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绪论概述:藏药炮制学概念藏药炮制学发展历史传统藏药炮制方法要求:掌握藏药炮制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及各炮制方法熟悉藏药炮制学的产生及各发展历史阶段的代表性人物和所著相关医书了解藏药炮制学学科发展现状及本教材大致的内容概况。
概述一、藏药炮制学概念:1 正确的辨认藏药药物(基础)2 总的炮制学理论基础(总指导或原则)3 各类药物进行独特的炮制操作二、藏药炮制学的研究内容1、采集2、加工:炮制方法按药物分类进行炮制加工处理的方法在不同医学者及其著作有不同的研究方式三、藏药炮制对药物的影响(目的)1 增强药物性能和功效;如手掌参用于滋补药方中时的炮制方法2 转变药物的作用功效;3 缓和或改变药物的锐利峻猛的性能;如大黄和亚大黄用于峻泻药方中时的炮制方法4 减轻或去除药物毒性(局部及药物整体毒性)如马钱子等藏药炮制学的发展历史一、藏药炮制学的产生:1 藏药炮制最早在民间的应用如酒糟治疗外伤等2 由苯教传承的观点兴饶祖师杰普赤西《治毒·万字符》有毒就有药的疑点问答已有对药物炮制方法3 由僧人创新的观点二、藏王松赞干布时期藏药炮制学的发展1 藏文字的产生和应用开始了用文字记载藏药炮制学的历史2 由其他国家邀请医师,并所带医书进行翻译,以及各国医师共同著书等为藏医药的创立奠定了基础汉地马哈德瓦等大食嘎林诺《大小布秀母子》《大小零星外治术》3 有各种著作的诞生,以及波斯医生等在藏区行医而建立医学世系,促进了藏医药学理论的形成。
如“左若”医学世系“毕吉”医学世系等《月王药诊》——第一部藏药炮制学理论著作三、完整的藏医药理论体系的形成1 老玉妥·元丹贡布多次出国深造学医,吸取各国医学精髓,于公元725年左右在老玉妥于45岁时著成《四部医典》,标志着完整的藏医药理论体系的形成。
2 《四部医典》以直接及间接的方式记载了多种药物的炮制方法,形成了藏药炮制理论的根源《四部医典》中炮制学理论的讲述特点:1 对炮制学理论具有总的指导意义如枝干枝节为毒;叶柄为药叶之毒等2 在药物的制剂过程中讲述对药物的炮制方法如在滋补药巴桑母药油剂的制剂中手参要分别在水和牛奶中煎煮,加强其滋养作用等四、藏药炮制学理论发展时期1、公元790年赤松德赞时期到公元990年也协畏期间,有大译师所著译文医学著作和继而出现的本民族医学著作,很大的促进了藏医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天竺医学家达玛拉扎汉族神医马哈京达“化身三子”《珍宝堆积》波斯医学家赞巴西拉哈2 、公元1420年至1456年间不断发展的藏医药,出现了南北两派医学,在不断的争议中各自保持自己的特色,丰富了藏医药理论,促进了其更大的发展3、南北学派各派代表性人物及其著作,对藏药炮制学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帝玛尔·丹增彭措大师:《晶珠本草》及医疗实践汇集《普明光库》却吉丹增成列著成《秘诀宝源》,详细记载了三百多种疾病的病因、症状、治疗及药方实践技能,对六百多种方药的制剂和配伍,炮制学技能方面做了详细介绍—更具有创新性贡珠·元丹嘉措汇集历代医学大师和自己的实践经验所积累之秘诀著成《札记选编·甘露滴》《札记美饰·甘露药库》《藏医临床札记》(1976)钦绕罗布贤者著成《常用药方甘露宝瓶》和《药物性味配方表》,使藏药炮制实践技术得到更大的发展。
