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 2.居住环境心理要求设计 ①安全感与心理健康 ②私密性与开放性 ③自主性与灵活性 ④意境与趣味 ⑤自然与回归性
▪ 作业:
▪ 书本P28页图1--29 标注开间尺寸。
▪ 1:100A4纸大小, 墨线
第二节 套型各功能空间设计
▪ 按照功能划分为:居 住、厨卫、交通与其 他部分。住宅应按套 型设计,每套应设卧 室、起居室、厨房、 卫生间等基本空间。 普通住宅套型分1-4类。
兼起居的卧室使用面积≥12 m² 次卧室: 单人床、衣柜、桌椅等必要家具。
净面积:不小于 6.0 m² 开间:2700 ~ 3300 进深:3300 ~ 4800
②起居室平面尺寸与家具布置
▪ 家庭公共活动空间: 娱乐、会客、进餐等;应有直接采光、自 然通风,布置家居的墙面直线长度应>3m 使用面积:不小于 12m²,减少直接向起居 室的门的数量。 净宽:不小于 2700mm 净长:不小于 3000mm

三.套型空间组织 ▪ 1.餐厨型(DK型)
DK型是指炊事与就餐合用同一空间。 D·K型是指将就餐空间与厨房适当隔离,并 相互紧邻。
▪ 2.小方厅型(B.D型) 用餐空间与睡眠空间分离,而起居等活动
仍与睡眠合用同一空间。
▪ 3.起居型(LBD型) 将起居空间独立出来,并以起 居室为中心进行空间组织。
(1)一字形单排布置 (2)并列性两侧布置 (3)曲尺形及U形布置 (4)岛型布置
▪ 作业:
▪ 书本P28页图1--30 标注开间尺寸. ▪ 1:100A4纸大小,墨线.
③厨房细部与管线综合设计
尽量利用空间,炊具、餐具、粮、 菜、杂物等的贮藏;
良好的通风,墙内设置通风道;
连接服务阳台;
④带餐室厨房:
起居厅面积及最小边尺寸
▪ ③学习工作室平面尺寸与家具布置 短边净尺寸≥2100mm
▪ ④餐室平面尺寸与家具布置 面积≥ 5.0 m² 短边净尺寸≥2100mm
▪ 以上居住空间注意事项: 长宽比一般控制在1:1.5 家居的立体化发展,有效利用空间
房间的比例 同样面积的居室,比例不同,对家具布置影响很大。 平面不宜窄长,最好不超过 1 :2,长方形或接近于方形
目前我国住宅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一)观念陈旧 ▪ 二)功能空间有待进一步完善 ▪ 三)设备设施简陋 ▪ 四)缺少可变性、灵活性 ▪ 五)标准置后 ▪ 六)缺少特色 ▪ 七)产业化程度较低
住宅面积
50—53年:恢复时期 工人新村: 2-3层 4 ㎡ /人 53—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9 ㎡-4。5 ㎡/人 58—66年:摸索时期: 标准化、多样化 4㎡/人,
5.三维空间组合型 指套内的各功能空间不限在同一平面内布
置,而是根据需要进行立体布置,并通过套 内的专用楼梯进行联系。这种套型室内空间 富于变化,有的还可以节约空间。
①变层高住宅
②复式住宅
③跃层住宅
①变层高住宅
将一些次要空间布置在层高较低的空间内,而将家庭成 员活动量大的空间布置在层高较高的空间内。优点:比较节 省空间体积,做到了空间的高效利用,缺点:室内有高差, 老人、儿童使用欠方便,且结构、构造较复杂。
③洁污分区 洁区(干区) :卧室、书房、起居室、家务室、餐厅等 污区(湿区):卫生间、厨房等
3.合理分室 ①生理分区
日本第六个住宅建设五年计划生理分室标准
②功能分室
1)餐寝分离 2)起居、进餐、就寝分离 3)工作、学习分离 4.厨房和卫生间分布 ①相邻布置:干湿分区、管线集中、位置 不合理,距卧室较远。
▪ 3.家庭人口结构:住户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eg.单身户,两人户(夫妻户、丁克户、单亲户、 空巢户)核心户,主干户,联合户,
二.套型与家庭生活模式
▪ 1.家务型 ▪ 2.休养型 ▪ 3.交际型 ▪ 4.家庭职业型 ▪ 5.文化型
三.套型居住环境与生理
▪ 1.按照人的生理需要划分空间 (1) 满足生活规律的需求---各空间予以划分,空
18 ㎡/户 66—76年:缓慢发展时期:小面积、低标准、低造价 79年以后:繁荣期
住宅的发展: 1.面积逐步加大; 2.住宅质量的变化; 3.小区建设逐步到位; 4.人性话的设计; 5.可持续发展; 6.绿色生态环保的要求等
建筑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必须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技术规范和政策: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城市居住区 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建筑设计防火 规范》GB50016—200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 火规范》GB50045—9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JGJ27--87
空间容积大小----节能(降低10cm,造价可降低 1%---3%)---降低总高度缩小建筑间距,节约用 地。层高宜为2.8米。净高2.5米左右。
室内空间效果 p17图1—13 C:窗加宽开阔视野(抗规)
二.厨卫空间(住宅设计的核心)
1.厨房(1、2类住宅使用面积≥4m² 3、4类住宅使用面积≥5m²)
个以上卫生间。每套住宅至少应配置三件卫生洁具,不同 洁具组合的卫生间使用面积不应小于下列规定: ▪ 1 设便器、洗浴器(浴缸或喷淋)、洗面器三件卫生洁具 的为3㎡; 2 设便器、洗浴器二件卫生洁具的为2.50㎡; 3 设便器、洗面器二件卫生洁具的为2㎡; 4 单设便器的为1.10㎡。 ▪ 3.4.2 无前室的卫生间的门不应直接开向起居室(厅) 或厨房。 ▪ 3.4.3 卫生间不应直接布置在下层住户的卧室、起居室 (厅)和厨房的上层,可布置在本套内的卧室、起居室 (厅)和厨房上层;并均应有防水、隔声和便于检修的措 施。
①厨房设备及操作流程
②厨房尺寸与设备布置形式
不小于 4.0 m²。 单排布置净宽不小于1500 双面布置净宽不小于1800
按功能组合分为:工作厨房 -- 仅安排炊事活动; 餐室厨房 – 兼有进餐。
设备布置形式:
顺序布置 洗池、案台、炉灶三大件以及吊柜 等设备。操作面净长≥2.1m,组合长度≥3m.加上冰 箱为3.6m.
