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安全注射与职业防护培训2016
安全注射与职业防护培训2016
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本院) 同时填写“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科室领导确认 ,然后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定期随访,对艾滋病病毒抗体、乙肝、丙肝病毒及 梅毒进行相应性检测。 做好保密工作,暴露后尽早预防用药。 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0.5%碘伏消毒,并 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 干净。
案例2
护士针刺伤造成感染事件 护士小张,26岁,2004年护士学校毕业后在北京一家“三甲”医院肿 瘤病房工作。2009年8月初在病房用真空采血器为一位肝癌合并丙型肝 炎病人取血标本。取血后分离针头与持针器时,针头反弹出来,扎伤 了她的手指。当时作了伤口的一般处理并向感染办公室上报。一个月 后她感到全身乏力,身体不适检查发现转胺酶高。到传染病医院进一 步检查确诊感染了丙型肝炎。
职业暴露暴露源类别
大 三 阳 大 三 阳 、 梅 毒
职业暴露后的处理及报告
应保持镇静。 迅速敏捷的按常规脱去手套。 皮肤完整的,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 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 膜。如有伤口,健侧手立即从近心 端向远心端挤压受伤部位,或在伤 口旁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伤处的 血液,相对减少受污染的程度,用 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冲洗时 间至少5分钟,禁止进行伤口的局 部挤压。
注射准备 对药瓶隔膜的操作步骤 在刺入药瓶前用蘸有70%酒精(异丙醇或乙醇)的棉签或 棉球擦拭药瓶隔膜(隔层)并在插入器材前使其晾干。 • 每次插入多剂量药瓶时,使用一个消毒注射器和针头。 • 不要在多剂量药瓶上留有针头。 • 注射器和针头一旦从多剂量药瓶中吸出药品并拔出,请 尽快进行注射。
注射管理
最佳注射操作
1、常规安全操作 2、注射器材和药物 3、废物管理 4、血源性病原体防护导则
常规安全操作
手卫生
洗手六步洗手法
注射环节手卫生实施指征
以下操作前实施手卫生: 以下操作后实施手卫生: •开始注射(如准备注射器材进行注射) •注射 •即将对患者进行医疗保健相关操作 •与患者所有直接接触: •戴上手套(首先确保双手干燥) •脱下手套。
安全注射活动的发起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感染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发布了《阻 断院感注射传播,让注射更安全(2015-2018年)专项工作指导 方案》,方案给各省质控中心和医疗机构的安全注射质量管理提 供了标准化流程和数据表格以及评价指标,旨在进一步加强医院 感染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推动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工作。 青卫医政函字〔2016〕102号关于开展手卫生及安全注射现 状调查的通知
非安全注射对患者、医务人员的危害
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非安全注射对儿童的危害
注射器被当做“玩具”危害儿童健康
让儿童远离废 弃的注射器.
非安全注射对儿童的危害
全国所有儿童从出生到学龄期至少要接受 十余次计划免疫注射,如风疹、腮腺炎、 甲肝、水痘等疫苗的注射,所以实施安全 注射就显得非常重要。
非必要的注射 双手将针头回套 重复使用锐器 锐器盒不能伸手触及 患者体位不当 采血技术欠佳 双手转移血液 弃锐器盒的不安全处置 废弃锐器置于锐器废物盒 外 与医用纱布混放 放在不安全的处置地点 废物处理者缺乏防护穿着 (靴子、手套等) 重复使用注射器或针头
对社会的危害
案例1
辽宁共用针具引发丙肝暴发事件 2013年1月28日,东港市社保门诊部,多名患者接受静脉曲张治 疗后疑似感染丙肝病毒。经调查,先后有120人在该门诊接受过治疗, 这120人全部进行了血样样本检测,检出感染丙肝病毒99人,住院接 受治疗。主要原因是一个针头多名患者使用导致集体感染,违反了 “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的操作要求,用同一注射器给不同患者 导致交叉传染。
操作后应进行手卫生。
锐器伤防护
禁止双手回套针帽
禁止用手分离注射器针头 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时,需戴手套 禁止手持锐器随意走动 禁止将针等锐器随手传递 进行侵袭性治疗、护理操作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防止被针头、缝合针、 刀片等锐器刺伤或划伤
注射废物管理
将锐器容器放在看得到、手臂够得着的地方 锐器盒需防渗漏、防穿透 锐器使用后应立即放入锐器盒内 锐器盒开启后标注启用时间,装满3/4或者暂存48小时必 须关闭并及时运走。 锐器盒在转运过程中应密闭,避免内容物外漏或溢出 治疗室、治疗车上配备锐器盒,锐器盒放置的位置应醒目 且方便使用 严格医疗废物分类装置
手套
注意事项 ·注射时不戴手套: 常规的皮内、皮下和肌肉注射 如果医护人员的皮肤完好 如果患者的皮肤完好
手套
