医保 没有劳动合同者可选择加入城镇居民医保或新农合
医保异地转移与结算:由人保部和卫生部组织各地积极 探索
全民医保=医药市场大扩容
全民医保的最低新增筹资规模:
农村新农合:
1360亿元(160元×8.5亿农民 ) 城镇职工医保: 3040亿元(2008年为2885亿,覆盖率 不到60%) 城镇居民医保:1200亿元(400元×3.0亿无医保城镇居 民) 城乡医疗救助:100亿元 (2008年为50亿) 公费医疗:400亿元(2006年为375亿)
7.45 7.37 7.28 7.21
9.10%
19.97% 45.98% 82.73%
10.57%
24.01% 55.60% 99.79%
资料来源:《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08年,第335、341页。2008年的数 据参见中国统计局公布的2008年的全国统计公报。
新原则:公共财政补需方
政府为老百姓参加居民医保提供参保补贴:
《新医改方案》第十一条(关于医药价格体制)
“强化医疗保障对医疗服务的监控作用,完善支 付制度,积极探索实行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 总额预付等方式,建立激励与惩戒并重的有效约 束机制。”
2. “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 3. “鼓励和引导各类组织和个人发展社会慈善医 疗救助”。
近3年的工作重点
扩大覆盖面:到2011年,参保率提高到90%以上。
2008年:新农合覆盖率已经超过了90%
2009年:全面推开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2009-2011年:所有破产、关闭、困难的国有企业职工和离退休
三条阳关道:
1. 走向全民医疗保险 2. 政府主导多元投入
3. 公立医院法人化
三个大挑战:
1. 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 2. 公立医院取消“以药养医”? 3. 基本药物制度的基本制度框架?
新医改第一阳关道
走向全民医疗保险
未来的医疗三角关系
医保机构
付 帐
参 保
医疗机构 看病治病
病人
走向全民医保:一箭多雕
1. 解决“看病贵”的良方:分摊民众医药费
2. 3. 4. 5.
用的风险。 促进社会公平:不再倒数第四了。 直接推动经济发展:扩大内需。 促进新农村建设:农民医疗有保障。 形成第三方购买者:改变医疗机构的行为。
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政府主导全民医保
商业性医疗保险≯全民医保:美国模式学不得 政府推进全民医保 = 医疗卫生事业的社会公益
医保机构的身份:参保者的经纪人
代表参保者的利益,为参保者集团购买医疗服务和用
药服务
阳关道上的一团迷雾
医疗保险购买医药服务
医疗保险购买医药服务
“从重点保障大病起步,逐步向门诊小病延伸”
《新医改方案》第六条(关于医疗保障体制)
“积极探索建立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 药品供应商的谈判机制,发挥医疗保障对医疗服 务和药品费用的制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