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学徒制在软件专业课程体系
及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实践□刘万辉
【摘要】本文在实践的基础上针对协作学徒制在课程体系设置及教学实施过程,提出了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在真实环境中,通过应用性项目的设计与开发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的素质训练、能力培养的实践过程,并探讨了教学方法,学生管理形式及成效分析。
【关键词】协作学徒制;课程体系模型;教学实施;教学方法
【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重点资助项目(B-a/2009/01/003)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万辉(1978 ),男,河南郑州人,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计算机多媒体与软件工程
一、协作学徒制的内涵
协作学徒制模式(Collaborative Apprenticeship Model)是将Collins等的认知学徒制的观念和Wenger的实践共同体的协作观念经过整合而得出的,是指在教学期间,设计支持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专业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同时强调指导教师和新任教师之间互惠的交互作用。
新任教师逐渐由辅助教师的角色转变为指导教师的角色,通过经历此模式的四个阶段:引入、发展、熟练、掌握来达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二、协作学徒制的实施的基本理念
在“协作学徒制”实施过程中要始终抓住实施的基本理念。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协作学徒制”实施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在项目的探究过中形成问题、产生需求、提出方案、解决问题、总结提高等自主学习环节。
学生“协作学徒制”实施过程中是探究者、活动者、实践者,依靠其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事创新与探究。
(二)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性。
建设一支在教学与科研方面都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高素质骨干教师队伍来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同时把科研与项目活动引入教学,加强工程训练和实践环节,使学生的知识来源多渠道和多元化,当然也需创立新的教与学的模式,引导学生自觉学习,主动学习和创造性地学习。
(三)注重保障项目的真实性。
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考虑的就是学生的知识构成和能力背景,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的设计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学生对于与个人相关性较小的项目案例兴趣不高,但是一旦项目来源自周边事物,学生动手完成项目的欲望就显得非常强烈。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在以项目为载体的同时,应该保证项目来源贴近学生实际,保障项目的真实性。
三、课程体系设计思路
以软件专业为例,根据软件专业特点,以协作学徒制理论为指导,设计层次递进、螺旋上升的软件课程体系模型。
随着学生成长的时间,把学期、课程、项目载体、学习场景四个部分与课程设置相结合,课程设置按照专业基础课程、项目驱动课程、工作情境课程层次递进,项目载体包括经典例题、项目案例、真实项目再现、实际软件项目等,对于同一项目案例,在不同的课程上反复强化,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了项目开发螺旋上升的软件工程思想。
始向社会评价方向发展。
在考核目标上,实行“双证书”制度,使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且互通;在考核主体上,实现校内理论课和专业基础课考核与企业实践操作能力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的一体化;在考核方式上,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用职业资格考试取代传统的考试,用上岗达标测试取代课程的考试,用完成规定项目取代课程的考试,同时强化过程考核,用过程演练与环节的达标测试取代一次性考试形式。
三、结语
政府搭台,学生竞技,共同参与,多方受益:校、市、国家多级赛制,各具特色的职业技能竞赛,为广大师生提供了展示才能的广阔舞台,也为校企合作搭建了一个极好的平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发共和国教育部编.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2005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文件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马树超,郭扬.高等职业教育跨越·转型·提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郑旭辉,刘松青.加强校企合作促进素质教育发展[J].理工高教研究,2004
·
281
·
四、教学实施过程
(一)项目为载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实施过程以项目为载体,
把企业、教师、学生带动起来,从而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形成了以项目为载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图1以项目为载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示意图
这种培养过程就是以项目为载体,通过引力、压力、拉
力、推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自学能力和自信心的,从而使学生由生硬,不熟练一步步的变成熟练,最终成为专业的工
程师,
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
(二)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
对于不同课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学方法应灵活多变,合理运用,对于重点难点问题,应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从不同角度讲解。
例如,软件技
术中的面向对象概念,
对于初学者很难在一次课中掌握,围绕这一概念,可以尝试3W1H 教学法、类比教学法、案例教学
法、启发教学法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熟悉专业术语,掌握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
结合软件专业与动漫专业的性质,在实施过程中主要应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针对理论与知识点的学习,主要运用讲授法与演示法进行针对具体的知识点的
学习。
针对某个模块知识点的学习,
主要应用案例教学法。
针对项目的学习与开发,主要应用项目教学法。
针对学生的
项目经验提升,主要应用反馈教学法,反馈、评价、演示来提高学生的项目经验。
(三)学生管理方式。
“协作学徒制”的实施在学生的管理上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方式,
采用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先进管理理念。
学习型组织强调学习力的提高,具体包括:动力、毅力、能力的培养。
在管理上强调成员主动思考问题和行
动,强调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
目前,“协作学徒制”达到了以下效果:
1.具有发动机功能,激发学生潜能的释放。
过去,仅是指导教师和几个优秀的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发动机的功能是让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要成为发动机,也就是说能够给这个组织输出能量,
当有了发动机后,整个团队都在发动时,
都主动思考问题,整个组织是生机勃勃的。
2.具有交换机功能,交换知识,资源共享。
发动机发动完了后,巨大的能量要在内部进行广泛、快速、简单、准确
的传播,要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是最好的,人人知识共享,在交
换的过程中大家的水平得到迅速的提升。
3.具有复印机功能,总结归纳,探讨发展。
在学习过程中把实践的经验总结出来,把思想不断的复印出来,影响更多的人。
五、实施的成效与分析
经过“协作学徒制”下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的实践和探索,软件与动漫专业的学生获得各类比赛奖项120多项,还
开发各类软件与动漫项目200多项。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采用“协作学徒制”为理论指导而构建的课程体系及教
学实施过程具有以下特点:
(一)学生的学习动机得到极大的激发。
在“协作学徒制”
下通过实战项目的实际锻炼,提高了学生求知欲,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协作学徒制”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得到充分完善和强化。
(二)基于“协作学徒制”的项目驱动,使师生关系融洽。
“协作学徒制”使师生交流达到最充分的程度,辅导教师将大多数课余时间用于项目开发与实施,双休日和假期指导学
生,
他们对学生的基本情况非常熟悉,在关心的同时又严格要求,既传授知识又教做人,因材施教,知人善任,实现了教书和育人的高度统一,使学生在专业技术、项目经验、职业素养上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三)全面实施项目化教学。
项目化教学将完成实际工作任务和教学过程有机的结合起来。
按照项目需求分
析———项目相关知识点学习———项目实施———项目总结,项目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的最大差别在于是先学知识点后学知识点如何应用、还是先了解实际工作要求后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相关的知识点,大量研究工作和实践已经证明:系统化的项目教学更适合职业教育。
(四)学生通过项目广泛接触社会和企业,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学生通过项目广泛接触社会和企业,沟通能力和创业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学生自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自我管理能力增强,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综上所述,协作学徒制课程体系模型注重教师、学生的持续发展,使学生能够运用行业主流技术,在团队合作的基础上,参与到实际项目开发过程,熟练、规范地完成企业级工作任务,获取一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成为企业紧缺的技能型应用人才。
同时,
该模型有利于形成校企长效合作机制,解决学生在工作中的持续发展问题、课程组教师之间的协作教学问题以及新任教师的成长问题。
【参考文献】1.曾艳,瞿堃.从教师协作角度谈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的实施策略—
——协作学徒制[J ].现代技术教育研究,20072.雷刚等.一种新型“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导师制下的项目驱动”
[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3.周颖.浅谈软件开发项目式教学[J ].职业教育研究,2007
·
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