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碱

生物碱

N+
原小檗碱
35
小檗碱又称黄连素。一种常见的异喹啉生物碱, 主要用于治疗胃肠炎、细菌性痢疾等肠道感染、 眼结膜炎
O O N+ OHOCH3 OCH3
小檗碱
36
(4)吗啡烷类 结构特征为哌啶环垂直与多氢 菲稠合。主要存在于大戟科、马钱科、防己 科、罂粟科等植物中。如吗啡与可待因。
H3 C N
H3C N
8
生物活性:
黄连中的小檗碱(berberine)用于抗菌消 炎。
黄连
9
吗啡是从鸦片中提取的生物碱,是鸦片 中起主要药理作用的成分。用于镇痛、心源 性哮喘、镇静。
鸦片
10
麻黄碱是一种生物碱。存在于多种麻黄属 植物中,中草药麻黄的主要成分。无色挥发 性液体。可以水蒸气蒸馏。发汗、平喘、利 尿、抗炎
4
生物碱的分布特点:
1.在植物的各部位都有分布,但多集中在某 一器官。如黄柏主要集中在树皮中;麻黄主 要集中在草质茎中;黄连主要集中在根茎中; 粉防己主要集中在根中。这常与中药习惯用 药部位吻合,其中的有效成分也不同程度代 表了这味中药的功效。
5
2 .植物体内生物碱的含量差别很大,但一般都较低 (1%以下),通常把含量在0.01%的植物称为生物碱 植物。如金鸡纳树皮中生物碱含量达15%以上;麻黄 中生物碱含量1%-2%;美登木中生物碱含量仅为千万 分之二,一般生物碱的含量在 1%以上可认为比较高 了。生物碱的含量还要受不同产地和采集时间的影 响,如生长在山西大同的麻黄较其他地区的含量高, 秋末时采集的麻黄较春分时采集的含量高20%。
RO
N
异喹啉
H3CO
NH CH3
萨苏林
R=H
萨苏里丁 R=CH3
32
(2)苄基异喹啉:此类生物碱在 1位连有苄基, 有单或双苄基异喹啉衍生物。如具有解痉作 用的罂粟碱、三棵针中的具有调节免疫作用 的小檗胺。
H3CO H3CO N
H3CO OCH3
罂粟碱
罂粟
33
三 颗 针
盐 酸 小 檗 胺
34
(3)原小檗碱类(双并异喹啉类):结构特征 为两分子异喹啉共用一个氮原子的稠环化合 物。如抗菌药物小檗碱、镇痛药物延胡索乙 素。
+
+
-
+
-
-
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成盐的酸有关:
无机酸盐的水溶度大于有机酸盐的水溶度。 无机酸盐中,含氧酸盐(如:硫酸盐)的水
溶度大于卤代酸盐。
51
卤代酸盐中,盐酸盐的水溶度最大,氢碘酸
盐的水溶度最小。
有机酸盐中,小分子有机酸盐的水溶度大于
大分子有机酸盐(沉淀)。
多元有机酸盐的水溶度大于一元有机酸盐。
55
2.碱性强弱表示方法 生物碱的碱性强弱可以 用pKa或pKb表示。 pKa= pKw – pKb=14 - pKb 由于游离态生物碱水溶性较小,通常测 其共轭酸盐的pKa值。pKa值越大碱性越强, pKa值越小碱性越弱。一般情况下,pKa<2为 极弱碱,pKa2~7为弱碱,pKa7~11为中强碱, pKa>11为强碱。
奎宁
奎宁(Quinine),俗称金鸡纳霜,茜草科 植物金鸡纳树及其同属植物的树皮中的生物碱。
29
30
5. 喜树类生物碱 : 主要存在于珙桐科植物喜 树中,具有抗癌活性。
N N O H5C2 OH O
O
喜树碱
喜树
31
(四)异喹啉衍生物类: 1.简单异喹啉类:如存在于鹿尾草中的降压成 分鹿尾草碱(salsoline)。
物碱可转溶于氯仿而被分离。
应用:可用于生物碱的提取和分离。
54
二、酸碱性 (一)生物碱的碱性概念及碱性强弱的表示方 法 1.生物碱的碱性概念 根据质子理论,能提供 质子的物质为酸,能接受质子的物质为碱。生 物碱分子中含有氮原子,氮原子最外层电子能 与酸中的质子(H+)以配位键的形式结合成盐, 所以具有碱性。
第十章 生物碱
1
第一节
生物碱的含义
生物碱概述
是指来源于生物界(主要是植物界) 的一类含氮有机化合物的总称。
2
大多数有较复杂的环状结构,氮原子结合在
环内;多数具有碱性,可以和酸成盐;大都
具有特殊而显著的生理活性。
生物体内普遍存在在的含氮有机化合物。氨
基酸、蛋白质、核酸、及某些含氮维生素除
麻黄
11
美登木是卫矛科植物,为卫矛科植物美 登木的全株。具有败毒抗癌、破淤消肿功效。
12
第二节 生物碱的结构和分类
1.按植物来源分类: 2.按生源途径类型分类: 3. 按生物碱的溶解性分类: 4. 按分子结构中氮原子所处状态分类: 5.按化学结构类型分类.
