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一、当代世界经济是指全世界范围内的各个国家和地区相互结成的一种现有关系又有矛盾的一经济体系。
其特点有:
1、世界各国经济上的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和相互斗争进一步发展。
2、改革和调整成为世界性浪潮。
3、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推动愈加显著。
除此之外,世界经济将来趋向于经济全球化。
二、经济全球化
1、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动因
①经济体制障碍逐渐清除,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开放的市场机制得到了世界多数国家的认同,各国政府对经济管制逐步放松。
国际贸易中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不断减少,“无疆界市场”正在形成。
②科学技术不断进步,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缩小了经济活动的空间距离,消除了不同资本市场的时间差和地域差。
传统“原产地”和“消费者”之间的地理界限已失去意义,商品、服务、资金和信息的流通将比过去更加快捷,地球对经济逐渐成为现实。
③跨国公司快速发展,凭借其独有的资金优势、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设置生产基地和销售机构,建立国际商务信息网络,构建全球研究开发体系,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成为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实现“全球经济再平衡”是世界各国战胜危机,实现可持续和均衡增长的战略选择,但“全球经济再平衡”,不会是一个自动实现的过程,而将充满博弈与挑战。
世界经济发展长期的不平衡,造成更多的不安全因素。
经济全球化在为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南北差距,一些发展中国家内部矛盾不断加剧,削弱了其应对危机,抵御自然灾害,严重污染性疾病和跨国犯罪等威胁的能力,并导致难民和非法移民数量急剧增加,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既要警惕“全球经济再平衡”可能带来的挑战,也要利用其带来的机遇,积极推动自身经济战略调整,以增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主动权,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成就:A、经济实力有所提高;B、初步改变了过去畸形的国民经济的结构,工业发展比较迅
速;C、经济自主性有所增强,许多发展中国家已经能够按照自己的民族意愿制定本国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扶植民族工业,并对外国垄断公司进行监督和管理;D、出现了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制度,政治进步存在的问题。
发展中国家获得独立以后,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也建立了多种多样的政治体制和政党制度。
总的看来,发展中国家的民主化在几十年的发展中,尽管出现过曲折,仍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与进步,摆脱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时期,结束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统治和压迫,成为国际舞台主权独立的国家,揭开了本国历史的新篇章,广大群众参与政治和政治民主化程度不高,集权制逐步向民主体制发展,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实行了有利于民族团结和政治民主化程度不断提高。
集权体制逐步向民主体制发展,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实行了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各国都在探索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发展模式和道路。
这些都是来之不易的,非常可贵的成果。
在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存在着政局不稳,局部战乱不断,民族矛盾复杂,宗教冲突频发,恐怖活动有所增加的问题,这也是客观事实,是不容忽视的。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
1、有利于利用外资,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已成为发展中国家中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
2、有利于扩大对外贸易,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3、有利于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4、有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5、有利于促进我国的金融市场改革和完善,缩短从二元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型的时间。
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制度的完善。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
1、由于外资投入大都集中在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好,回报利润高的地区和项目,将造成我国地区经济不平衡发展。
2、我国对外贸易出口主要是靠低价竞争和大量低附值的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特点,却为之付出了牺牲生态环境和消耗宝贵矿产资源的沉重代价。
3、外资垄断性并购和各国公司技术、资金优势,极大地冲击了民族企业与农业,削弱了国内生产链的可持续发
展。
中国经济发展对策建议:新世纪中国经济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结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到205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我们不懈的努力。
面对经济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的局面,中国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应该着重做好几下方面的工作。
1、建立我国国家经济安全防范体系。
2、完善我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3、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贸易体制。
4、研究和制定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相适应的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战略。
5、大力开展科技创新,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6、积极开展区域经济合作,以区域经济一体化迎接经济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