藏药炮制学的发展现状:高原气候和地形的特点等为药物的生长及其多样性和独特性提供了较好的基础,但药物的多样性又为药物鉴别和用药方面带来了困难,藏药炮制学发展较慢及起步晚,在木屑方面上存在较多的混乱在不断挖掘和整理相关书籍记载的理论知识及技能方法等,是继承发展藏医药理论和实践技能的迫切要求第三章藏药炮制学的特点和优势一藏药炮制的特点:1 通过各种方法能改变药物的性能及治疗作用等;2 炮制方法多,多种方法合用现象较多;3 炮制操作简便,且炮制后易配伍应用4 纯洁的因果观念和正确的思想意识5 独传秘诀,不易揭秘第四章藏药的各种炮制方法藏药炮制学最根本的常用炮制方法或加工方法有:储存方法、过筛、去毒法、去核法、清洗污垢、清洗法、拆或裂法、捣碎法、研细末法、干炒法、沙炒法、炒黄、焖烧、煅烧、酿法、制药膏、水煎煮、蒸煮、用火煮等十九种。
储存方法是指不能混入正要应用的药物中的异物和其残渣等进行清除后,选取完全要应用的物质进行储存。
(1)天冬、白狼毒—去除外皮和髓部后储存备用;(2)诃子:①采果实(藏历十月)去除果核储存备用②下泻治疗时的煎煮法、煅烧法和单纯烧法(长过筛是指将药物放入筛子内后分开粗细而清除灰土的一种方法。
①犀牛角和水牛角等在沙子中炒黄以后,要放入筛子中过筛,将沙子及石土等与药物分开;②自然盐类药要过筛将混有的尘土过滤;去毒法是指用刀和磨刀石等工具把不能入药使用的药物的外皮和毛刺等从药物上剥掉或刮去的方法。
①宽筋藤②马钱子:去外皮毛—在牛奶中煎煮—用清水洗;用于血隆上壅并时直接应用,不需炮制③孔雀等禽类药物:弃其内脏后放入牦牛肉中烤火去核法是指某些果实类药物只能使用其果肉部分而不能用里面核子时要去弃里面的核而只取其果肉应用于药物的一种方法。
①诃子:按采集时间采到果实后,去果核晒干备用;②葫芦:果实成熟时采集经晾晒的果实,切开去果籽,刮除柔毛,洗净外垢备用清洗污垢是指要入药配伍的药物表面有不干净的物质或油啧等时需要用热水或凉水或酒将其洗净的方法。
①铁等的油啧要煎煮而洗去外污②蛇肉:用清水洗净—浸泡于良酒中并过夜浸洗法是指利用水的浸润的性质将侵入药物里的毒物排出或净化的方法,是把药物在流动的水中洗涤或用较多的水反复清洗药物,以清除渣滓和消除其毒性。
①硫黄:②雪花石:清洗—煎煮—反复清洗(无泡沫为止)③手参:采集立即清洗;珊瑚放入碱化清洗拆或裂法是指用刀或锄头等将体积较大的药物切割成较小的多块药物,使之不易变质变坏而促进风干的一种方法。
①猫乳②檀香③水牛角、包卷茸等的炮制法捣碎法是指将石类药物等较硬的药或外皮坚硬的药物,或与其他药一起不易捣成细粉或不易控制药量时,先将其单独捣碎后去毒,然后将其研磨细粉后配药使用。
①磁石(青稞粒大小)②珊瑚(米粒大小研细末法是指根据治疗的需要某些药物要将其研磨成极细的药粉药面而配伍使用的方法。
有干研和湿研两种方法。
①麝香和藏红花等贵重药②卡擦药干炒法是指某些药物在医生用某些方法增强其热性势力时,对此药不用加任何其他物质而单独在铁锅等中进行干炒的方法。
这种方法又有微热干炒和仅有蒸气程度的干炒,直到不炒焦的干炒等几种不同的方法。
①金沙、②寒水石:已盐制的寒水石—单独干炒—浸泡入良酒中并包严沙炒法是指选取河水边的泥沙洗去泥土等使之干净后放入炒锅中,用大火炒至沙子末变色,然后将药物放入沙子中不断的搅和直到能闻到药味和稍微变黄等根据自己的需要掌握程度等,这种和沙子一起炒的一种方法。
如犀牛角等炒黄是指不用真实火焰而是利用火的热量将药物烧至使其颜色发生变化而成黄色或失去水分或湿润性而变干枯的一种方法。
如水牛角等。
焖烧是指把树木草本及粪类等任何药物放入密闭的烧火窖器中,经封住隙缝等规定操作用温火烧到一定的时间,使之不逸出药味并使坚硬药物变成碳灰的一种方法。
①杜鹃等树木类②水獭粪便等粪类药(黑冰片)③蒜灰药(色黑而光亮)煅烧是指某些药物为了消除其重而腻等湿润的性质,将其按规定操作直接放入火中烧至无烟冒出和用火烧到无烟而药物变得灰白。
