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亲属制度
第一节 亲属、亲属法概念和特征❖ 一、亲属与亲属法的概念
刘熙《释名·释亲属》
“亲,衬也,言相隐衬也;” “属,续也,恩相连续也。”
❖ 亲属,是指基于婚姻、血缘或者法律拟制而 形成的社会关系。
亲属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 广义的亲属法,是指规定婚姻、血亲和监护 关系的法律。
❖ 狭义的亲属法,仅指规定血亲关系,而不规 定婚姻、监护关系的法律。
二、亲等
❖ 亲等是计算亲属关系亲疏远近的标准单位。 ❖ (一)罗马亲等计算法 ❖ 直系血亲亲等的计算法、旁系血亲亲等的计算法。 ❖ 直系血亲:以代数为标准来计算亲等。从自己往上
或往下数(不包括已身), 每隔一代为一亲等。依 次类推。 ❖ 旁系血亲:从自己往上数到共同的直系血亲(即同 源之人),然后再从共同的直系血亲往下数到所指 的旁系血亲。
系︶ 旁系
直系血亲 直系姻亲 旁系血亲 旁系姻亲
直系尊血亲(如父母、祖父母)
直系卑血亲(如子女、孙子女等) 直系血亲的配偶(如儿媳、继父母等)
配偶的直系血亲(如公婆、继子女等) 旁系尊血亲(如叔伯姑舅姨等)
旁系卑血亲(如侄子女、外甥(女)等) 旁系血亲的配偶(如舅母、姑父等) 配偶的旁系血亲(如小姑、妻弟等) 配偶的旁系血亲的配偶(如妯娌、连襟 等)
第三节 亲系、亲等
❖ 一、亲系 ❖ 亲系是指亲属间的血缘联系,或称亲属的系统。 ❖ (一)男系亲和女系亲----按性别不同 ❖ (二)父系亲和母系亲----按血缘来源不同 ❖ (三)直系亲和旁系亲----亲疏远近不同 ❖ (四)长辈亲、晚辈亲、平辈亲----按辈分不同
亲 直系
︵ 按 发 生 原 因 分
指以婚姻关系为中介而产生的亲属
配偶的血亲的配偶
“连襟”趣话
在我国民间,通称姐妹们的丈夫为“连襟”, “连襟”的来历与我国著名的诗人杜甫、洪迈有关。
较早在笔下出现这个词语的是杜甫。他晚年寓居 川东,结识了当地一位姓李的老头子,叙论起来,两 家还是拐弯抹角的亲戚。两人很合得来,三天两头书 信往来或一起聊天喝酒,后来杜甫要出峡东下湖湘, 写了首《送李十五丈别》的诗,回忆叙述结交经过, 有一句是“人生意气合,相与襟袂(妹)连”。这只是 形容彼此关系密切,它还没有后来的那种关系。
直系血亲再从所指的亲属也往上数至共同的 直系亲属。
外祖父母 2
外祖父母 2
母1
舅父
母1
舅父 1
己
己与舅父是二亲等
己
表兄弟
己与表兄弟姐妹是二亲等
(三)我国古代的丧服制
❖ 1.斩衰 ❖ 2.齐衰 ❖ 3.大功 ❖ 4.小功 ❖ 5.缌麻
(四)我国的代份计算方法
曾祖父母 4
祖父母 3
3 祖父母 2
祖父母 3 父 2
二、亲属的特征
❖ 1.亲属有固定的身份和称谓 ❖ 2.亲属关系基于血缘、婚姻或法律拟制而产
生 ❖ 3.法律确定的亲属之间具有特定权利义务关
系
第二节 亲属的种类和范围
❖ 一、亲属的种类 ❖ (一)我国古代亲属的分类 ❖ 1.宗亲 ❖ 2.外亲 ❖ 3.妻亲
(二)现代亲属的分类
❖ 思考:配偶是否为亲属?