第三节 套型空间的组合设计
确定套型应考虑三方面的因素: 一户型是住宅套型空间组合设计的基本依
据之一。 二是考虑住宅所在的自然环境。(气候、
地形、地质、 地震、绿化等) 三是可发展余地
一.套型空间的组合分析 1.户内功能分析
会客、家人团聚、娱乐、休息、就餐、炊事、学习、 睡眠、洗盥、便溺、晾晒、储藏等。 2.户内功能分区 ①公私分区(内外分区) 私密性空间:卧室、书房、卫生间等 半私密空间:起居室、家务室等 半公共空间:会客室、餐厅、客用卫生间等 公共空间:室外走道、平台、公共楼梯间等 ②动静分区 动区:会客室、起居室、餐厅、厨房、家务室等 静区:卧室、书房等
● 设计户内过道及前室应注意
(1)简捷便利,合理利用空间; (2)过道或前室应考虑不同地区特点防风防寒隔热 遮阳既有利户内通风等作用; (3)户内过道最小净宽,在入口处为 1.2 m,通向 卧室、起居室的过道不应小于1.0 m,通向辅助房间 的过道不小于0.9 m; (4)居住前室的净空尺寸不宜小于1.8 m x 1.8 m。
户内楼梯的设计:
造型与特点: 直上直下的造型最为简单,颇有直上九天的
径直感,直梯的简约几何线条给人以挺括和硬朗 的感觉。
旋梯:空间的占用面积最小,盘旋而上的蜿蜒 趋势,以曲线来实现上下楼的连接。这种楼梯美观、 大方,而且可以做得比较宽敞.
弧型梯是三种楼梯中行走起来最为舒服的一 种。
另外还有双跑楼梯、三跑楼梯、曲尺形等
▪ 树立科学发展而节制消费资源的观念 ▪ 建立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 ▪ 建立动态的设计观念 ▪ 实践—总结—提高—再实践—再认识__
一.家庭人口构成
▪ 1.户人口规模:住户家庭人口的数量 eg.一人户,二人户…八人户
▪ 2.户代际数:指住户家庭常住人口的代际数 eg.一代户,二代户,三代户
②卫生间的布置形式与尺寸
▪ ③卫生间细部处理 地面:防滑,排水 内部: 镜箱,手纸盒,肥皂盒,挂衣钩, 毛巾架等 门:下部百叶通风,通风管道
▪ ④卫生间管道布置 给排水管道,热水管道等。 热水器的使用:燃气式热水器,即热式电热水
器,储水式电热水器等。
卫生间地漏和洗衣机地漏有何区别?
▪ 《住宅设计规范》 6.1.7 布置洗浴 器和布置洗衣机的部位应设置地漏,其水 封深度不应小于50mm。布置洗衣机的 部位宜采用能防止溢流和干涸的专用地漏。
②分离布置:功能分区、公私分区、布置 灵活、管线较长。
▪ 二.套型朝向及通风组织 〔与房屋所处位置相关、与套内组合方式有关〕 1.每套只有一个朝向. 2.每套有相对或相邻居两个朝向 a主要房间及厨房分别占据两个朝向的外墙 b两个朝向都布置,主要房间,厨卫朝向不拘 c主要房间,厨卫可组织各自独立的通风系统 3.利用平面的凹凸几内部设天井组织朝向及通
注:表中未包括阳台面 积
▪ 一.居住空间: 主体空间:包括睡眠,起居,工作,学习,进
餐等功能空间,根据套型面积标准不同包含不同 的内容。
1.居住空间的功能划分 ▪ ①卧室 ▪ ②起居室 ▪ ③工作学习室 ▪ ④餐室
2.房间尺寸与家具布置 ▪ ①卧室平面尺寸与家具布置
主卧室: 双人床 (小孩床) 、 床头柜、衣柜等。 净面积:不小于 10.0 m² 开间:3300 ~ 3900 进深:3600 ~ 5100
单间餐厅面积不小于6.0 m²,净宽 不小于2400; 12m²/人可与餐室一 起.
2.卫生间
▪ ①卫生间基本设备与人体活动尺寸 设备尺寸
使用卫生设备的尺度要求
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1999 关于卫生间的规定
▪ 3.4 卫生间 ▪ 3.4.1 每套住宅应设卫生间,第四类住宅宜设二个或二
1/7;楼梯间1/12。 通风: 卧室、起居室、明卫生间1/20。(厨房
1/10,不得小于0.6 m²) 两个外墙角,有利于家具布置;与立面造型相关。 室内有多个门窗 ,位置适当靠近,以保留较大的 完整墙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