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两宋时期中国与东南亚的贸易

两宋时期中国与东南亚的贸易

各种精美 的丝织物也 是宋朝用 来馈赠 外国使
海外贸易的收 入不仅是 宋朝主要 经济来 源之 一, 各贸易港的主官和市舶司官吏也将之视为个 人致富的财路。/ 南海饶宝货, 为吏者多贪声0( 5宋 史6卷 343, 5蒋之奇传6) 。燕瑛先后任广南东路转 运判官、转运副使七年, / 括南海犀、珠、香药奉宰 相, 内侍人目之为-香燕. 0( 5宋史6卷 298, 5燕肃附 燕瑛传6) 。
m 东南亚纵横 AROUND SOUTHEAST ASIA 2004. 5 m
16
促进 了两地的经济 文化交流。
东 南亚和阿拉 伯地区的蕃 客开始留 居中国 东南沿
宋朝对贡物采用/ 估价酬值0 的办法, 贡物估 值后, 回赐金、银、钱、丝织品等以偿其值。来华使 臣, 宋朝也给予较高的接待, 并赐以服饰、礼品, 授 以官爵等。这些措施不仅能招揽外来商人, 增加政 府收入, 也宏扬宋王朝的国威, 显示了本朝的财 力, 扩大了政治影响。
宋朝与周边及邻近国家关系的特点是, 西北 和北 面紧张而东南 和睦。北 宋与辽、西夏 接境的西
北地区时 常处于紧张、 戒备、冲突 甚至战 争状态 中; 南宋与大散关以北及淮河对岸的金朝也处于 相似的状 况。宋朝与辽 、西夏、金朝的沿边 互市主 要采用榷场贸易的方式, 虽然交易额不小, 但基本 上没有向更远处延伸, 没有形成插入亚洲腹地的 车水马龙的陆路通道。传统的/ 陆上丝绸之路0在 唐开元、天宝年间( 713~ 755 年) 衰落以后, 终宋之 世不能复兴 ly。/ 丝绸之路0不能畅通, 基本上断绝 了宋王朝经由陆路进口香药等货物的渠道, 当时 的统治阶 级、社会经济 发展和人民 生活对 这些物 品的需求 却与日俱增。两宋 统治者特别 倚重、信赖 东南沿海 地区的对外交 往和海外贸 易是不 足为奇 了。与北宋相比, 南宋建立后, 由于边患紧张, 疆土 日蹙, 国库匮乏, 财政更为迫切地需要外贸收入的 支持。顾炎武说: / 宋室南渡后, 经费困乏, 一切倚 办海舶。0 lz
在朝贡贸易和市舶贸易中, 宋代从东南亚进 口 的产品包括 乳香等香料 、珍珠、象 牙、犀角 、玛瑙 等宝货, 沉药、茯苓等药材, 牛筋、藤席等动植物产 品, 水银、硫磺等矿产, 紫矿、苏木等染料, 白砂糖 等食品, 白叠布、驼毛段等织品, 共八大类 Â。其中 尤以香料最为多, 香料进口量的日增, 使其从奢侈 品 逐渐成为市 井日常的消 费品。宋 代仅香 料税收 一项, 最高时竟占整个财政收入的 10% lv。有学者 甚 至把中国与 东南亚国家 及波斯湾 国家的 贸易之 路称为/ 香料之路0。史载: / 宋之经费, 茶、盐、矾之 外, 唯香之为利博0, 又说香货/ 所以助国家经常之 费0( 5宋史 # 食货志6) , 清楚表明了香货在贸易中 的 地位。
自宋代以来, 中国瓷器在菲律宾、越南、柬埔


亚 经 贸信 息
据菲律宾统计局消息, 菲律宾 2004 年 1 月份出口商品 28. 44 亿美元, 比 2003 年同期增长 4. 1% , 这一 数字远远低于 2003 年 12 月 9% 的增长率。出口商品中, 排在第一位的电子产品占出口总额的 67% , 达 19. 3 亿美元。服饰和椰油出口分别排在第二和第三位。
东南亚各 国主要分布 在中国南海及 以外的一 些岛屿, 它们与中国之间的友好交流, 历史十分悠 久。两宋时期, 中国与东南亚交往日益频繁。/ 海上 丝 绸之路0由此 也走向繁盛 。