三代以内直系及旁系血亲图解
祖父母
外祖父母
叔、伯、姑
堂(表) 兄弟姐妹
父
母
己 子女
兄弟姐妹
侄子(女) 外甥(女)
(外)孙子(女)
舅、姨
表兄弟姐妹
案例:堂姐的儿子与堂弟的女儿是几代的旁
系血亲?
❖ 李英与李跃系堂姐弟关系,李英的儿子王俊 (现年25岁)与李跃的女儿李玫(现年24岁) 从小在一起长大,上大学期间常有书信往来, 大学毕业后,都分到同一城市工作,在密切的 交往中感情更为深厚。
罗马法的亲等计算方法
曾祖父母 3
祖父母 2
祖父母 2
父1
己 直系血亲的计算方 法
父1
叔、伯 3
己
堂兄弟 4
旁系血亲的计算 方法
己与表兄弟姐妹的亲等
外祖父母 2
外祖父母 2
母1 己
舅父 3
母1 己
舅舅 3 表兄弟 4
己与舅父是3亲等
己与表兄弟姐妹是4亲等
(二)寺院法的亲等计算法
❖ 直系血亲的亲等计算和罗马法的相同。 ❖ 旁系血亲计算方法:从自己往上数至共同的
❖ 计算自己与叔、伯的代数,双方血缘同源人是祖父 母,从两边分别往上数代数,自己至祖父母是三代, 叔、伯至祖父母是二代,两边数字不等,则取多的一 边的数字,即自己与伯、叔为三代旁系血亲。
❖ 可见,计算步骤与寺院法亲等计算法基本相同,不 同的是应注意:代数计算将自己或所要计算的旁系 血亲算作一代,因此旁系血亲的代数比寺院法亲等 数多“1”。
父2
己 1
己1
直系血亲的计算 方法
叔、伯 2
堂兄弟 1
父 2
己 1
叔、伯 1
旁系血亲的计 算方法
❖ (1)直系血亲的计算方法。直系血亲是从 自己算起为一代,向上数至父母为二代;至 祖父母、外祖父母为三代;至曾祖父母、 曾外祖父母为四代;至高祖父母、高外祖父 母为五代。往下数也是如此,自己至子女为 二代;至孙子女、外孙子女为三代。依此类 推。我国直系血亲代数的计算法与罗马法 亲等计算法、寺院法亲等计算法不同的是 己身算为一代,即直系血亲间的代数总比 亲等数多“一”,如己身与父母是一亲等, 而按我国的代数是二代。
❖ (2)旁系血亲的计算法。也可分为三步:
❖ 第一步,首先找到自己与所要计算的旁系血 亲的血缘同源人;
❖ 第二步,从两边分别往上数代数至血缘同源 人,得出两个代数;
❖ 第三步,如果两边代数相同,其相同数为代数; 如果两边代数不同,则取其多者为其代数。
❖ 例如:计算自己与兄弟姐妹的代数,双方同源人是 父母,从自己与兄弟姐妹两边分别往上数代数,两边 都是相同数字“2”,则自己与兄弟姐妹为二代旁系 血亲;
第四章 亲属制度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亲系的概念及其划分标准, 特别是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的概 念及范围;把握亲属的特征和种 类,掌握亲等的概念,能够熟练 地运用《罗马法》亲等计算法和 我国《婚姻法》规定的代份计算 法来计算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
【重点难点】
1.亲属的法律概念及分类。 2.亲等的计算方法 3.亲属关系发生消灭的原因 及效力
配偶:指结为夫妻的男女双方。
自然血亲
基于自然形成的血缘关系而 产生的亲属
现 代 亲 属 的 分 类
指
具
有
血
血 亲
缘 关 系
的
亲
属
指本来没有血缘关系,但由
拟制的血亲 法律确认其具有与自然血亲
同等的权利义务的亲属。
直系血亲 指有直接血缘联系的亲属
旁系血亲 指有间接血缘联系的亲属
姻亲
血亲的配偶 配偶的血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