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镗铣床和加工中心4.
顺铣与逆铣的选择:
通常,由于数控机床传动采 用滚珠丝杠结构,其进给传动 间隙很小,顺铣的工艺性就优 于逆铣。 如果零件毛坯为黑色金属锻 件或铸件,表皮硬而余量一般 较大,这时采用逆铣较为合理。
孔加工
孔加工方法的选择
数 控 镗 铣 、 加 工 中 心 加 工 工 艺 的 制 定
孔加工主要方法: 钻削、扩削、铰削、 铣削和镗削
孔加工的常用方法选择:
对于直径大于φ30mm的已铸出或锻出的毛坯孔的孔加工,一般 采用粗镗——半精镗——孔口倒角——精镗的加工方案; 孔径较大的可采用立铣刀粗铣——精铣加工方案; 孔中空刀槽可用锯片铣刀在孔半精镗之后、精镗之前铣削完成, 也可用镗刀进行单刀镗削,但单刀镗削效率较低; 对于直径小于φ30mm无底孔的孔加工,通常采用锪平端面—— 打中心孔——钻——扩——孔口倒角——铰加工方案,对有同轴度 要求的小孔,需采用锪平端面——打中心孔——钻——半精镗—— 孔口倒角——精镗(或铰)加工方案。
课堂讨论 数 控 镗 铣 、 加 工 中 心 加 工 工 艺 的 制 定
请仔细观察如下视频,说明刀 具走刀路径是否合理影响实例
刀具悬伸长时将 产生振动和变形
数 控 镗 铣 、 加 工 中 心 加 工 工 艺 的 制 定
侧铣加工
侧铣加工
此时插铣可能是 唯一可行的方案 铣削夹紧不良的工件时刀具 的路径:对于长刀具长度(大 于3倍直径),在由于振动不 可能侧铣的情况下推荐使用插 铣(轴向铣削)。
解决方案?
数 控 镗 铣 、 加 工 中 心 加 工 工 艺 的 制 定
课堂讨论 :加工型腔角落的方法
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 使用圆角半径比角圆角半径小的刀具。用圆插补 加工角落。这种加工方法通过刀具的运动产生了光 滑和连续的过渡,产生振动的可能性大大地降低了。 另一种解决方案是通过圆插补产生比图样上的规 定稍大些的圆角半径。这是很有利的,这样,有时 就可在粗加工中使用较大的刀具,以保持高生产率。 在角落处余下的加工余量可以采用较小的刀具进行 固定铣削或圆插补切削。
插铣加工
型腔加工
型腔三种走刀路线
数 控 镗 铣 、 加 工 中 心 加 工 工 艺 的 制 定
环切法
行切法
行切+环切法
型腔加工
型腔加工
开始切削型腔的方法
数 控 镗 铣 、 加 工 中 心 加 工 工 艺 的 制 定
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预钻削起始孔。不推荐这种方法: 这需要增加一种刀具,从切削的观 点看,刀具通过预钻削孔时因切削力而产生不利的振动。当使用预钻削 坡走铣
一般来说,在逆铣中刀具寿命比在顺铣中 短,这是因为在逆铣中产生的热量比在顺铣 中明显的高。在逆铣中当切屑厚度从零增加 到最大时,由于切削刃受到的摩擦比在顺铣 中强,因此会产生更多的热量。 逆铣中径向力也明显高,这对主轴轴承有 不利影响。在顺铣中,切削刃主要受到的是 压缩应力,这与逆铣中产生的拉力相比,对 硬质合金刀具或整体硬质合金刀具的影响有 利得多。
曲面加工
走刀路线的选择
数 控 镗 铣 、 加 工 中 心 加 工 工 艺 的 制 定
刀具轴线
补偿平面 编程轨迹
实际刀具轨迹 加工工件
2轴半联动加工
3轴联动加工
适用于曲率半径变化较大和精
度要求较高的曲面的精加工。
5轴联动加工
各种曲面类零件最理想的加工
方法。
适用于曲率半径变化不大和精 度要求不高的曲面的粗加工。
孔时,常常会导致刀具损坏;
最佳的方法之一是使用X/Y和Z方向的线性坡走切削,以达到全部轴向 深度的切削; 可以以螺旋形式进行圆插补铣。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因为它可产
生光滑的切削作用,而只要求很小的开始空间。
螺旋插补铣
课堂讨论 :加工型腔角落的方法
数 控 镗 铣 、 加 工 中 心 加 工 工 艺 的 制 定
顺铣与逆铣 数 控 镗 铣 、 加 工 中 心 加 工 工 艺 的 制 定
顺 铣
在铣削加工中,铣刀的走刀方向与在切削点的切削 分力方向相同。
逆 铣
在铣削加工中,铣刀的走刀方向与在切削点的切削 分力方向相反。
顺铣与逆铣 数 控 镗 铣 、 加 工 中 心 加 工 工 艺 的 制 定
顺铣与逆铣比较:
传统切削型腔角方法的不足:
传统的切削角的方法是使用直线插补(G01),在角的过渡不连续。 这就是说,当刀具到达角落时,由于线性轴的动力特性限制,刀
具必须减速。在电机改变进给方向前,有一短暂的停顿,这会产
生大量的热量和摩擦。很长的接触长度会导致切削力的不稳定, 并常常使角落切削不足。典型的结果是振动——刀具越大和越长, 或刀具总悬伸越大,振动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