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工程系统给水工程规划

城市工程系统给水工程规划


Qmd=(Q1+Q2+Q3+Q4+Q5)•(1.15~1.25)
– Qmd:城市最高日用水量 – Q1:居住区最高日生活水量 – Q2:企业职工生活用水量 – Q3:公共建筑用水量 – Q4: 生产用水量 – Q5:市政用水量 – 1.15~1.25:不可预见水量
0.15~0.25
Q5 Q4 Q3 Q2 Q1
▪ 时变化系数Kh Kh=Qmh/Qh=QmhX24/Qmd
▪ Qmh=Kh•Qmd/24=Kd•Kh•Qd/24
▪ 总变化系数K K=Kh•Kd
▪ 最高时用水量为总变化系数与平均日平均时用水量的乘积
2.城市用水最大秒流量的确定:
由Qmh=Kh•Qmd/24→q= Kh • Qmd/24 • 3.6(L/S) q即城市用水最大秒流量,也就是给水管网必须满 足的最高日最高时的用水量,所以把它作为城市给水管 网的设计流量值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研究的基础
• 区位与气候
经济规模与人口规模
– 沿海与内陆
富裕与贫困
– 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 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
– 寒带、温带与热带

• 地形与用地空间布局 当地资源与环境容量
– 山区与平原 – 滨水与非滨水
水资源与水环境容量 土地资源与土地环境容量
– 紧凑布局与组团布局
36.2
2000
36.7
2001
36.9
2002
返回 37.5
生长曲线法
城市用水量从历史的发展过程看,呈S曲线变化,模拟 这种过程的数学曲线称为生长曲线
Q L /(1 aebt )
L---- 预测用水量上限
返回
分类求和法
按照城市用水性质的不同分类,根据相关资
料,分别对城市各类用水进行预测,最后加和求 得城市总的用水量。
• 生活用水量标准 • 生产用水量标准 • 消防用水量标准 • 其它用水量标准
生活用水量
标准载于《城市给水工程设计规范》它随各地的气候条 件、生活习惯、生活水平及卫生设备的设置情况而各不相 同。
–最高日用水量 Qmd(m³/d)
一年内用水量最大的一天的用水量
–平均日用水量Qd(m³/d)年用水量与365天的比 –日变化系数Kd Kd=Qmd/Qd
城市用水量预测方法
人均综合指标法
单位用地指标法
用 水
年递增率法
总规中常用方法
量线性回归法
预分类求和法
—— 详规中常用方法
测城市发展增量法
方生长曲线法 法
返回
城市用水量预测方法
人均综合指标法
确定出规划期末人均用水量指标,根据规划确定的人 口数,计算出用水总量。
单位用地指标法
确定城市单位用地的用水量指标后,根据规划的城市 用地规模,推算出城市的总用水量。
• 合适——与时代要求与当地特点合拍
主要内容
用量预测 设施布局 管网规划
结束
内容提纲
• 绪论 城市给水工程系统规划的任务与工作程序 • 第一节 城市给水工程系统的组成 • 第二节 城市用水量预测 • 第三节 城市给水水源规划 • 第四节 城市给水工程设施规划
结束
城市给水工程系统规划的任务
★合理利用和保护城市水资源,平衡城市水源规划
和水资源利用
★确定城市自来水厂等给水设施的规模、容量 ★科学布局给水设施和各级给水管网 ★制定水源和水资源的保护措施
返回
• 城市用水量预测 • 确定城市给水系统规划目标 • 城市给水水源规划 • 城市给水网络与输配设施规划 • 分区给水管网与输配设施规划 • 详细规划范围内给水管网规划
工作程序
返回
前进
返回
城市给水工程示意图(地下水源)
1管井 2集水池 3泵站 4输水管 5水塔 6配水管网
返回
第二节 城市用水量预测
• 城市用水量预测方法 • 方法的选取 • 城市用水分类 • 城市用水量标准(定额) • 用水量的时间变化
返回
城市用水分类
★生活用水 ——包括居民日常生活用水、工业企业职工生活
。但是静流量一般不动用,只有在可以很快补给的情况下 才可以考虑动用。
即Qc<=Qd+Qt • 一般情况下 河谷冲击层 Qc<=Qd
潜水盆地 Qc <=Qt • Qc与Qp进行水量平衡分析。
返回
水源水质要求
• 水质要求 ——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
链接
返回
城市水源的保护
其他用水量
6.其他用水量
–养护道路及绿化用水 一般浇洒道路为 2L/m² 次,每日2~3次;绿化为2L/m² 日
–汽车冲洗 小汽车250~400L/辆•d;大汽车 400~600L/辆•d;冲洗时间为10分钟
–不可预见水量 城镇不可预见水量及管阀漏 失水量,按最高日用水量的15%~25%计算
统一给水系统用水量计算
中的水的体积Qg
• ★动储量:地下水在天然状态下的流量;在单位时间内
,通过某一截面的地下水流量Qd
• ★调节流量:地下水最高水位与最低水位间含水层中所
含水的体积Qt
