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印度钢铁行业分析报告2012

印度钢铁行业分析报告2012

2012年印度钢铁行业
分析报告
2012年9月
目录
一、印度:知识密集型,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世界办公室” (3)
1、1991年改革开放使得印度经济驶上快车道 (3)
2、“跑偏”的产业结构:三次产业的衔接和发展不协调,结构出现断层 (5)
(1)就业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中的占比 (5)
(2)国民生产总值的产业结构分析 (6)
(3)就业和国民生产总值的产业结构对比分析 (7)
3、“哑铃型”的经济结构使得印度工业化发展缓慢 (10)
(1)印度工业结构过早的重型化影响了农业的发展 (10)
(2)印度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合理性就在于其制造业处于明显的弱势 (12)
(3)产业结构断层导致印度工业化发展缓慢 (13)
4、印度将会走上非传统的工业化道路 (15)
(1)制约印度工业化高速发展的几大因素 (15)
(2)印度未来工业化发展可能的路径 (17)
二、印度钢铁:资源禀赋优异,发展潜力大,但难现中国爆发式增长 (19)
1、印度钢铁行业具有优异的资源禀赋 (19)
2、发展潜力大,但不会再现中国爆发式增长 (20)
3、印度以“直接还原铁-电炉”的冶炼模式为主,连铸比较低 (22)
三、印度钢铁行业发展的一体两翼:龙头企业为主体,成本优势和兼并收购为两翼 (24)
1、龙头钢铁企业成为印度钢铁工业发展的中流砥柱 (25)
2、资源和人力禀赋带来明显的成本优势,私有化下的技术创新大有可为. 28
3、高度市场化助推印度钢铁的横向跨国并购和纵向行业整合 (30)
4、印度钢铁行业指数在二级市场上仍将跑赢大盘 (31)
四、风险因素 (34)
始于20 世纪90 年代印度经济的改革与开放令世界瞩目,随着近年来出色的经济表现,印度崛起成为继中国崛起之后又一件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一时间中印“龙象之争”,印度挑战中国等论断甚嚣尘上。

其中,印度钢铁行业未来能否再现中国21 世纪初行业爆发式的繁荣一直是钢铁研究关注的焦点。

我们认为解决问题的方法必须要比问题本身高一个层次,单纯的就钢铁行业的发展来讨论钢铁行业发展的方法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这个焦点问题的背后其实是讨论印度能否有可能跨越传统工业化和产
业结构变动的模式,从而成为工业化的又一种实现形式,这就是本篇报告首先要讨论的一个核心问题。

其次,我们分析了现阶段印度钢铁工业的发展特点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最后,我们通过对比中印钢铁工业发展,得出一些有益于中国钢铁工业的启示。

一、印度:知识密集型,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世界办公室”
在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南亚次大陆,印度河孕育着有近5000 年文明历史的正在崛起中的发展中大国印度。

古老和现代,冲突和宽容、贫穷和富裕都在这里得到了集中地体现,在这样一个人口和民族众多,宗教和语言多元化的反差极大的社会中,印度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演进也具有自身的特点。

1、1991年改革开放使得印度经济驶上快车道
印度在20 世纪中期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束缚,走上了民族独立发
展的道路。

从上世纪90 年代开始,拉奥政府启动了经济改革,被视为印度经济转型的起点。

2、“跑偏”的产业结构:三次产业的衔接和发展不协调,结构出现断层
从经济发展阶段来看,发展经济学认为工业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工业化表现为工业产值比重和就业人口比重的不断上升,同时农业产值比重和就业人口比重不断下降的过程。

因此产业结构的变化与其工业化的进程密不可分。

经济学家在发达国家和战后准工业化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基础上总结出了工业化的常规模式和产业结构变动的规律,当我们运用这些规律的理论来印证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印度时,发现印度的发展轨迹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1)就业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中的占比
根据配第--克拉克定律,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社会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移动。

印度人均GDP 自1950 年以来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伴随着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