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教案

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教案

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几种常见的酸和碱,知道酸和碱各自都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2.知道酸和碱的腐蚀性,能熟练取用酸和碱及其溶液。

3.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过程与方法】1.通过浓硫酸、氢氧化钠强腐蚀性和浓硫酸稀释实验,学会浓硫酸的稀释方法,强化实验及生活中安全意识。

2.通过同学间的合作进行活动探究—寻找指示剂,学会如何利用和开发身边的物质进行科学探究。

3.通过几种常见的酸和碱化学性质探究比较,能简单的归纳出几种酸和碱各自相似的化学性质。

4.通过酸和碱溶液导电性实验的探究,知道溶液导电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事物,能透过表面现象挖掘事物具有共性的本质原因。

2.知道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部分,它本身就起源于人类生产活动,树立学好化学,更要用好化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①科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②酸和碱的化学性质以及寻找指示剂的探究。

③认识身边的物质,开发和利用身边的物质【教学难点】为什么不同的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不同的碱也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多媒体教学【课时】:5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酸、碱、盐的组成1、酸是水溶液里只能解离出H+ 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如: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HCl= H+ + Cl- H2SO4 = 2H+ + SO42- HNO3 = H+ + NO3-2、碱是水溶液只能解离出金属离子和OH-的化合物。

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3·H2O)NaOH = Na+ + OH- KOH = K+ + OH- Ba(OH)2 = Ba2+ + 2OH-3、水溶液里解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氯化钠、碳酸钠Na2CO3 = 2Na+ + CO32- BaCl2 = Ba 2 + + 2Cl-NaCl = Na+ + Cl-二、酸碱指示剂1、定义演示实验【10-1】这种能和酸或碱溶液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如: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

2、变色规律石蕊:酸红中紫碱蓝;酚酞:酸无中无碱红。

3、变色原理酸碱指示剂遇酸碱变色是化学变化。

变色的是指示剂,不是酸碱。

4、不能溶于水的酸碱,不能使指示剂变色。

例如:Cu(OH)2 Fe(OH)3不溶于水,不能使指示剂变色。

5、酸溶液一定显酸性,但显酸性的不一定是酸溶液。

碱溶液一定显碱性,但显碱性的不一定是碱溶液。

6、自制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是从植物花瓣中提出的汁液,只要在不同的酸碱溶液中显示出不同的颜色,就可以做指示剂。

(1)取几种植物的花瓣或果实(如牵牛花、月季花、紫卷心菜、胡萝卜等),分别在研钵中捣烂,加入酒精(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1)浸泡。

(2)用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过滤或挤出,得到指示剂纸烘干。

要用时只需将一小块纸片与被检验的溶液接触,根据纸的颜色变化就能知道这种溶液是呈酸性还是呈碱性的了。

作业:课时作业2页第二课时讲解: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一些常见的酸,现在我这儿有一瓶盐酸和一瓶硫酸,这节课我和大家一起来研究常见酸的性质。

展示:盐酸和硫酸引导:学生根据实物和投影的内容进行观察分析。

播放实验录象:分别在两个已调零的天平上放上敞口的浓盐酸和浓硫酸,称出起始质量,久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天平指针的变化,并让学生完成表格。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瓶盖,挥发出的氯化氢遇到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瓶口形成白雾;因此,敞口久置后质量会减轻。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但无挥发性,所以打开瓶盖瓶口没有白雾,但敞口久置于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质量增加。

因此,实验室中常用浓硫酸做干燥剂。

[怎样把浓硫酸变成稀硫酸呢?[活动与探究二]:按学生猜想,照教材P52页图10-5装置小心进行实验。

讲解:通过实验大家不难发现,简单的向浓硫酸中加点水是非常危险的。

因为浓硫酸在稀释过程中会放出大量热,使水沸腾,带动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危及人身安全。

那么,正确的稀释方法应该怎样呢?请大家阅读教材P52页后看我演示。

[活动与探究三]:按照教材P52页图10-6装置小心进行实验。

提问:这两个实验在装置上和操作顺序上有哪些不同?你能将正确的操作过程用自己的语言准确的描述出来吗?小结:稀释浓硫酸时应该:酸入水(或大入小),沿内壁,慢慢倒,不断搅。

强调: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加快热量的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加快热量的散发,防止液体暴沸,发生危险。

提问:浓硫酸有很强的腐蚀性,万一不慎将浓硫酸弄到皮肤或衣服上,应如何处理?结论: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在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提问:(1)用大量水冲洗的目的是什么呢?(使浓硫酸稀释且带走稀释时放出的热量。