前进
地下水源
• 开采储量:在开采期内,不使地下水水位连续下降或者
水质变坏的条件下,从含水层中能取得的水量Qc
可包含动储量Qd、调节储量Qt和部分静流量Qg
★农业用水
系粮食、蔬菜、果园等作物的取水区
前进
返回
城市水源的保护(1)
地表水源
★取水点周围半径100米的水域 重点
保护
★取水点上游1000米,下游100米严格
水体功能划分
★源头水及自然保护区
链接
★集中生活饮用水源地 ( 包括各级保护区 )
可划分成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 或准保护区。
★渔业保护区
珍贵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场以及一般鱼类保护区。
★风景游览区
分为与人体直接接触的游泳区及与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 用水区、一般景观用水区
★工业用水区
可分为高级的工业用水、一般工业用水
前进
返回
水资源与水源
• ★水资源: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能够获得的,可 作为人类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天然水
• ★水源:生产、生活用水的来源
返回
城市水源的种类
• ★地下水源
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裂隙水、岩溶水、泉 水
• ★地表水源
江河、湖泊、蓄水水库;海水
• ★其它水源
微咸水、雨水、再生水
返回
城市水源的选择
• ★水量充沛
天然河流 取水量<= 河流枯水期可开采量 地下水 取水量<=可开采量
• ★水质满足《生活饮用水源水质标准》 • ★协调于其它用水的关系、结合城市的规
划布局注意水源的防护与管理
返回
地下水源
• ★地下水储量分为天然储量和调节储量 • ★天然储量又分为静储量和动储量 • ★静储量:又称永久储量,是指最低潜水面以下含水层
3. 城市居住区最高日生活用水量的确定
Q1= N • q1 Q1:最高日生活用水量。 m³/d; N:计划人口数,人;q1:最高日用水标准m³/d•人
城市消防用水量
–根据城市规模、人口数目、国家规定同时 可能发生火灾的次数和每次火灾时的消防 用水量标准, Qf=Nf•qf Qf:城市消防用水量,L/s Nf:同时发生火灾的次数 qf:每次火灾的消防用水量,L/s
系列2
40
线性 (系列2)
30
线性 (系列2)
20
线性 (系列2)
线性 (系列2)
10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25 25.8 31.4
32 33 34.1 35.2
0
1997
35.2
1985 1988 1991 1994 1997 2000
1998
36
1999
• 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 • 公共建筑用水量标准 • 工业企业用水量标准
工业企业职工生活用水量标准 工业企业生产用水量标准 • 市政用水量标准 • 消防用水量标准 • 未预见用水
返回
用水量预测应注意的问题
★水量预测应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城市经济发展水
平、区域分布、水资源丰富程度、基础设施配套情况、 生活习惯、水价、工业结构等都会对用水量产生影响。
统一给水系统
分质给水系统 给

分区给
重复使用给水系统


循环给水系统
式 多水源给水系统
区域给水系统
城市给水工程示意图(地表水源)
• 取水工程 1取水口 2一级泵站 3加氟间
• 净水工程 4沉淀池 5过滤池 6清水池 7二级泵站 8加氟间
• 输配水工程 9输水管 10配水管 11进户管 12消防栓
返回
年递增率法
根据历年来的用水量的递增,并考虑经济 发展的速度、选定用水的递增速率,再由现状 推求规划用水量。
Q Q0 (1 )n
Q0
起始年份的实际用水量
用水年均增长率
n
预测年限
返回
城市发展增量法
根据有关方法计算出新增城市建设部分的 用水量,再加上现状的用水量,得到将来的 城市用水总量。多用于近期建设预测。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 城市给水工程系统规划
二〇一五年四月
城市工程系统的概念与范畴
• 城市工程系统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支撑系统, 与城市交通系统共同组成城市基础设施体系。
• 能源工程系统——电力、燃气、供热 • 水务工程系统——给水、排水 • 通信工程系统——邮政、通讯、广电 • 防灾工程系统——防洪、抗震、消防、人防 • 环保工程系统——环保、环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