此时不能吹风而等到凉开后收取保存。
①鹿角和贝壳等②海螺(用于干黄水的药物时,注:过程中不能挖)酿法是指某些药物经过水和火的作用或用其他物质处理后,根据药物自身性质在寒热不同的地方放入容器或其他物体中间,使其功效得以完全成熟和强化而用于药物配方中。
五根药惨入酒曲后在温热地方酝酿等。
制药膏是指树木草本类等药物为了只提取其精华部分配药使用,在药物中倒入适量的水煎煮后,按常规操作用纱布等过滤后倒入另一个锅中煮至真实形成药膏。
如渣驯和沙棘膏等。
水煎煮是指应用不失去药物本身水分的方法将药物温热化,用其他药物和应用类似的其他物质与药物完全混合后,为了增强效果加入水一起煎煮的方法。
①天冬:用于热病治疗直接应用;去除皮及髓部—水中煎煮—滋补时在牛奶中煎煮②白狼毒:黄牛等牛奶中煎煮;在良酒中煎煮;在良酒中放入野牦牛肉煎煮蒸煮是指用水的热度将药物本身蒸熟而使药物自身的药味流入水中,有时比药物本身还需要用其他水清洗落入水的药味等炮制药物的一种方法。
如金属类和石类药物的去毒方法。
用火煮是指不用将药物直接放入火中而消除其润湿油腻性质,也不是将药物进行焖烧后使其湿油的性能仍渗入药物自身的方法,是利用火力并采用特别的实践技能从药物中提取油脂的一种方法。
①雪蛙的炮制②孔雀肉的炮制方法思考题:1 煅烧和炒黄有什么区别?2 局部性的毒性和整体的毒性,可应用什么方法去毒?3 用水蒸煮和用火蒸两者有什么区别?各有什么作用?第三章滋补类药物的炮制方法二滋补类药物的炮制方法滋补类药物的炮制,概括起来有两个方面的秘诀:(1)洗净药物(2)严格按各药物的炮制方法逐一进行(如水银炮制方法一样)麝香的炮制方法一、一般的炮制方法:去除外皮,并剥掉包有麝香的里层薄膜后直接用药二、用于滋补药的炮制方法:1、麝香要与黄葵子药物一起浸泡于山羊尿液中,可使其不失去药味或其芳香味而保存原有功效。
2、去除薄膜后将其浸泡在青稞良酒中片刻,取出迅速晾干,然后放在干净密闭的容器内储存备用。
石菖蒲和藏菖蒲的炮制方法:一、一般的炮制方法:采药后洗去污垢和药杆上的短草毛,并晒干后储存备用二、用于滋补药的炮制方法:石菖蒲和藏菖蒲、蔓菁子(芜菁子)、白亮独活(独活)等药物,用等量的劣酒中煮至烧开即可取出藏红花的炮制方法:一、用于滋补药的炮制方法:将藏红花浸泡在已过滤净化的溶酥油中,使之不丢失药味而增强滋补功效二、其他:1 一般用药的炮制方法:将尘土和杂草等清除干净后即可用药2 用于熏香药物时:置于磨药石糟中研磨,然后用水浸湿并捏成泥巴样要捏1个小时,然后又在良酒中捏1个小时,之后做成饼样中空形状晾干。
硫黄的炮制方法:一、一般用药的炮制方法:1、将无杂质的硫黄捣碎成豌豆大小后,在石菖蒲煎煮液(过滤取精者)中煮三小时,并在此药液中酿三夜后又烧开,然后将药液倒出。
2、硫黄装入口袋,置于自然流动的水中七天七夜,直至颜色变白而无硫黄味,此时已消除毒性可再次净化后晾干,并研磨成细粉后储存,备用二、用于滋补药的炮制方法:硫黄要在酥油液中煎煮即可炮制。
手掌参的炮制方法:1、手掌参挖出后立即用凉水清洗去毒;2、在三陪量的水中煎煮,煮至水干而药液渗入自身,可增强其药物的温热性质3、在四倍量的牛奶中煎煮,至蒸干渗入其中,然后在太阳下晒干(加强其滋补性能)。
(黄精和喜马拉雅紫茉莉也要用同样的方法炮制之。
)黄精的炮制方法一、用于热性病时采集后立即用清水洗干净切成小块,阴干备用;二、用于寒性病时,将外皮和髓部取出后在水中煎煮增强药物的热性;三、用于滋补时,在三陪量的水中煎煮,煮至水干而药液渗入自身,然后又在四倍量的牛奶中煎煮,至蒸干渗入其中,取出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