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肺部影像学部分病理征象解读(2015-12)

肺部影像学部分病理征象解读(2015-12)


间质性肺水肿——肺小叶间隔增厚
右侧小叶间隔增厚
小叶间隔增厚:癌性淋巴管炎
光滑或结 节状小叶 间隔增厚
增厚的 支气管 血管间 质
小叶核心结 构的突显
胸膜渗 液
光滑增厚的小叶间隔
静脉性充血导 致的小叶间隔 增厚,同时有 胸膜腔积液
右侧胸膜渗出液
小叶间隔增厚:间质性肺水肿
心源性间质水肿
肺毛细血管楔压20mmHg 左肺前部小叶间隔线增厚, 支气管套袖征(箭),弥漫性肺 密度增加(磨玻璃影)
肺血再分配
正常 肺血
血流再分配:上叶血管 扩张,下叶血管收缩
上下叶血管都扩张 为ASD的结果
套袖征 支气管管壁增厚,治疗14天后支气管管壁恢复正常
间质性肺水肿 1,A间隔线;2,B间隔线
肺气肿
传统的X线平片表现
肺气肿形态病理仍分为以下四类:腺泡中央型、全 小叶型、间隔旁型、瘢痕旁型。晚期不能区分类型
(The Secondary Pulmonary Lobule)
胸膜下淋巴管
肺门淋巴结
肺内淋巴结
肺静脉周围的淋巴管 支气管、血管 周围的淋巴管 支气管、血 管周围的淋 巴结
小叶间隔,内含 肺静脉和淋巴管
小叶动脉、支气 管、淋巴管
间隔静脉与淋巴管
脏层胸膜
肺小叶是肺的最小结构,被小的纤 维组织隔包绕。小叶也称次级肺小 叶,包括数目不等的腺泡,呈现不 规则的多边形,直径约1.0到2.5厘米。 小叶中心结构,包括细支气管和伴 行的肺小动脉、淋巴管。 在薄层CT上,肺小叶的三个基本组 成成分:小叶间分隔及分隔内结构, 小叶中心结构。与肺中心部的肺小 叶相比,周边部的肺小叶表现趋于 一致,形状上更加接近锥形。
RB1一级呼吸细支气管 终末细支气管 肺泡囊 肺泡管 RB2二级呼吸细支气管 RB3三级呼吸细支气管
肺泡
腺泡中央型肺气肿是最常见类型,近 端的呼吸性细支气管局灶性破坏,而 周围肺实质正常。与吸烟与粉尘相关
全小叶型肺气肿,肺泡呈均匀性 破坏,好发于肺下半叶。
间隔旁型肺气肿通常先累及远端气 道结构:肺泡管和肺泡囊
之间的潜在间隙,充填着弹力纤维、胶 原纤维、基质和少量细胞,肺的重要支 撑组织
呼吸性细支气管 肺 泡 导 管
肺泡导管
肺泡囊
肺泡
肺侧枝通气: 肺泡间的Kohn孔 细支气管-肺泡交通道Lambert小管
呼 吸 性 细 支 气 管
终 末 细 支 气 管
小叶支气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肺动脉 肺静脉
终末支气管
小叶间隔
肺泡
肺小叶(直径1-2.5CM)
正常小叶间隔
正常小叶中心动脉
肺部疾病暨影像学特征
由前可见,肺部微细解剖学与高分辨CT的表现有很好 的对应性。对于肺部疾病,随着影像检查技术的进步, 同传统的X线技术比较,肺疾病之基本病变的显示越加 微观,病理性影像学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因此,精细 的影像以及多元化的成像技术使得对肺部病变诊断更 符合其病理学特点。所以,学习和研究肺部疾病的影 像学中,也需要不断地更新思维理念。
附:与肺间质水肿相关的X线表现
淋巴系统又不断从肺间质把液体引出,淋巴管以20ml/小时速度把液体送至右淋巴导管(部分经胸导管) 汇入静脉系统以保持平衡,每1000mL肺组织约含15~35mL液体。 任何病理因素使滤出的液体多于回 收时,形成肺水肿。 风心病:肺门血管结构模糊;双侧上肺静脉扩张 风心病:两肺上部静脉血管影增粗;肺下部血 管减少
急性间质性肺炎(AIP)、 也称急性进展性、特殊类型的间质性肺炎 病理:为机化型弥漫性肺泡损伤(DAD),临床酷似ARDS为弥漫型肺泡病变,又称Hamman-Rich综合征。急性期特 征为水肿和透明膜形成,晚期表现为含气腔隙和/或间质的机化。病理上难以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鉴别。 平片和CT:早期:多发片状磨玻璃影(地图影 ),下肺和低垂部位;晚期:机化,支气管血管束扭曲变形,牵拉 性支扩,胸膜下网状影和蜂窝状影,终末期为蜂窝肺。
Fig. 2.8. CT of the normal lung (coronal reconstruction). Interlobular septa can sometimes be recognised anteriorly and along the mediastinal surfaces (arrowhead) but can more often be inferred by locating septal pulmonary vein branches (arrows) presenting as linear, arcuate or branch-ing structures approximately 5–10 mm from the centrilobar arteriole (white arrowheads)
各属于哪种类型肺气肿?
上叶透过度增加,血管下移位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全小叶型肺气肿 (没有看到像小叶中心型肺气肿的局 部透光度增加)
右图为左肺移植术后
重度小叶中心型肺气肿
间 质性肺炎
间质性肺炎或称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是指各种以不同 程度肺部炎症及纤维化为特征的肺弥漫性疾病。它们 的最佳定义是反应性肺损伤。
肺部影像学部分病理征象解读
中石油中心医院 影像中心
杨景震
(2015-12)
内 容
● 肺部微细解剖学复习 ● 肺部疾病暨影像学特征 ● MRI对肺部病变应用价值
肺微细解剖结构复习
肺实质及肺间质的定义
肺实质 指各级支气管及肺泡结构,肺泡主要指 肺泡腔及肺泡上皮细胞
肺间质 肺泡上皮基底膜与毛细血管内皮基底膜
小叶间裂增宽(小叶间隔)
在胸片上,本征象表现为近肺底部的细线状阴影,呈直角达到并与胸膜相接(Kerley B线);最常见于癌的淋巴扩散 或者肺水肿。 Keley A线主要位于上叶,长约2-6cm,呈放射状指向肺门的细线。最近几年倾向于使用小叶间隔线的解剖名称,而 不是kerley线。在CT上,疾病累及小叶间隔的某一种成分,可能导致小叶间隔增厚,从而使之可见于薄层CT上。小叶 间隔的增厚可以是光滑的,或者是结节状的,这对于鉴别诊断有意义。 小叶中心结构 解剖(见前图)。 薄层CT上,尤其在增厚的情况下(例 如肺水肿),在小叶中心的肺动脉及 其分支是可以观察到的。这些小血管 的直径约0.5到1.0个毫米。但是细支气 管壁薄,约0.15mm,正常情况下,薄 层CT观察不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