注意事项 ·手套不能保护医护人员免于针刺或其他锐器造成的穿刺 伤。应十分谨慎地使用针头、手术刀和其他锐器。 ·不要使用同一双手套对多个患者进行采血。 ·不要为了再利用而清洗手套 ·勿戴手套触摸公共区域按钮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进行全体免疫接种是最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感染乙型肝炎 的方法、策略包括: • 为高危人群(包括医护人员)接种免疫疫苗抓紧补种疫苗 所有的医护人员---包括废弃物处理人员,急救人员和安全人员都有接触血 源性病原体的危险,他们应该接种疫苗,可以在接受培训之前或是在工作 后尽快接种(除非他们已经接种过)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所有的医护人员在从事工作之初,就应尽早接种乙肝 疫苗以避免感染HBV病毒。 •工作实践控制--包括改变医护人员行为,减少职业暴露。 •开始操作程序前,先建立安全操作和锐器处理方法。 • 个人防护装置-这些防护装置在医护人员和危害因素之间提供了屏障和过 滤。它们可以防止血液溅出引起的暴露,但不能防止针刺伤害。措施包括 使用护目镜、手套、面具和罩衫。
回 套 针 静 帽 脉 穿 刺 从 上 往 下 查 对 时
手 术 缝 新 合 机 器 培 训 时 被 钉 子 刺 伤
整 注 理 射 用 时 物 二 次 处 理 头 皮 针 头
12 10 8 6 4 2 0 1 1 8 7 10 1
Hb sA g( +) HC V阳 性 暴 露 源 不 明 暴 露 源 正 常
注射准备指导
应在指定的不会被血液和体液污染的干净区域里(治疗室),进行注 射准备。 当进行注射准备时,必须遵循以下步骤。 2.3.1. 保持注射准备区整洁、不杂乱,这样可以很容易清洁所有表面。 2.3.2. 开始注射前,无论准备区表面是否有血液或体液污染,都用 75%的酒精清洁并晾干。 2.3.3. 准备好注射所需的所有器材: -无菌一次性使用的针头和注射器; -用无菌水或特定稀释液重配药液; -酒精棉签或药棉; -锐器容器。
注射时 注射操作前应进行手卫生。 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及其针头不能重复使用
(需要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用)。
皮肤消毒后应完全待干后再进行注射。 使用同一溶媒配置不同药液时,必须每次更换使用未启封的一次性使用无菌
注射器和针头抽取溶媒。
皮肤消毒后不应再使用未消毒的手指触摸穿刺点。 必须使用多剂量用药时,必须做到一人一针一次使用。
注射器材操作指导 使用无菌的一次性使用器材,如注射器和注射针,留置 针等,它们是不能拆开的(除非必要时)。 • 每次操作都使用新的器材,包括药物或疫苗的补种; • 检查器材包装,以确保保护套并没有破损。 • 如果器材包装被刺穿、撕裂、受潮或者过期则应丢弃。
给药操作指导原则
• 给药时,不要给多位患者使用同一个注射器,如(确保一位患者,一个针头 和注射器) • 不要为了重复使用注射器而更换针头(皮试液注射器重复使用,每次仅换针 头) • 不要用同一个混合注射器注入几个药瓶; • 不要将剩余的药物混合后再次使用。 • 单剂量药瓶——只要有可能,对每位患者都使用单剂量药瓶,以减少患者间 的交叉污染。 • 多剂量小瓶——如果别无选择,才使用多剂量药瓶。 • 在对每个患者护理时,每次只打开一个药瓶。 • 如果可能,一个患者一个多剂量药瓶,并在药瓶上写上患者姓名,分开存储 在治疗室或药房中。 • 不要将多剂量药瓶放在开放病房中,在那里药品可能被不经意的喷雾或飞溅 物污染。
手套
适用条件 戴上无菌的、一次性使用手套 • 当有可能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或其他潜在感染源(例如 体液、湿润的体表物和唾液[在牙科诊疗中])、粘膜和破 损的皮肤时。 • 当进行静脉穿刺或通过静脉注射时,因为在穿刺部位有 潜在的血液暴露风险。 • 如果医务人员的皮肤不完整,例如通过湿疹或有裂缝或 干裂皮肤 • 如果患者的皮肤不完整(例如通过湿疹,烧伤或皮肤感 染)。
20161-10月我院年职业暴露人群分布
2016年职业暴露人群分布 15 护士 10 5 0 1 护士 医生 医技 实习护士 医生 医技 实习护士
7 6 5 4 3 2 1 0
拔 针
6
测 血 糖
1
持 针 时
职业暴露的环节
1
穿 针 线 时
1 1 5 2 3 1 1 6
分 离 吸 引 器 接 头
2016年1-10月职业暴露发生的环节
安全注射与职业防护培训
医院感染管理科 2016-11-15
什么是不安全注射?
◎与他人共用针具; ◎使用未经过严格消毒的注射针具; ◎使用一次性注射针具为多人注射; ◎注射未遵守消毒操作规程等。 ◎医疗废物的不恰当处理。 ◎环境不安全
2009年有数据显示我国13亿人口平均每人每 年挂8个吊瓶,被称为"输液大国",。 2012年中国安全注射联盟的统计数据显示, 我国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导致死亡的人数在39 万以上!
血源性病原体防护导则
避免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和感染是注射安全中最重要的一点。 因此这些预防措施是所有全面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项目的重要 部分。 避免接触和感染的干预措施主要有: • 基本的职业健康护理,包括免疫接种和目前健康状况评估 • 避免针刺伤害和其他的血液暴露 • 血液暴露管理
基本的职业健康管理
所有注射应遵循无菌技术。 进行注射的操作指导 常规: • 当进行注射时: -检查药物列表或药物处方以及对应患者的姓名和剂量; -进行手卫生; -用蘸有70%-80的酒精(异丙醇或乙醇)棉签或棉球擦拭药瓶的顶部; -- 从安瓿瓶或药瓶中吸出药品时请使用无菌注射器和针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