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地测量学基础ppt课件

大地测量学基础ppt课件

处处与重力方向相切的曲线称为力线。力线与所有水准 面都正交,彼此不平行是空间曲线。
3
二、大地水准面
与平均海水面相重合,不受潮汐、风浪及大气压变化影响, 并延伸到大陆下面处处与铅垂线相垂直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 准面,由它包围的形体称为大地体,可近似地把它看成是地 球的形状。
我国曾规定采用青岛验潮站求得的1956年黄海平均海水面 作为我国统一高程基准面,1988年改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作为高程起算的统一基准。
Z轴:与地球平均自转轴相 重合,亦即指向某一时刻的平 均北极点。
X轴:指向平均自转轴与平 均格林尼治天文台所决定的子 午面与赤道面的交点。
16
五、天文坐标系
1)天文坐标系是以铅垂线为依 据建立起来的。
2)一点的坐标用天文经度 及
天文纬度 表示。
3)所谓天文纬度是P点的铅垂线 与地球赤道面形成的锐角,
A、B两点平均高度(可用近似值代替)


(g

m o
)m
H AB
是AB路线上的正常重力
42
3.3 高程系统概论
3.3.4 国家高程基准 一、高程基准面
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1957年确定青岛验潮站为我国 基本验潮站,该站1950年至1956年7年间的潮汐资料推求 的平均海水面作为我国的高程基准面。
正常重力并不顾及地球内部质量和密度分布的不规 则,而仅仅与纬度有关,其计算公式为:r=r0- 0.3086H
(r0:平均椭球面上的重力值)
6
四、 正常椭球和水准椭球 总地球椭球和参考椭球
正常椭球的定位和定向:
其中心和地球质心重合 其短轴与地轴重合 起始子午面与起始天文子午面重合
39
3.3 高程系统概论
3.3.3 正常高系统
我国规定采用正常高高程系统作为我国高程的惟一系统
是按正常重力公式 算得的正常重力平均值, 所以正常高可以精确求得,共数值也不随水 准路线而异,惟一确定
40
3.3 高程系统概论
3.3.3 正常高系统
是沿O-A-B水准 路线上各点的正常重力
值,随纬度而变化。
大地测量学基础
第三章 地球形状基础理论
1
2.水准面相互既不能相交也不能相切 3.水准面是均衡面
每个水准面都对应着唯一的位能W=C=常数, 在这个面上移动单位质量不做功,亦即所做 的功等于0。
dW g ds 0
2
4. 两个水准面彼此不平行
由于两水准面之间的距离
dh dW g
因为重力在水准面不同点上的数值是不同的,两个无穷接近的 水准面之间的距离不是一个常数,故两个水被面彼此不平行。
11
二、 参考椭球定位与定向的实现方法
建立地球参心坐标系,需进行如下几个方面的 工作:
①选择或求定椭球的几何参数(长半径a和扁率) ②确定椭球中心的位置(椭球定位) ②确定椭球短轴的指向(椭球定向) ④建立大地原点
12
二、 参考椭球定位与定向的实现方法
1.椭球参数: 一般可选择IUGG推荐的国际椭球参数
过P点作子午圈的切线TP,它与x轴的夹角 为(90o+B)。曲线在P点处之切线的斜率, 它等于曲线在该点处的一阶导数:
27
(二)子午平面坐标系同大地坐标系及归化坐标系的关系
1、子午平面坐标系同大地坐标系的关系
子午面 直角坐 标X,y 和大地 纬度B 的关系式
设Pn=N(卯酉圈曲率半径)则
法线Pn在赤道两侧的长度
代入
Z
Y X
31
(四)空间直角坐标系同大地坐标系关系
如果P点不在椭球面上,设大地高为H,P点在椭球面上投影为P0
32
(四)空间直角坐标系同大地坐标系的关系
大地经度
大地纬度
大地高
33
(五)坐标系换算 1、欧勒角与旋转矩阵
欧勒角:直角坐标系进行相互变 换的旋转角。对于两个二维直角 坐标系旋转,有转换关系:
23
十、坐标系间的关系
(一) 地球椭球基本参数及其互相关系 旋转椭球的五个本几何参数:
常引入以下符号:
C 是极点
处的子午
曲率半径
24
(一) 地球椭球基本参数及其互相关系
25
(一) 地球椭球基本参数及其互相关系
几种地球椭球的基本参数值
26
(二)子午平面坐标系同大地坐标系及归化坐标系的关系
1 、子午平面坐标系同大地坐标系的关系 过P点作法线Pn,它与x轴之夹角为B,
4
三、似大地水准面
大地水准面的严密测定取决于地球构造方面的学科知识,目 前尚不能精确确定它。
苏联学者英洛金斯基建议研究与大地水淮面很接近的似大地 水淮面。