两宋与东 南亚国家的 交流频繁主要 可以从朝 贡 和海外贸易 两个方面得 到反映。
据5宋会要辑稿 # 蕃夷6 所载统计, 宋代来华 朝贡的国家有 26 个, 朝贡次数为 302 次, 其中, 除 东亚的高丽外, 东南亚国家交趾( 今越南北部) 、占 城( 今越南中南部) 、三佛齐( 位于苏门答腊岛) 、真 腊 ( 今柬埔寨) 、 婆( 位于爪哇岛) 、丹流眉( 今泰 国) 、蒲端 ( 今菲律宾) 、摩逸 ( 位于吕宋岛) 、勃泥 ( 今文莱国) 、蒲甘 ( 今缅甸中部) 等来华朝贡频 繁。其中交趾来华朝贡 45 次, 占城 56 次, 三佛齐 33次 ¹。
在对外贸易中, 宋代的民营产品开始大量投 入市场。宋代史书上谈到海外贸易经营者时, 多称 为/ 海商0、/ 贾人0, 且从海外贸易的海船、进出口 贸易 所有权等方面 皆可证 明宋代海 外贸易 主要是 民间商人经营的 lx, 而这一点与元代/ 官本船0和明 初/ 郑和下西洋0在性质上是完全不同的。
从输入和输出品上可以看出, 两宋的海外贸 易已进一步与国计民生发生联系, 对当时的社会 政治 、经济 、文化 和人民的日 常生活产生着 越来越 大的 影响。
综上所述, 两宋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主要表 现为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交流频繁; 二是交流的主 要形式是朝贡, 而朝贡同时又扮演着官方易货贸 易的色彩; 三是两地市舶贸易日趋繁荣。海上交通 无论 是在航路的拓 展、航 线的变直 以及航 线的增 加诸 方面也得到较 大发展 。所有这 些因素 又互为 促进, 构成了两宋与东南亚国家交流的生动画 卷。
伴随着海外贸易的发展, 许多来中国经商的
者和博得远方来客倾羡的礼品。史书记载, 到南宋 时, 丝绢作为礼品回赠的数量越来越大, 1200 年真 腊属邑真里富派使进献, 宋朝赠送红绯罗绢 1000 匹, 绯缬绢 200 匹。
瓷器也从 沿海广、泉、明 三大港输向 东南亚国 家和世界各地。正因为此, / 海上丝绸之路0又被称 为/ 海上陶瓷之路0。
( 1153) 间广州的景象说: / 大贾自占城、真腊、三佛 齐、 婆涉海而至, 岁数十柁0, 犀、象、珠、香、流离 等, 无所不有 À。随着时间的推移, 市舶贸易成为国 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而重名不重实的朝 贡贸 易则降到次要 地位。
海的港口城市, 这些人居住的地方, 被称为 / 蕃 坊0, 宋人说广州人 / 与海中蕃夷、四方之商贾杂 居0 Á。
在两宋政府进行的多次祭拜、封禅仪式上, 也 常常有 东南亚国 家贡使 的身影。 这其中 很多也是
政府派 出官员实 行招贡 政策所致 。大中 祥符元年
( 1008) , 为庆祝所谓的天书降临, 宋真宗于泰山行 封禅之礼, 大食、三佛齐、占城等国贡使受邀携带 贡物参加了这一仪式。4 年后, 宋廷又在汾阴行后 土礼, 应邀参加的有交趾、蒲端、蒲婆等国贡使 ¼。 此后, 神宗朝、徽宗朝皆曾鼓励海外国家前来朝 贡。这些/ 壮朝廷之威灵, 耸外夷之观听0的举动 ½ ,
两宋时期中国与东南亚的贸易
p 陈永华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during the South and North bstract>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North and South Song Dynasties, the exchange of tribute presentations or mainly in the form of this practice between China and countries in Southeast Asia was frequent and trade via ocean ships prospered. This prosperity was closely tied to the frontier state of the two dynasties, the foreign development strategies the governments promoted and the advanced technology of ocean navigation at that time.
将军、三佛齐国王, 给赐鞍马、衣带、银器。赐使人 宴于怀远驿0 »。接受宋朝封号的朝贡国国王有三 佛齐、交趾、占城、真腊、注辇、于阗等国的国王, 其 他则赐 以诏书、冠带 、金、银等。
与此同时, 宋政府也不再只是消极地等待外 国来华朝贡, 而是积极派遣使者出洋招贡。据5宋 会要辑稿 # 职官四四之一6载, 雍熙四年( 987) , 宋 太宗曾/ 遣内侍八人, 赍敕书金帛, 分四纲, 各往海 南诸蕃国, 勾招进奉, 博买香药、犀、牙、真珠、龙 脑。每纲赍空名诏书三道, 于所至处赐之0。
17
寨、马来西 亚、印 度尼西亚尼 等东南亚国家 逐渐成 为当 地人民日常生 活用品 。瓷器更 是珍贵 的礼品 和装 饰用品。
由于丝绸、陶瓷等手工业品出口量的增加, 也 大大 刺激了国内尤 其是港 口城市手 工业的 发展。 北宋时, 广东陶瓷业蓬勃发展, 形成了以广州为中 心, 东至潮汕、梅县, 西至肇庆, 北至韶关, 南至惠 阳等地的陶瓷生产网 lw。
除原有的朝贡贸易外, 两宋也特别重视与东 南亚国家的市舶贸易, 宋太祖开宝四年 ( 公元 963 年) 宋攻占广州, 即在同年建广州市舶司 )) ) 宋第 一个市舶司 。以后又先后设置了杭州、明州( 今宁 波) 、泉州等八个市舶司。市舶司对商舶货物进行 抽解和征税等, 招徕外商, 扩大与其他国家地区交 往。宋太宗雍熙四年( 公元 987 年) / 五月, 遣内侍 八人持敕书、金帛、分四纲, 各往海南诸蕃国 ,, 博买香药、犀、牙、真珠、龙脑 ,,0 ¾。此行的目的 是博买货物和招徕进奉。所谓进奉, 既是国家关系 上的交往, 也是特殊的国际贸易 )) ) 进贡者以本 国特产进贡, 受贡国接受后又以/ 回赐0 为名给对 方报偿。除派遣特使到海外招揽外, 宋朝还指令各 地方官和中国商人努力招诱番客。南宋时期, 统治 者在严酷的社会现实面前, 为维持庞大的官僚机 构和巨额军费开支, 更加注重发展海外贸易。宋高 宗曾说: / 市舶之利最厚, 若措置得当, 所得动以百 万计, 岂不胜取之于民。0 ¿ 正是在这种思想影响 下, 南宋时代海外贸易有了很大发展, 沿海港口也 一直 保持着繁荣。 有文献这 样描述绍 兴二十 三年

应当承认, 中国两宋时期, 在政治、经济、文化 诸方面都优于整个东南亚地区, 使两宋在与东南 亚国 家发展关系、开展贸易时信 心十足。两地交流 的频 繁与整个两宋 的边境 形势、与 政府推 行的对 外发 展战略、与航 海条件 的进步等 等都有 着密切 的联 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