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0课 秦末大农民起义

第10课 秦末大农民起义


B.起义军一直打到咸阳附近
C.陈胜率起义军推翻了秦朝
D.具有革命首创精神
-25-
4.下列历史事件与秦始皇直接相关的不包括 A.灭六国,统一天下 B.焚书坑儒 C.统一货币、度量衡 D.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5.象棋棋盘上两军之间有楚河汉界,楚河汉界与下列 哪一历史有关( ) A.秦统一六国 B.楚汉之争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6.下列对秦朝短期而亡的主要原因的分析,最准确的 是( ) A.焚书坑儒 B.不讲礼义廉耻,所以人民叛离 C.因为秦统一了六国的货币、度量衡等 D.暴虐措施使人民不堪忍受,用刑太重
——《史记·项羽本纪》
为什么刘邦能够战胜强大的项羽?
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 死,伤人及盗抵罪。
刘邦(不足10万) ——《史项记羽·高(祖4本0纪万》)
进入咸阳
进入咸阳
废除秦法,“约法三章” 放纵部下烧杀抢掠
广纳人才, 势力壮大
刚愎自用,众叛亲离, 实力削弱
……
……
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
学史感悟
课堂训练 第三学习主题 第2课 秦末农民起义
1.秦始皇统治时期,市场上的鞋子不好卖,拐杖却是抢手 货,这说明( )
A.秦朝统一全国,人民生活安定 B.秦朝刑法残酷 C.当时市场竞争激烈 D.日常生活提倡文明礼貌
2.下列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起义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
B.起义军一直打到咸阳附近
二、(前期) 陈胜、吴广 起义
爆发时间: 前209年 爆发地点: 大泽乡 领导人: 陈胜、吴广 口号: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等
建立的政权: 张楚
时间: 前206年—前202年
交战双方: 刘邦VS项羽
三、(后期) 楚汉战争
目的: 结果:
争做帝位 刘邦以弱胜强
神话迷雾
孟姜女哭长城的神话传说在秦朝流传, 说明什么问题?
C.陈胜率起义军推翻了秦朝
D.具有革命首创精神
第三学习主题 第2课 秦末农民起义
3.陈胜、吴广农民战争的首创精神主要体现在首次( ) ①采取武装斗争的方式推翻了旧王朝 ②提出了反对封建等级制度的口号 ③建立政权 ④推翻了腐朽残暴的封建统治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4.下列属于秦末农民起义范畴的历史事件有( )
3.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劳动人民起 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第三学习主题 第2课 秦末农民起义
后期:——项羽、刘邦起义
1、是谁灭了秦的主力?
2、是谁灭秦了朝秦朝灭?亡的根本 原因:秦的暴政
公元前207年,刘邦进入咸阳,秦朝统治 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看图说史
鸿门宴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 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 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九 战……无不一以当十。
秦亡(前207年)
楚汉战争
(前206~前202年)
汉兴
知识梳理三——歌谣法
秦朝暴政民愤激, 陈吴大泽揭竿起, 势如破竹建张楚, 起义兵败项刘继。 项羽领兵创奇迹, 巨鹿大败秦主力。 刘邦率兵逼咸阳, 短命秦朝被灭亡, 楚汉之争长四年, 刘邦长安建政权。
√ √ √ √ √
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显示了封建社会农民阶
6.下列关于公元前210年四兄弟情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老大应征去修长城,多年未归 B.老二应征去戍边,有人捎信来说他阵亡了 C.老三是书呆子,整天在街上看诸子散文 D.老四在家种地,不用交税,一家老小吃得饱,很开心
学以致用
1.秦始皇统治时,市场上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 这说明了什么( )
材料二:“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根据材料一,写出秦朝的暴政。
2.材料二是谁在哪次起义前鼓动大家时说的话?这次起义 的结果是怎样的?意义如何?这句话体现了他的什么精神?
3.这两则材料之间有什么关系?说明了什么道理?
秦二世即位后下令将秦 始皇无子的妃嫔全部陪 葬,把修骊山墓地里机 弩的工匠全部活埋在墓 中 , 诛 杀 兄 弟 、 姊 妹 22 人,杀害蒙恬等大臣不 计其数,不断增加赋税 和徭役。
秦的暴政
材料探究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 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 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 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等死,死国可乎?”
-26-
7.成语竞猜:
指鹿为马
(1)形容一个人是非不分,颠倒黑白。
(2)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即醉翁之意不