似大地水准面与大地水淮面在海洋上完全重合,在大陆上也 几乎重合,在山区只有2—4m的差异。似大地水准面可以严 密地解决关于研究与地球自然地理形状有关的问题。
7
总地球椭球
与大地体最接近的地球椭球,叫做总地球椭球,简称总椭球。 总椭球有以下三个几何条件: 1) 总椭球中心应与地球质心重合 2) 总椭球的旋转轴应与地轴重合 3) 起始大地子午面与起始天文子午面重合 4) 总地球椭球与大地体最为密合 5)总椭球的总质量等于地球的总质量 6) 总椭球的旋转角速度应等于地球的旋转角速度
λ,
曲面曲线坐标系 归心纬度坐标系
L,u
球心纬度坐标系
L ,φ,ρ
大地极坐标系
S ,A
一般曲线坐标系
u,v
21
九、 WGS-84大地坐标系统
WGS-84坐标系的坐标原点位于地球的质心,Z轴指向 BIH1984.0定义的协议地球极方向,X轴指向BIH1984.0的启 始子午面和赤道的交点,Y轴与X轴和Z轴构成右手系。
正高是不依水准路线而异 的正高是一种惟一确定的 数值
38
3.3 高程系统概论
3.3.2 正高系统
是过B点的水准面与其起始 大地水准面之间的位能差, 不随路线而异
是随着深入地下深度不同而不同,并与地球内部质量有关, 而内部质量分布及密度是难以知道的,不能精确测定,正 高不能精确求得。
正高是不依水准路线而异的,正高是一种惟一确定的数值 可以用来表示地面点高程
准环线高程闭合差也不等于零。这种由水准
面不平行面引起的水准环线闭合差,称为理
论闭合差。
37
3.3 高程系统概论
3.3.2 正高系统
正高系统是以大地水准面为高 程基准面,地面上任一点的正高系 指该点沿垂线方向至大地水准面的 距离,如图所示,地面点B的正高 设为 ,则
沿垂线上的重力在不同深度处数 值不同,取平均值得
旋转矩阵: R0=
34
对于两个三维直角坐标系旋转
欧勒角为: x , y , z
旋转矩阵为:
35
2、不同空间直角坐标系转换
最为常用的有布尔沙模型 七参数转换法是:两空间直角坐标系间有七个转换参数 ―3个平移参数、3个旋转参数和1个尺度参数。
至少三个公共点,当多于3个公共点时,可按最小二乖法 求得7个参数的最或然值。
4)天文经度是天文起始子午面 同过P点的天文子午面之间形成的 二而角,
17
六、子午面直角坐标系
设P点的大地经度为 L ,在过P点的子午面 上,以子午面椭圆中心 为原点,建立x,y平面 直角坐标系。在该坐标 系中,P点的位置用(L, x,y)表示。
18
七、地心纬度坐标系
椭球面上P点的大地经度L,在此
22
WGS-84 椭球参数
–IAC+IUGG联合会17届推荐值:
–长半轴:a=6378137m2m –地球引力常数:GM=3986005108 0.6 108 (m3s-2) –正常化二阶带谐系数
•C2.0=-484.16685 10-6 1.30 10-6 –地球自转角速度
•=729211510-11 0.15 10-11 –椭球极偏率:f84=1/298.257223563
椭球定向是指确定椭球旋转轴的方向,不论是局部定位 还是地心定位,都应满足两2个平行条件:
1)椭球短轴平行于地球自转轴; 2)大地起始子午面平行于天文起始子午面。
14
三、大地坐标系
大地经度 L 东经 西经
大地纬度 B 北纬 南纬
大地高 H
15
四、空间直角坐标系
坐标原点:在总地球椭球 (或参考椭球)质心。
垂线偏差
, 分别是垂线偏差的子
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水准原点 的高程为72.289m。
44
二、水准原点
45
3.4 垂线偏差和大地水准面差距
3.4.1 垂线偏差概念
垂线偏差:指地面上一点分别向椭球作法线和向大地水 准面作铅垂线,两条线之间的夹角或指地面上一点的重 力向量g与相应椭球面上的法线向量n之间的夹角。是由 于同一点的法线与垂线不一致而引起的差异。
子午面上以椭圆中心O为原点建
立地心纬度坐标系。连接OP,

PO称x 为地心纬度,而
OP= 称为P点向径,在此坐
标系中,点的位置为:
L、、
19
八、 归化纬度坐标系
设椭球面上P点的大地经度为L, 在此子午面上以椭圆中心O为圆心, 以椭球长半径a为半径作辅助圆, 延长P2P与辅助圆相交P1点,则OP1 与x轴夹角称为P点的归化纬度,用 u 表示,在此归化纬度坐标系中, P点位置用L,u 表示。
地固坐标系 天球(惯性)坐标系
参心坐标系 地心坐标系
空间直角坐标系 大地坐标系
10
空间坐标系
地球坐标系统 曲面坐标系
平面坐标系




站 地球椭 参考椭 大地水
心 球面
球面
准面
地心空 间直角 坐标系
参心空 间直角 坐标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