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气胸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2)
气胸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2)
肺缩小
呼气时肺破口闭合, 胸腔内空气不能排出
胸腔压力急剧增高
空气进入皮下 把心脏挤向对侧
裂口特点
现
闭合性: 闭合
胸腔压力
轻度升高 抽气后负压
临床表
轻
交通性: 开放
接近大气压 抽气后不能维持负压
重,可呼衰
张力性: 单向活瓣
显著升高
严重,呼衰、
抽气候后压力很快回升 循环衰竭
闭合性 张力性 交通性
破裂口 压力
气胸 必须迅速诊断和正确处理 否则—— 肺脏萎缩和纵隔受压移位 急性进行性呼吸、循环功能衰竭 死亡
3、并发症
脓气胸、血气胸、纵隔气肿、皮下气肿、 呼吸衰竭等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X线:诊断气胸的重要方法
肺脏萎缩及程度,胸膜粘连、胸腔积液和 纵隔移位等。
纵隔旁出现透光带提示有纵隔气肿 气胸线以外透亮度增高,无肺纹可见
治疗
胸腔闭式引流 (正压连续排气法)
治疗
负压吸引排气(负压连续排气法)
治疗
三、胸腔镜治疗:对经抽气或引流处理 7~10天仍有漏气者,或有支气管胸膜瘘者, 或经胸膜粘连术后又复发者均可采用胸腔 镜治疗。
四、外科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结扎或 切除肺大疱、或胸膜修补、或对壁层胸膜 切除或摩擦促使其与脏层胸膜粘连,防止 气胸复发。
治疗
六、胸膜粘连术(Pleurodesis): 对复发性气胸不宜手术切除或修补者,可
胸腔内注入药物,造成人工胸膜炎,使胸 腔粘连,从而预防自发性气胸复发。 常用四环素0.5~1g或滑石粉2~4g。 应在肺完全复张或引流液体少于100ml/d时 才可应用。
间隙增宽、呼吸运动减弱、叩诊过度反响 或呈鼓音、语颤和呼吸音减低甚至消失; 大量气胸时,心脏及气管向对侧移位。
临床分型
1、闭合性(单纯性) 气胸 空气进入胸膜腔 后,裂口随即关闭, 胸膜腔与外界不再 沟通
闭合性气胸
空气进入胸腔 肺缩小
肺伤口闭合,空 气不再进入胸腔
临床分型
2、交通性 (开放性)气胸
2.胸腔内压测定 胸内负压消失。
影像学检查
胸部CT可清晰地显示少量气胸和与肺组织 重叠部位的气胸;
确定胸腔积气的位置、程度; 有可能发现肺气肿疱; 易于鉴别局限性气胸和肺大疱。
右侧气胸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
subpulmonic pneumothorax
影像学检查
1、紧急简易排气法 2、人工气胸器抽气 3、胸腔闭式引流(正压连续排气法) 4、负压吸引排气(负压连续排气法)
治疗
抽气或插管常用部位:锁骨中线外侧第2肋 间或腋前线第4~5肋间;
进针部位:下一肋骨上缘; 抽气量:每次不超过1000ml; 抽气时间:2~3日一次; 注意引流瓶的消毒。
1.原发性气胸 指常规胸部X线检查肺部无明显 异常者所发生的气胸。 多为脏层胸膜下肺泡先天发育缺陷 或炎症癍痕引起肺表面细小气肿泡破
裂所致。 多见于瘦高体型的男性青壮年。
3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病因 2、继发性气胸: 在肺部疾病基础上发生的气胸 以COPD最常见 肺结核、肺癌侵犯胸膜 偶见子宫内膜异位-月经性气胸
自行封闭空气 不再进入胸腔
稍高,抽气后 不复升
形成活瓣性阻 塞
持续开放
增高明显(正 与大气压同等 压),下降随即 无变化 复升
纵隔移位
无
肺受压
轻
循环受
无
影响
明显 严重
有
不明显 轻 无
在轻重程度上
小量气胸——肺萎陷30%以内 中量气胸——肺萎陷30%-50% 大量气胸——肺萎陷50%以上
治疗
五、经支气管镜支气管填塞术:插入支气管 镜后,由支气管镜吸引孔插入一带气囊的导 管(如Fogarty导管或Swan-Gans导管), 然后将支气管镜依次嵌入各段支气管开口, 将其前端的气囊充气,并观察闭式引流水封 瓶内气泡逸出情况,若逸出气泡消失或明显 减少,即可确认该段支气管远端肺泡破裂, 然后经支气管镜吸引管道插入一细塑料管, 并注入0.5~1ml医用胶。
液气胸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
胸部CT
影像学检查
纵隔和பைடு நூலகம்下气肿
五、诊断要点
1、突发性胸痛和呼吸困难伴刺激性干咳 2、胸腔积气体征 3、X线检查见胸腔积气和肺萎陷。
治疗
一、保守治疗: 肺压缩<20%,症状轻微或无症状的单纯性气
胸,不需排气; 限制活动或卧床休息,让胸腔内气体自行吸收,
但需注意观察病情变化,警惕气胸扩大; 胸腔气体每日吸收1.25% ; 吸氧(30%~40%)可加速气胸的吸收(吸氧
可降低胸膜毛细血管内氮分压,加快吸收率约 4倍)。
治疗
二、胸腔穿刺抽气:对气胸量 20%,或 气胸量虽不足20%但患者症状明显者,应 给予胸腔穿刺抽气,及时缓解症状,加速 肺的复张。
胸膜腔与持续外界相 通,空气自由进出胸 腔
交通性气胸
空气进入胸腔 肺缩小
肺伤口不闭合 吸气空气进入胸腔, 呼气空气排出胸腔
纵膈摆动
临床分型
3、张力性(高压性) 气胸
由于裂孔呈单向活 瓣作用,吸气时,空 气进入胸膜腔,呼气 时,空气滞积于胸膜 腔内,胸内压急剧上 升。
张力性气胸
吸气时空气从肺破口 处进入胸腔
气胸病人的护理
概述
气胸(pneumothorax)是由于某种原因导 致脏层或壁层胸膜破裂,空气进入胸膜腔, 导致胸腔内气体的积聚。
气胸是内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其发病率约 5~46/10万。
起病急骤,症状可能严重,如不及时诊断 与处理,有可能导致患者呼吸和循环功能 障碍甚至死亡。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病因
3、其他:
如气压骤变、正压人工呼吸加压过高、 剧烈咳嗽等
气胸并发血管撕裂则形成自发性血气胸。
(二)发病机制
肺组织异常
气道内压 力过高
脏层胸膜破 裂
压迫心脏 纵隔移位
空气进 入胸腔
临床表现 症状
气胸的症状取决于胸腔内气体量、气胸发 生的速度、气胸的类型、肺脏及身体原来 的健康状况以及有无并发症等。
胸痛与呼吸困难为气胸最突出和最早出现 的症状(约90%),常同时出现;
约1/3患者可有干咳 ;
张力性气胸与血气胸患者除呼吸困难加重 外,还可能有烦躁不安、大汗淋漓、四肢 厥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 。
临床表现 体征
少量气胸可无异常体征; 肺压缩30%以上时可患有侧胸廓饱满、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