在酒。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3)比喻不留退路,义无反顾。其作用是置于死地而
后生。
破釜沉舟
(4)砍了树枝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和 “逼上梁
山 ”意思相近。 斩无援的窘迫境地 。
论从史出 材料二:秦朝的赋税,主要有田租、口赋、杂赋
三种。这些赋税加在一起,要占到农民收获物的三 分之二。
赋税沉重
刑法残酷
一、秦的暴政
1.秦始皇
(1)沉重的赋税。 (2)徭役和兵役。(如修建骊山陵墓 和阿房宫,修筑长 城和驰道等,使社 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3)法律严苛,刑罚残酷。
(4)秦二世胡亥统治更加残暴
看图说史
斩木为兵, 揭竿为旗
陈 大泽乡
(张楚)
二第、三(学习前主题期第)2课陈秦胜末农吴民起广义起义
时间:公元前209年 地点:大泽乡 领导人:陈胜、吴广 原因: 直接原因:遇雨误期
根本原因:秦朝的残暴统治
结果:起义军失败,陈胜、吴广被杀害。
1.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
意义:2.沉重的打击了秦朝的统治。
A.秦朝人民习俗,不喜欢穿鞋子,喜欢拄拐杖
B.秦朝法律的残暴
C.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
D.那是外来品
2.秦末农民战争中,对推翻秦朝统治起决定作用的是
A.陈胜吴广起义军打到咸阳附近
B.刘邦率兵逼咸阳
C.项羽率军在巨鹿大败秦军主力
D.秦二世被逼自杀
3.下列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起义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
四面楚歌 (6)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以资遵守。约法三章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秦朝法律规定,男子17岁就需要到官府登记户籍, 从此开始服徭役,直到60岁才能免除。据估计,当时全当时全国 人口有2000万,秦始皇北筑长城征调三十万,南戍五岭又五十余 万,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又七十余万,加上修驰道等其他徭役, 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三百万人。(2)秦朝的赋税,主要有田租、 口赋、杂赋三种。这些赋税加在一起,要占到农民收获物的三分 之二。(3)当时在秦国市场上,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鞋子 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
——《史记·陈涉世家》
1、陈胜等人戍边路途中发生了什么事? 随后做出什么决定?
2、有人说要是不发生“会天大雨”, 秦末农民起义就不会发生?
学史感悟
历史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必 然中有一定的偶然,偶然也有一定的必然。
陈胜、吴广 起义爆发
根本原因: 秦的暴政 (必然性) 直接原因(导火线): 遇雨误期 (偶然性)
秦暴政
刘邦约 法三章
失人心 失天下 得人心 得天下
民,水也, 君,舟也。 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
第三学习主题 第2课 秦末农民起义
活动探究:项羽和刘邦在秦亡前后所领导的战 争性质、目的一样吗?为什么?
战争目的 代表阶级 战争性质
秦末农 反抗秦的 农民阶级 民战争 暴政
农民战争
楚汉
封建地主 封建统治阶级内
战争 帝位之争 阶级 部争权夺利斗争
第10课 秦末第农民三大学起习义主题 第2课 秦末农民起义
按时间顺序归纳下列年代所发生的大事
大泽乡起义
秦朝灭亡
西汉建立
公元前209年 前207年
巨鹿之战
前202年
楚汉之争
知识梳理二——脉络法
前期:陈胜吴广
秦 的 暴
秦末农 民起义

大泽乡起义
后期:项羽、刘邦 起义
秦长城
材料一:秦朝法律规定,男子17岁就需要到官府
登记户籍,从此开始服徭役,直到60岁阿才房能宫免想象除图。 据估计,当时全当时全国人口有2000万,秦始皇北 筑长城征调三十万,南戍五岭又五十余万,修建阿 房宫、骊山陵又七十余万,加上修驰道等其他徭役, 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三百万人。
骊山陵
大兴土木, 徭役繁重
①陈胜、吴广起义
②项羽领导的起义
③刘邦领导的起义
④楚汉之争
A.① B.①②③ C.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第三学习主题 第2课 秦末农民起义
5.“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斩木
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这两
句古文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大泽乡起义 B.巨鹿之战 C.长平之战 D.楚汉之争
课前热身 猜猜他是谁?
陈胜
项羽
秦二世 胡亥
汉高祖 刘邦
这四人,出身悬殊,人生结局迥异,个人经历跌荡起伏, 他们的个人命运都与秦朝末年发生的一件大事紧密相连。
课程标准:知道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 知道秦朝的灭亡。
自主完成
1、赋税、徭役、兵役沉重
一、秦的暴政主要表现
2、刑罚严苛 3、焚书坑儒
…… 秦二世更加残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