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天然气行业市场分析报告报告摘要:●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天然气行业迎来需求拐点我国能源结构持续改进,尽管煤炭仍然是主要的能源消费来源,但其占比不断下滑,而天然气占比不断上升,特别是近十年,天然气消费占比增加了两倍多,2016年达历史性的6.4%,但仍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3.7%。
随着中国绿色低碳能源战略的持续推进,发展清洁低碳能源将成为优化能源结构的重要途径。
按照国家能源发展规划,我国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力争在2020年达到10%、2030年达到15%。
未来天然气需求增量主要来自城镇燃气、天然气发电、工业燃料和交通运输四大领域。
●“淡季不淡”,上半年天然气消费重回两位数增长受国家宏观经济稳定向好,环保政策持续推动,煤改气等天然气政策的有力推动,上半年全国实现天然气表观消费量1146亿,同期增长15.2%,自2014年以来首次出现两位数增长。
上半年消费量同比增加151亿立方米,已超过2016年的全年增量。
数据显示,占我国天然气产输量70%的中石油,上半年天然气销量同比增幅达到三年来最高水平,在本属于用气淡季的二季度,天然气销量同比增长21%。
●我国天然气利用逐步确立起以城市燃气为主的利用模式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加快以及“煤改气”政策的积极推进,城市燃气依旧保持较高占比,加上我国居民对天然气价格的承受能力较强,城市燃气为主的利用模式有望确立并保持。
近五年,我国城市燃气在天然气利用结构中占比逐步稳定,约占1/3,但与美、俄国家相比,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未来城市燃气消费还有很大上升空间。
●京津冀煤改气政策为天然气消费量增长带来政策利好继2013年9月10日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起,各地陆续出台大气污染治理相和“煤改气”相关的政策。
以京津冀及周边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内的重点城市(2+26)为抓手,力争5年内有条件地区基本实现天然气、电力、余热、浅层地能等取暖替代散烧煤。
随着京津冀地区煤改气政策的落实,居民煤改气市场空间逐步释放,预计2020年京津冀地区“煤改气”的市场需求潜力在200亿立方米以上。
●投资建议:今年天然气用量大幅增长,全年增量预计超300亿方,未来几年主要是以河北为代表的各省份煤改气、分布式能源等带来的确定性订单增长,直接受益的是管道工程、城燃、天然气分销等下游公司,建议关注金鸿能源、百川能源、新奥股份、中天能源等。
●风险提示:煤改气政策落实不及预期和油价下降;天然气消费市场消费不达预期。
目录一、天然气消费趋势延伸,结构性调整未来可期 (4)(一)全球范围天然气储量丰富 (4)(二)国内天然气消费需求稳步增长,供给不足进口依赖度高 (5)(三)天然气消费占比提高,能源结构持续调整 (7)二、天然气下游细分领域需求旺盛且持续性强 (10)(一)天然气利用状况总览 (10)(二)工业用气发展状况良好,上升空间恐受限制 (11)(三)化工用气增速略有下降 (14)(四)发电用气增速平稳,逐步确立其调峰定位 (16)(五)天然气管道建设维持高速增加 (20)(六)近年来天然气领域相关政策出台频繁 (23)三、“煤改气”成天然气领域新焦点 (24)(一)有望确立以城市燃气为主的天然气利用模式 (24)(二)“煤改气”实质性推进 (27)(三)京津冀煤改气政策促增长 (28)四、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30)五、风险提示 (30)插图目录 (31)表格目录 (32)一、天然气消费趋势延伸,结构性调整未来可期(一)全球范围天然气储量丰富世界范围内天然气主要集中于中东国家,我国天然气储产比处于中游水平。
截至2016年底,全球天然气探明储量达186.6万亿立方米,该储备足以保证52.5年的生产需求。
自1996年以来,亚太地区的天然气储量占比不断增加。
2016年,中国的储产比达到了38.8,高于美国的11.6,也高于亚太地区平均水平。
图1:2016年分区域储产比资料来源:BP 能源报告,民生证券研究院中东地区天然气占比20年来稳居第一,2006年其占比峰值高达45.9%,近年来虽然有所下降但2016年仍达 42.6%。
图2:1996年世界各主要区域天然气储量占比图3:2006年世界各主要区域天然气储量占比资料来源:BP 能源报告,民生证券研究院20406080100120140北美洲中南美洲欧洲及欧亚大陆中东国家非洲亚太地区中国6.9% 4.9%32.2%39.8%8.3%8.0% 北美洲 中南美洲 欧洲及欧亚大陆中东国家 非洲 亚太地区5.1%4.6%27.1%45.9%9.1%8.3% 北美洲 中南美洲欧洲及欧亚大陆 中东国家 非洲 亚太地区(二)国内天然气消费需求稳步增长,供给不足进口依赖度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2016年能源消耗量占全球的23%和全球能源需求增长的27%。
BP 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天然气消费量增加了1.80%,天然气产量仅增加0.59%。
图4:2003~2016年世界天然气供需情况(十亿立方米)资料来源:BP 能源报告,民生证券研究院在全球天然气市场表现相对低迷的形势下,2016年中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增长依然表现强劲,达2086.8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0%。
