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国际收支

第五章-国际收支


•4
二、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
国际收支是指在某个时期内,一个经济体的
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5
1、居民的判断依据
判断依据不是国籍,也不完全是以居住地来 划分,而是看该机构单位的主要经济利益中 心是否在一国的经济领土内。
1. 经济领土:一国政府控制或管理的地理领土 2. 经济利益中心:一机构单位在一经济领土内一年以
第5章 国际收支
Balance of Payments
•1
教学要点
掌握国际收支的概念,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 原理、主要内容和计算方法,学会国际收支平 衡表的分析方法
正确理解国际收支与宏观经济的关系,掌握国 际收支不平衡的衡量、形成原因、经济影响, 以及调节国际收支的方法措施
学会运用国际收支理论分析国际金融状况和国 际金融政策
1993年出版BPM5,2007年出版BPM6 BPM对编制平衡表所采用的概念、准则、惯例
、分类方法以及标准构成都做了统一规定或说 明
•13
一、经常账户 1. 货物和服务 2. 初次收入 3. 二次收入
二、资本账户
BPM6 贷
1. 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取得/ 处置总额
2. 资本转移 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差额
上从事或打算继续从事大规模经济活动和交易 3. 机构单位包括住户、公司、准公司、非营利机构和
政府单位
•6
根据居民定义,以下特殊情况需要注意
企业是其运营所在地的居民 政府和非营利机构是所在地的居民 国际组织是任何国家的非居民 住户 1. 出国进行全日制学习的人员一般继续属于出国学习前
是反映一国对外经济发展、偿债能力等的重 要文件,也是各国制定开放经济宏观经济政 策的重要依据
•12
二、《国际收支手册》(Balance of Payments Manual,BPM)
IMF章程规定,各成员国均必须按期向IMF报 送本国的国际收支数据。使各国平衡表具有可 比性,IMF从1948年开始陆续出版《国际收支 手册》
•9
三、国际收支的特征
第一、国际收支记录的是一国的国际经济交易 第二、国际收支是以经济交易为统计基础的 第三、国际收支记录的是一个流量。它是对已发
生的交易进行记录,属于事后的范畴。国际投 资头寸和国际借贷与国际收支联系非常密切, 是一存量的概念
•10
第二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
一、国际收支平衡表(Balance of Payment Statement)的定义:
交换:一方提供一项经济价值,以换取另一方 具有对应经济价值的项目;是一种互惠交易或 有偿交易;货物和服务的购买、资产购置、雇 员报酬、股息等属于交换性质的经济交易
转移:一方提供一项经济价值,而没有收取具 有对应经济价值的项目;是一种非互惠交易或 无偿交易;税、债务减免、捐赠、各类个人转 移为转移性质的经济交易
3. 非货币黄金:除货币黄金之外的所有黄金
服务(无形贸易)
1. 服务输入和服务输出
2. 包含加工服务、别处未涵盖的维护和维修服务、运输、
旅行、保险和养老金服务、金融服务
•15
初次收入:机构单位因其对生产所做贡献或向
其他机构单位提供金融资产和出租自然资源而

获得的回报
同 影
雇员报酬:包括工资、薪金和其他报酬

投资收益:包括股息、准公司收益提取、再投 资收益和利息
国 民 可
二次收入:经常转移

政府经常转移:包括政府间经济和军事援助、 战争赔款、捐款等
配 收 入
私人经常转移:包括工人汇款、年金、赠与等
•16
(二)资本账户
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取得和处置 指与商品和劳务的生产相关但本身却不能被
•2
本章纵览
国际收支概念 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的分析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3
第一节 国际收支概念及其内容
一、国际收支概念经历的发展演变
17世 纪初
外贸收 支(贸 易差支(狭 义概念)
以收付为基础
第二 次世 界大 战后
国际收 支以交 易为基 础(广 义概念)
(2)中国短期出国人员(在境外居留时间不满一年)、在 境外留学人员、就医人员及中国驻外使馆工作人员及家 属
(3)在中国境内依法成立的企业事业法人(含外商投资企 业及外资金融机构)及境外法人的驻华机构(不含国际 组织驻华机构、外国驻华使馆领馆)
(4)中国国家机关(含中国驻外使馆领馆)、团体、部队
•8
2、经济交易的含义
负债的 净发生
(二)金融账户
1. 直接投资 2. 证券投资
3. 其他投资 4. 储备资产
贷借
•14
(一)经常账户
货物和服务
货物(有形贸易)
1. 一般商品:进出口都以货物首次出口所在经济体市场价 值的离岸价计值;一般商品下的再出口是指一国居民将 原先进口的无实质改变的外国货物再出口。
2. 转手买卖:未经编报经济体,且未经过制造服务而改变 的货物的转手交易
常住领土的居民 2. 到国外求医的人员是求医前常住地的居民 3. 船舶之类的工作人员是其本部所在领土的居民 4. 外交人员、军事人员等视为聘用政府所在地居民 5. 国际组织工作人员是其主要居所所在地居民
•7
我国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第三 条规定:中国居民,是指
(1)在中国境内居留一年以上的自然人,外国及香港、澳 门、台湾地区在境内的留学生、就医人员、外国驻华使 馆领馆外籍工作人员及其家属除外
按照一定的编制原则和格式,对一国一定时 期内的国际经济交易进行分类、汇总,反映 和说明该国国际收支状况的统计报表。
从汇总的角度看具有统计报表特征 从编制的角度看具有会计报表特征
•11
是全面系统地记录和总结一国国际收支状况 的统计报表
按照一定的编制原则和格式,排列组合特定 时期内一国经济主体与他国经济主体之间的 各项经济交易
三、金融账户 (金融账户差额) 1. 直接投资 2. 证券投资 3. 金融衍生工具和雇员认股权 4. 其他投资 5. 储备资产 误差与遗漏净额
金融资产 的净获得
BPM5

贷借
一、经常账户
1. 货物和服务 2. 收入 3. 经常转移
二、资本和金融账户 (一)资本账户 1. 非生产/非金融资产
的取得/处置总额 2. 资本转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