13
一、有机胺类生物碱 结构特征:氮原子不结合在环状结构内, 此类生物碱数目不多。如麻黄中具有收缩血 管、兴奋中枢作用的麻黄碱;益母草中具有 收缩子宫、降血压、镇静作用的益母草碱; 具有抗肿瘤、抗痛风作用的秋水仙碱等。
47
生物碱的对应异构体,除旋光性不同外, 生物活性也有差异,一般左旋体的生物活性 和毒性强于右旋体,如L-麻黄碱比D-麻黄碱 收缩子宫的活性大1倍;左旋莨菪碱的生物活 性和毒性均大于右旋莨菪碱,为了减小左旋 莨菪碱的毒性,临床上使用其外消旋体阿托 品。
48
3.溶解性 游离生物碱不溶或难溶于水。生物碱及其 盐类的溶解度与其分子中 N原子的存在形式、 极性基团的有无、数目以及溶剂的因素有关。 大多叔胺和仲胺生物碱具有亲脂性,溶于有机 溶剂,如甲醇、苯、乙醚等溶剂中。
N H
吡咯
N H
四氢吡咯
16
1.简单吡咯类 该类生物碱结构简单,数目较 少。如益母草中具有祛痰止咳作用的水苏碱; 新疆党参中具有降压作用的党参碱;山莨菪 中的红古豆碱。
COO CH3
-
H3C
N
+
益 母 草
水苏碱
17
山莨菪
N CH3
红古豆碱
18
CH2COCH2
N CH3
2.吡咯里西啶类 结构特征为两分子吡咯共用 一个氮原子的稠环化合物,多与有机酸以双 内酯形式缩合。如具有阿托品样活性的阔叶 千里光碱;农吉利中的抗肿瘤有效成分一野 百合碱。
6
3.同一植物体内的生物碱,往往是多种生
物碱共存,而且母核结构相似。
7
生物碱的存在形式:
1.多数以盐的形式存在(以有机酸盐为主,
少数为无机酸盐,如,盐酸小檗碱);
2.少数以游离形式存在(主要是一些碱性极
弱的生物碱,如酰胺类生物碱);
3.其他尚有以酯、苷及N→O化合物的形式存
在(乌头碱、氧化苦参碱)
43
液体生物碱有一定沸点,能随水蒸气蒸 馏。绝大多数的固体生物碱无挥发性,不能 随水蒸气蒸馏,少数小分子、游离状态生物 碱具有挥发性和升华性。如咖啡碱具有升华 性,麻黄碱能随水蒸气蒸馏。
44
大多数生物碱为无色物质,少数含有较 长共轭体系的如小檗碱为黄色、血根碱为红 色,还有一些生物碱在可见光下不显色,但 在紫外光下可显各种不同颜色的荧光,如利 血平。
42
第三节
1.性状
生物碱的理化性质
大多数生物碱是结晶型固体或结晶型粉 末,少数生物碱为非结晶形粉末或液体,如 槟榔碱、烟碱等在常温下是液体。生物碱的 结晶常有一定的形状和一定的熔点,个别的 具有双熔点。如粉防己碱为针状结晶,具有 双熔点,在 126 ~ 127℃熔融, 153℃固化, 217~218℃复熔(分解)。
N
喹啉
26
2.喹诺酮类 母核结构为喹啉氮环上含有酰胺羰 基或酮羰基,主要分布于芸香科植物中。 3.呋喃喹啉类:母核为喹啉骈呋喃环,多存在 于芸香科植物中,如植物白鲜、两面针等含 有的白鲜碱。
OCH3
白 鲜
N O
白鲜碱
27
两面针
28
4.奎宁类: 主要存在由于茜草科植物中,如奎宁、 辛可丁、脱甲奎宁等。
注意:有些生物碱或盐不符合上述规律。
52
1. 某些生物碱盐不溶于水(小檗碱盐酸盐、麻 黄碱草酸盐),而能溶于氯仿。 2.某些游离生物碱难溶于有机溶剂而溶于水
(石蒜碱;吗啡难溶于氯仿、乙醚,可溶于碱 水;喜树碱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而溶于酸 性氯仿)。
53
3.碱性极弱的生物碱(酰胺类生物碱)和酸生 成的盐不稳定,其酸水溶液用氯仿萃取时,生
N H
吲哚
20
N N H CH3OOC
长春花碱
长春花
21
(二)六元氮杂环类生物碱 基本结构为吡啶和六氢吡啶(哌啶)。 此类生物碱衍生物数量较多。
N
吡啶
N H
哌啶
22
1.简单吡啶类 如具有驱绦虫作用的槟榔碱、 槟榔次碱;具有镇定、抗惊厥作用的胡椒碱; 烟草中杀虫成分烟碱。其中,分子量较小的 槟榔碱、槟榔次碱和烟碱均为液体。
咖啡碱
38
常见氮杂环类生物碱基本母核类型:
N H
N H
四氢吡咯
N H
吡咯
NH N
吲哚
N
N
咪唑
吡咯里西啶
吲哚里西啶
39
N
N
H CH3 H
N H
哌啶
N
吡嗪
N
N
莨菪烷
N N N H
40
N
吡啶
喹喏里西啶
嘌呤类
O
N N
噻嗪类
N
丫啶酮类
喹啉
N
N
异喹啉
41
吗啡烷类 N
CH3
N
苄基异喹啉
N
N
原小檗碱型
小檗碱型
外。
3
分布:
生物碱主要分布于植物界,少数动物体 中也有生物碱,如蟾酥毒汁中的蟾酥碱。在 植物界中主要分布在双子叶植物中,到目前 为止,已发现100多个科的植物中含有生物碱。 其中以毛茛科、防己科、罂粟科、豆科等植 物中较多。在单子叶植物中分布较少,如百 合科、石蒜科等。裸子植物如麻黄科、松科 等少数几科含有生物碱。低等植物中除个别 菌类,几乎没有生物碱的存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