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 PPT课件
体液不足:与饮水、进食困难、多汗有关 气体交换受损:与咽喉肌痉挛有关 潜在并发症:惊厥、呼吸衰竭、循环衰竭
护理措施
㈠隔离和消毒
采用接触隔离;及时清理患者口腔分泌物,并进行严格 消毒处理。
㈡一般护理
1.休息 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病室安静、光线暗淡,避 免风、光、声的不良刺激。狂躁病人应注意安全,设置 防护拦,必要时给予约束。 2.饮食 应给予鼻饲高热量流质饮食,若插鼻饲管有困 难时,插管前可在病人咽喉部喷涂可卡因溶液。必要时 静脉输液。
治疗
(尚无特效疗法,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1、隔离病人 2、有呼吸肌痉挛导致窒息——监护、给氧,必要时气管切开,使用呼吸器。 3、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4、有心血管功能障碍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5、脑水肿时脱水。 6、尽量使病人保持安静减少和避免各种不良刺激;
预防
1、管理传染源
加强犬的管理、捕杀野犬、狂犬应立即击毙、焚烧或深埋 对家犬要登记、并注射疫苗
护理措施
㈢病情观察 ㈣对症护理 1.惊厥的护理 ①避免各种不良的刺激;②各种检查、 治疗与护理尽量集中进行,操作时动作要轻巧;③遵医 嘱镇静止惊治疗。 2.呼吸衰竭的护理 ①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 及呼吸道分泌物;②必要时做好气管切开的准备工作; ③呼吸肌麻痹者行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 3.循环衰竭的护理 ㈤心理护理
区疫情上升十分明显,发病和死亡人数不断增多。
病原学
狂犬病毒形似子弹,结构完整。(街 毒株、固定毒株)
狂犬病毒不耐热,在50℃时1小时, 100℃时2分钟即可灭活;
对酸、碱、新洁尔灭、福尔马林等消 毒药物敏感;
70%酒精和20%的肥皂水亦能使病毒 灭活。
流行病学
传染源:
带病毒的动物是本病的传染源,主要 是病犬; 其次为猫、狼、狐狸、食血蝙蝠等野 生动物。 近年多次报道某些“健康”的犬、猫 也能传播。
狂犬病 PPT课件
概述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人兽共 患的急性传染病。
临床表现有: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其中最大 特征为恐水、怕风、故又名“恐水症”。
概述
全世界每年因狂犬病导致的死亡人数达5万多,而绝大多数病例发 生在发展中国家。
中国也属于人狂犬病严重流行的国家之一,发病数仅次于印度。 自1997年起,全国部分省份狂犬病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部分地
②在另一侧上肢三角肌或 另一侧大腿外侧肌肉作狂 犬病疫苗注射。全程5针, 按程序分别在0、3、7、14 和30日各注射1针。严重咬 伤者全程10针,即当日至 第6日每日一针,后分别于10 14、30、90日再各注射1针。
护理措施
!!同时注射时,两者部位、器具要严格分开
护理措施
3、高危人群的预防
护理诊断
流行病学
传播途径
通过咬伤、抓伤、舔伤人体皮肤或粘膜 宰杀病兽、剥皮等而感染。
人群普遍易感
咬伤后发病与否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咬伤部位:头、面、颈咬伤后,发病机会较多 ②咬伤程度:创口大而深者,发病机会多 ③伤口局部处理情况: ④咬伤后处理:及时、全程、足量注射狂犬病疫苗和免疫球 蛋白者发病率低。 ⑤机体免疫状况
2、伤口处理
2、伤口处理及预防接种
伤口分类:
思考:如何处理Ⅱ度伤口ຫໍສະໝຸດ Ⅱ度伤口解答:处理步骤
冲洗
涂擦
注射狂 犬病疫苗
0.1%苯扎溴铵或20%的肥
皂分水钟彻底冲洗伤口至少302%碘酒或 75%酒精涂擦
➢注射方法:肌内注射 ➢注射时间:越早越好 ➢注射程序:全程5针,
按程序分别在0、3、 7、14和30日各注射 1针。
发病机制
三个阶段:
1.组织内病毒小量增殖期 2.侵入中枢神经期 3.向各器官扩散期
发病机制
病理变化
病理变化:多数病例在肿胀或变性的神经细胞浆中,可见到1至数个圆形或 卵圆形、直径约3~10μm 的嗜酸性包涵体,即内基小体,内基小体为病毒 集落,特异具有诊断价值
临床表现
潜伏期:1-3个月 分为三期:前驱期
兴奋期 麻痹期
(5日-19年)
临床表现
1、前驱期(持续2-4天)
一般症状 烦躁不安、惊恐、对声、光、风刺激敏感。 伤口附近有麻木、发痒、疼痛、蚁走感,为具有诊断意义的 早期症状。
临床表现
2、兴奋期(持续1-3天)
高度兴奋:极度恐怖表情,有恐水、怕风、 怕光、怕声等。 其中恐水为本病的特征。
体温可上升至38-40℃。 交感神经功能亢进表现
思考:如何处理
Ⅲ度伤口
解答:处理步骤
冲洗
涂擦 彻底清创
0.1%苯扎溴铵或20%的肥
皂分水钟彻底冲洗伤口至少302%碘酒或 75%酒精涂擦
注射
1、狂犬病疫苗 2、人抗狂犬病毒免 疫
球蛋白或抗狂犬病 马血清。
①注射人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时, 先作伤口四周及底部的浸润注射, 另一半剂量在伤口同侧上肢三角 肌注射(抗狂犬病马血清注射前 需作皮试)
流行特征
以春、夏季发病率为高,患者男多于女,以农村青年为多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发病机制
咬伤
狂犬病毒
抓伤
皮肤粘 膜伤口
侵入神
局部 经轴索 繁殖
中枢神经系统
唾液腺等组织
恐水、呼吸 困难、吞咽
困难
吞咽肌呼 吸肌痉挛
唾液腺和汗腺 分泌增加
传出神经扩散
迷走神经核舌咽 神经核舌下神经核
交感神经受损
临床表现
3、麻痹期(持续6-18小时)
肌肉痉挛停止,全身弛缓性瘫痪,逐渐进入昏迷状态,最后因呼吸、循 环衰竭而死亡。此期一般为6-18h。
本病全程不超过6日。
实验室检查
1.血象 WBC↑,N﹥80% 2.免疫学检查 应用荧光抗体技术,测病人分泌物、脑脊液及皮肤切片 中的病毒抗原,有快速、敏感的优点。 3.病理学检查 死者脑组织切片染色找内基氏小体,阳性可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