图5:2003~2016年中国天然气供需情况(十亿立方米) 资料来源:BP 能源报告,民生证券研究院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回暖,中国天然气消费量放量增长,据BP 能源展望预测,中国-10%-5%0%5%10%15%2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年产量年消费量产量增长率消费量增长率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0.00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亿立方米产量进口数量出口数量表观消费量进口依赖度(右轴,%)2015~2035年天然气消费量将增长360亿立方米,年复合增长率5.4%,同比增长将达186%。
天然气进口依赖度持续攀升,2016年高达36.06%。
国内消费需求的增长速度远超目前天然气的国内供应水平,从2010年开始天然气进口数量出现显著提升,对外依存度迅速攀升,这一状况仍在延续。
过去20年,中国逐渐成为了世界能源增长最重要的来源,但随着中国经济的结构转型,能源需求也朝着可持续的增长路径发展。
随着GDP增速的合理放缓,能源需求的增长率也在放缓,但其能源需求的绝对值仍在稳步提升。
图6:天然气消费占比逐年上升,2016年已达6.4%100.0090.0080.00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00%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原煤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原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天然气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水电、核电、风电资料来源:wind,民生证券研究院根据BP能源展望,在2015~2035年间,中国能源强度年均虽然下降3%,但远快于预期的全球平均水平,到2035年将向美国水平靠拢。
图7:中国能源强度下降但仍高于世界平均资料来源:BP 能源报告,民生证券研究院(三) 天然气消费占比提高,能源结构持续调整据BP 能源展望,中国天然气消费量的份额到2035年将翻一番,达到11%。
中国能源结构持续改进,尽管煤炭仍然是主要的能源消费来源,但其占比不断下滑,而天然气占比不断上升,特别是近十年,天然气消费占比增加了两倍多,2016年达历史性的6.4%。
在过去40年里,煤炭提供了我国能源需求的近三分之二,随着结构的调整,高污染型的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将下降,下降的份额将被较清洁的能源替代。
图8:世界范围煤炭和石油消费水平相当图9:中国当前能源消费仍以煤炭为主资料来源:BP 能源报告,民生证券研究院自上而下推动能源消费结构升级,天然气重要地位逐日凸显。
国家发改委于2016年12月24日对外发布《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总结了十二五期间的天然气发展状况,并将天然气发展作为能源结构调整的工作重点,天然气各主要发展指标确立明确的增长目标,天然气行业整体增长可期。
《规划》的出炉代表着我33.28%24.13%28.11%4.46%6.86% 3.16% 石油天然气 煤炭核能水电可再生能源18.96%6.20%61.83%1.58%8.62%2.82% 石油天然气 煤炭 核能水电可再生能源国对调整能源结构的政策决心,即由经济结构变化向低碳清洁能源转型的架构。
表1:十二五、十三五天然气行业发展主要指标指标201020152020E 预期年均增速累计探明储量(万亿立方米)9.1 13 16 4.3% 产量(亿立方米/年)952 1350 2070 8.9% 表观消费量(亿立方米/年)1075 1931 - - 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例(%) 4.4 5.9 8.3~10 - 天然气进口量(亿立方米/年)170 614 - - 管道里程(万公里) 4.26 6.4 10.4 10.2% 管道一次运输能力(亿立方米)960 2800 4000 7.4%地下储气库工作气量(亿立方米)18 55 148 21.9% 气化人口(亿人)- 3.3 4.7 10.3%资料来源:发改委,民生证券研究院海上方面,历年来进口天然气主要来源于亚太地区和中东地区,其中亚太地区主要由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提供,澳大利亚对我国的供气量自2013年以来稳步提升,2016年占比超过50%。
中东地区主要由卡塔尔提供,供给占比有所下降。
图10:液化天然气主要来源于澳大利亚100%90%80%70%60%50%40%30%20%10%0%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液化天然气:澳大利亚液化天然气:印度尼西亚液化天然气:卡塔尔液化天然气:马来西亚液化天然气:也门资料来源:wind,民生证券研究院陆路方面,2014年以来较稳定的天然气进口渠道主要为由霍尔果斯口岸接收的中亚管道天然气和由云南瑞丽口岸接收的中缅管道天然气,对比由各国进口的管道天然气,主要来源于土库曼斯坦,占比超过80%,集中度较高。
图11:管道天然气主要来源于土库曼斯坦资料来源:wind ,民生证券研究院进口贸易方面,我国进口气源多路发展,进口数量多,来源广泛。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俄签订的《中俄东线管道供气购销合同》达成从2018年起,俄罗斯开始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向中国供气,逐年增加至380亿立方米,累计合同期30年。
因此,我国天然气进口布局上将形成东北(中俄)、西北(中亚)、西南(缅甸)和海上进口LNG 四大来源,有效弥补国产天然气不足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