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工程项目合同管理中风险评估及防范措施论文

论工程项目合同管理中风险评估及防范措施论文

论工程项目合同管理中的风险评估及防范措施

【摘要】工程项目少不了签订合同,签订的合同确定建设方与施工方之间的合作关系,双方需要按照所签订的合同内容,各自履行各自的义务,并享受各自的权利,双方都受到法律保护,同时也都受到法律约束。本文中,笔者针对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简要分析其中的风险评估,首先阐述了合同管理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然后对合同管理风险成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防范与控制措施。【关键词】工程项目,合同管理,风险评估,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23.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工程项目具有一次性和单件性,项目往往周期长,涉及的范围广,涉及的单位也多,势必有诸多不可预见的干扰因素和障碍,从而形成各种风险。在做合同管理时,也存在着诸多风险因素,如果无法对其作出正确分析和评估,采取合理有效的应对措施,项目任务就无法按时完成,其质量也会大打折扣,工程项目所涉及的各单位的利益就无法得到切实保障。对于项目施工合同,应当执行准确而全面的风险评估,在此基础上,针对其中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合理措施,切实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完成工程项目任务。

二、合同管理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合同管理风险贯穿合同行为的全过程,集中体现在合同履行阶段。界定合同管理风险的类型,分析成因,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才能有效降低合同风险。按照合同管理的性质,可将合同管理风险

分为以下几类:

1.可控风险和不可控风险

这是按照风险防范控制的等级进行划分。可控风险,是在合同管理过程中,通过实施规范化的流程管理,最大限度地规避或降低风险。不可控风险,是指由于受各种外在环境的因素影响,造成合同不能正常签订、履行。

2.内部管理风险和外部环境风险

这是按照风险防范控制的范围进行划分。客观风险受不可抗拒的外在金融、法制环境所制约和影响,是合同双方无法规避的。而合同管理的主观风险受内部和外部主观因素的影响,很多是可以规避的。内部管理风险可导致企业经营决策失误或带来巨大损失。外部环境风险则造成蓄意欺诈或违约。

3.直接管理风险和间接管理风险

这是按照风险防范控制的责任进行划分。直接管理风险是指,企业自身在直接参与合同管理全过程中,在合同行为的环节中存在管理不规范、制度机制不健全、监督不到位等因素,造成合同管理风险。间接管理风险是指,企业自身在间接参与合同管理的全过程中,由于合同参与方的问题,造成合同的履约、变更或转移、终止等,造成合同管理风险。

三、合同管理风险的成因分析

合同管理的风险成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外部环境因素

这是客观因素,包括经济环境变化因素、政策和法律法规调整因素、自然灾害事故因素,都是不可控因素。经济环境变化因素只能提前进行预测和进行必要的风险规避。政策和法律法规调整因素,有一定的可预测性,与前者因素相比,可控程度略一些高。自然灾害事故因素,具有比较强的偶然性,可预测性不高,可采取风险转嫁等方式应对。

2.风险防范与控制意识因素

这是主观因素,包括风险意识因素、法律意识因素、责任意识因素。风险意识因素是指,不够重视合同隐含的风险认识,没有必要的防范和控制措施。法律意识因素是指,不够熟悉现行的法律法规掌握,不够重视合同条款的仔细推敲,没有按相关法规进行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责任意识因素是指,不够重视合同管理风险防范与控制的意义,没有落实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

3.合同管理制度因素

这是关键因素,包括合同评审制度因素、成本核定制度因素、工程款支付制度因素、结算管理制度因素。合同评审制度因素是指,各部门没有按照相关的规范要求评审合同,导致合同无法正常签订或存在履约风险。成本核定制度因素是指,没有按照成本核定制度分析成本,核定成本,导致经营风险。工程款支付制度因素是指,没有按照合同条件支付或使用工程款,没有有效控制各类付款,导致存在履约风险。结算制度因素是指,没有完善的结算制度,没有及时结算已竣工的项目,没有及时进行清理和核查以往工程项目的

数据,没有实施到位的监督管理工作等,使得不能顺利结算,无法圆满完成合同履约。

4.人员素质因素

这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包括人员的知识结构因素、能力水平因素。知识结构因素是指,合同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过于单一,对经济社会变化没有高度的敏锐,缺乏准确分析和预测,导致合同签订风险和履约风险。能力水平因素是指,合同管理人员没有及时发现合同中条款中不合理的地方,或者发现了问题但没有提出合理有效的改进意见,起草合同人员没有采纳合同审核人员提出的合理建议等,造成合同管理风险。

四、合同管理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

建立健全合同管理风险防范与控制体系,可以有效降低合同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科学化管理,制度化管理。合同管理风险防范与控制体系可分为以下内容:

1.建立健全的流程管理体系

应当明确合同流程管理中各环节的责任主体、目标任务以及工作措施,切实保证每个环节有制度可依,合同内容切实落实。合同的每个环节应当实行全过程监管,在合同的各个阶段,专人监管,综合评价,切实保障签约合同符合相关要求,保证制度化管理,规范化管理以及标准化管理。

2.建立健全的合同文本体系

合同条款不合理,导致合同文本风险。可以通过采取严格执行评

审制度来防范合同文本风险。需要严格按照国家规范化的合同示范文本,综合考虑各种不同要素,建立专属本企业的合同标准文本体系。同时,应当格外关注国内外有关合同文本的发展和变化趋势,对管理体制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另外,还应当拓展这方面的思路,及时改进、完善合同文本体系,努力做到和生产实际实现紧密的结合,促使合同管理和投标报价的有机结合,促使成本核定和结算管理的有机结合,促使合同管理的作用能够实现最大限度地发挥。

3.建立健全的信用评价体系

应当建立并且改进、完善分级信用等级制度,对合同当事人的组织机构、经营现状、财务状况等具体情况进行准确的信用评价,划分出适合的等级,建立合同对象的商业信用档案,并且将其纳入到日常动态管理中。合同的签订过程和履行过程,那些信用良好的单位,可以给予优先考虑。

4.建立健全的风险预警体系

应当建立并且改进、完善风险评估制度,准确分析合同对象的信用等级,在合同流程的全过程,分阶段地实施风险评估,及时地从中发现风险隐患,同时实行分级分类预警,一旦发现问题,应当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来应对。要建立信息会商制度,评估合同管理过程中的风险,发现隐患,应当及时和有关部门集体会商,共同研究有效的防范措施和控制措施。要建立风险跟踪制度,对发现的风险隐患,在合同管理的过程中,要实时跟踪,及时反馈和预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