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麻醉苏醒期躁动

麻醉苏醒期躁动

氧耗增加;可导致伤口渗血增多;老年 病人、高血压、冠心病人心肌缺血,发 生心脑血管意外。
2.体动挣扎
可危及缝合线、整形固定、引流管、 胃管、导尿管、输液管、气管导管等, 造成伤口裂开、出血、窒息等意外或手 术失败。
3.意外伤害
包括病人的自伤及对他人的伤害,如 坠床、骨折及各种扭伤等,以及伤到医 护人员。
癫痫发作 急性脑栓塞及出血
三、预防及处理
1.预防 术前做好病人思想工作,术中维持合
适的麻醉深度、充分的术后镇痛、呼吸 循环稳定、避免不良刺激、选择适当的 拔管时机等,可明显减轻术后躁动的发 生。
2.处理 去除病因,解除诱发因素,对症治疗。 原因不明者,加强护理,以防意外; 原因明确者,对因处理,如不耐受气
11.制动不恰当
苏醒时无法活动身体或肢体可导致 躁动,剧烈挣扎。
12.呼吸功能障碍 缺氧 二氧化碳潴留(气道梗阻、通气不足) 不能咳嗽或咳嗽困难致气道分泌物潴
留 13.循环功能障碍
血压过低、心律失常、乳酸酸中毒等
14.代谢紊乱 低钠血症、透析病人、大量输血输
液的病人、脱水病人、低血糖症。 15.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4.增加负担 病人躁动可使医护人员及其他病人感
到不安;耗费医护人员精力和体力; 增加用药,增加住院费用。
二、躁动的原因
1.年龄 儿童和年轻人多见
2.术前脑功能障碍 脑疾患、精神病病史者
3.种族、文使用镇静药、酒
精以及麻醉药物(巴比妥类、可卡因等) 5.术前用药
2.术中维持合适的麻醉深度,维持呼吸循 环稳定,注意水电酸碱平衡。
3.术后充分的镇痛,适时的拔除气管导管, 避免有害刺激,可明显减轻术后躁动的 发生。
4.适当使用拮抗剂及催醒药。
5.有条件者尽量采用全凭静脉麻醉和术后 自控镇痛,可明显减少或避免术后躁动 的发生。
6.椎管内麻醉或臂丛阻滞等非全麻,效果 极差者不要仅依赖强化药,特别是单纯 用镇静催眠药,应及时改全麻。
麻醉苏醒期躁动
定义及分级
• 躁动定义:患者在清醒或不清醒状态下不 自主的运动。
•分级 轻度:在吸痰等强刺激下发生躁动,一旦 刺激停止,躁动即停止; 中度:无刺激情况下即发生躁动,但无需 制动; 重度:剧烈挣扎,需药物和物理方法制动 的不自主运动。
一、危害性
1.交感神经系统兴奋 病人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心肌
管导管者,肌力恢复的情况下尽快拔管; 伤口疼痛者,使用止痛药。
可能的原因去除后仍躁动者,或不明 原因者,若无呼吸循环紊乱,可适当使 用起效快,作用时间短的镇静药如咪唑 安定、异丙酚等。
对于高血压、心率快者及时对症处理 以防止心脑血管意外。
四、体会
1.术前麻醉医师必须访视病人,指导病人 配合麻醉,解除病人的焦虑与恐惧心理。
东莨菪碱 6.麻醉用药
依托咪酯、氯胺酮、吸入麻醉药等
7.肌松药残留作用 可导致严重的焦虑和躁动
8.手术方式 乳房或睾丸等部位手术可致剧烈情感
反应,术后躁动发生率较高 9.体位
肥胖、胃返流综合征及阻塞性通气障 碍者,半卧位较为舒适,患者往往挣扎 力图坐起来。
10.有害刺激
疼痛、尿潴留、胃膨胀、尿管、气 管导管或胃管、血管内置管、引流管、 不适的体位或床垫、角膜擦伤、恶心呕 吐、眩晕及麻醉药(如吗啡)或其它药 物引起的严重搔痒等。鼻腔、鼻窦手术 后鼻腔填塞不适。
The en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