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讲:迁移现象

第三讲:迁移现象


计算单位时间经过ds的g量 根据碰撞频度推导可知,与z轴成θ角,速率在v— v+dv之间落在ds上的分子数目每秒有
2007年4月
真空与过装教研室
第三讲:迁移现象
输运现象的统一描述---迁移方程 很显然,凡穿过元面积ds的分子,每个分子所携带的g测量值相当于M 点平面所具有的量值,即g(Z0+h) 所以这些分子所迁移的g量共为
对θ从0—π积分,则迁移量为:(包括自上而下0—π/2,自下而上 π/2--π)
各种不同速度分子所迁移的g量,只要把上述对v从0-∞积分,得:
2007年4月
真空与过装教研室
第三讲:迁移现象
3.1 输运方程
某种物理量(g)如果处在非平衡条件,由于分子热运动,该物理量有 倾向平衡的趋势。完成该过程需要通过分子迁移来实现(参见流体力学中 关于迁移现象的讨论)。
2007年4月
真空与过装教研室
第三讲:迁移方程
输运现象的统一描述---迁移方程
设物理量g在空间不是均匀分布,但平行xy面的平面上,g值是均匀的, 也即g只是坐标Z的函数 若有一个分子由p点出发经自由程λ飞向z=z0平面上的o点,过p点垂直 z轴作平面z=z0+h,它与平面z=z的距离是h= λcosθ两平面上的物理 量物理量g分别为g(z0),g(z0+h),将后者泰勒一级展开近似:
第三讲:迁移现象
3.1气体中的输运现象
前述物理量和现象均是基于平衡条件的讨论。当系统各部 分的宏观物理性质不均匀时,系统就处于非平衡态。在不受外 界干扰时,系统总要从非平衡态自发地向平衡态过渡。这种过 渡称为输运过程(迁移现象)。
压强较高的条件下(克努曾数小,通常小于0.01),气体 输运过程的主要现象(内摩擦、热传导、扩散现象)。在压强 较低的条件下,气体的迁移过程将体现出不同的特点。
f
x
z
v v+v
S
x
x
真空与过装教研室
第三讲:迁移现象
高压下气体的粘滞现象
由分子运动论,内摩擦现象的本质是由于分子热运动的结果。 由于λ<<d时,气体较密,可将气体按平均自由程λ分成许多 平行于FF’的气层,速度较大层分子飞到相邻的速度较小的层 内,并与那里分子发生碰撞,因此动量由速度较大层传向速度 较小的相邻层,这个动量变化梯度决定了层与层之间的作用力, 此时,物理量g=mv,带入迁运方程:
2007年4月
真空与过装教研室
第三讲:迁移现象
在较强气压下气体的迁移现象
(1)粘滞性(内摩擦) 动量
(2)热传导
动能
(3)扩散现象
质量
在较低气压下气体的迁移现象
(1)热流逸 (2)分子的辐射力效应 (3)滑动现象和低压下的粘滞性(外摩擦) (4)温度剧增现象和低压下的热传导等等
2007年4月
真空与过装教研室
2.
3.
2007年4月
真空与过装教研室
第三讲:迁移现象
混合气体的粘滞性
基于输运量满足线性叠加这与假设,即
2007年4月
真空与过装教研室
第三讲:迁移现象
3.3 低压气体中的输运现象
在压强逐渐降低的情况下,气体分子之间的碰撞在所有碰撞中的比 例降低,气体分子和器壁之间的碰撞越来越重要。因此上述适用于高压 条件的理论将不再适用。需要使用低压条件(即分子流条件)下的输运 理论。
地位,此时,气体不紧贴器壁,对器壁以一定相对速度滑动—滑移现
象。这种气体与器壁之间因速度突变(即速度差)而造成的摩擦作用
称为“外摩擦”,此时分子间内摩擦不存在。
与内摩擦定律联立得:
上式成立的条件是:1.分子运动的速度比气流大的多
2.气体碰撞后气体流速不变
3.T.P处处一定
2007年4月
真空与过装教研室
第三讲:迁移现象
结论
上式并不准确,其准确值为
1. 与p无关,因为p ,n ,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变换的分 子相对减少,但由于λ ,每一份子变换的净余量 ,总迁 移量不变,即η不变
2007年4月
真空与过装教研室
第三讲:迁移现象
低压强气体的粘滞性
1.在压强较高时(λ<<d),可把气体按λ大小分为许多平行层,此时,
由于λ很短,气层很密,从宏观来看,可以认为动量沿各层的改变是
逐渐连续的,并依靠分子间碰撞由一层传到另一层。贴近器壁的那一
层气体的流速可以看成与器壁相等
2.当压强降低时(λ>d),分子之间无碰撞,分子与器壁碰撞占主要
第三讲:迁移现象
迁移规律与真空度的关系
(1)当压强较高时,分子的平均自由程远小于气体容器 的线度d(即λ<<d)这是气体分子间碰撞远高于气体分子 与器壁之间的碰撞,或者气体分子在空间飞行的时间远长 于分子滞留于器壁表面的时间,所以物理量的迁移只依靠 气体分子之间的碰撞。 (2)当气压较低时,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λ大于气体容 器的线度d(即λ >d),这时气体分子间的碰撞可以忽略, 而主要考虑气体分子和器壁之间的碰撞,迁移现象以考虑 器壁为主,此时气体分子滞留于器壁表面的时间大于分子 的自由飞行时间,这通常称作为气体分子运动的器壁过程。 (3)当压强介于两者之间时, λ接近于容器线度(λ~ d),这就需要综合考虑。
输运方程为:
bnV grad (g)
讨论: • 由于自由程和分子密度成反比关系,因此输运量的大小和二者乘积 无关; • 输运(迁移过程)是个动态的过程,达到的平衡也是动平衡。
2007年4月
真空与过装教研室
第三讲:迁移现象
3.1 气体中的内摩擦( 动量传输)
定向流动的气体,当各层
流速不同时,两相邻层间会互 施一作用力,使流速快的一层f来自减速,流速慢的一层加速,从
而使各气层流速一致,引起宏
观的粘滞现象(内摩擦现象)。
z
df’ dS df
2007年4月
u = u (z) x
v2
v1
f
A B

真空与过装教研室
第三讲:迁移现象
3.1 气体中的内摩擦
牛顿内摩擦实验(流体力学) Z0处,速度为v,上层速度为v+dv,则:
y v1
v2
2007年4月
2007年4月
真空与过装教研室
第三讲:迁移现象
什么是平衡状态和非平衡状态
•气体内部宏观量的不一致状态称为非平衡态。非 平衡态是最不稳定的,还没达到均匀分布之前的 气体处在变化之中,从宏观上看正在运动,这个 变化运动的过程称为迁移现象或输运过程
•由于气体分子的热运动和相互碰撞,使气体各部 分的宏观量趋于近似一致时,气体达到暂时的相 对稳定状态,这样的状态称为平衡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