)(2)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目的又是什么呢?作业:课时作业2页第三课时课前提问1、浓盐酸和浓硫酸都必须密封保存,原因是什么?长期敞口放置,浓度会有什么变化?2、浓硫酸如何稀释?3、浓硫酸溅在皮肤上如何处理?4、如何区分98%浓硫酸和10%稀硫酸?酸的通性盐酸HCl = H+ + Cl- 硫酸H2SO4 = 2H+ + SO42-酸中有相同的氢离子,所以不同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酸中有不同酸根离子,所以不同的酸有不同的化学性质酸的通性1、与指示剂反应石蕊遇酸变红色,酚酞遇酸不变色2、与某些金属反应Zn + 2HCl = ZnCl2 + H2↑Zn + H2SO4 = ZnSO4 + H2↑Mg + 2HCl = MgCl2 + H2↑Mg + H2SO4 = MgSO4 + H2↑活泼金属+酸—盐+氢气3、与金属氧化物反应Fe2O3+3H2SO4=Fe2(SO4)3+3H2OFe2O3+6HCl=2FeCl3+3H2O现象:铁锈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思考:清除金属制品表面的锈,除锈时能否将金属制品长时间浸在酸中?为什么?Fe+2HCl=FeCl2+H2↑方法:铁在发生置换反应时,在生成物中显+2价发生复分解反应时,反应物中显几价,生成物中就显几价FeO+2HCI=FeCl2+H2O3、与金属氧化物反应CuO+H2SO4=CuSO4+H2O现象:黑色粉末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金属氧化物 + 酸——盐 + 水4、酸与某些盐反应CaCO3 +2HCl =CaCl2 + CO2↑ + H2OAgNO3+HCl =AgCl ↓ + HNO3现象:产生白色沉淀,加稀硝酸后,白色沉淀不溶解Cl-的检验方法:Ba(NO3)2+H2SO4 =BaSO4↓ + 2HNO3现象:产生白色沉淀,加稀硝酸后,白色沉淀不溶解SO42-的检验方法:盐 + 酸——盐 + 酸作业:课时作业2页第四课时展示: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各一瓶。

提问:这四瓶物质中哪些属于酸,哪些属于碱?过渡: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是我们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碱,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它们的性质,并以它们为例通过实验来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指导: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54-P55页有关内容,[活动与探究一]:以小组为单位做以下几个实验,完成表格:1.取两只表面皿,用镊子夹取一小块氢氧化钠放在其中一只表面皿上,用药匙取少量氢氧化钙放在另一只表面皿上,观察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颜色、状态以及一段时间后又有什么现象发生。

2.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再加入等量的水,振荡,使它们充分溶解,静置后观察现象。

3.取一只蒸发皿,加入适量的水,用镊子夹取一块生石灰小心的放如蒸发皿,观察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化学式〈组织交流〉将部分小组填写的表格通过视屏展示台在全班交流。

展示、播放:展示被浓氢氧化钠溶液腐蚀的鸡爪,播放建筑工人用石灰浆粉刷墙壁的画面。

总结:氧化钠为白色固体,化学式为NaOH ,易溶于水,有很强的腐蚀性,所以又叫火碱、烧碱、苛性钠,使用时要特别小心;氢氧化钠还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因此,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那么,氢氧化钠应该密封保存。

氢氧化钙又叫熟石灰或消石灰,化学式为Ca(OH)2,是白色粉末,建筑工地从石灰窑买来的石灰是生石灰(CaO ),加水就得到熟石灰,CaO + H 2O = Ca(OH)2,反应放出的热量足以使鸡蛋煮熟;氢氧化钙也有腐蚀性。

以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为例,通过实验来探究碱有哪些化学性质1.碱能与指示剂发生反应,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碱还能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Ca(OH)2 + CO 2 = CaCO 3↓+H 2O现象:石灰水变浑浊(故Ca(OH)2须密封保存)Ca(OH)2 + SO 2 =NaOH + SO 2 =NaOH + SiO 2 =非金属氧化物 + 碱 —— 盐 + 水3、碱和盐的反应FeCl 3 + 3 NaOH =Fe(OH) ↓+ 3 NaCl现象:产生红褐色沉淀,溶液由黄色变为无色2NaOH+ CuSO 4 =Cu(OH)2 ↓ + Na 2SO 4现象:产生蓝色沉淀,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盐 + 碱 = 盐 + 碱条件:参见反应的碱和盐均溶于水;生成的碱和盐至少一种是沉淀。

4、碱和酸的反应碱 + 酸→ 盐 + 水2NaOH + H 2SO 4= Na 2SO 4 + 2H 2OCa(OH)2 + H 2 SO 4 = CaSO 4 + 2H 2O第五课时讲解:通过两节课的实验探究,我们发现不同的酸具有相似的化学,不同的碱也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这时什么原因呢?[活动与探究]:请大家按照教材P56页图10-10的改进装置,根据[实验10-9]的内容进行实验,记录精或蒸馏水中,一旦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也会使灯泡发光。

通过实验学生很容易找到能导电的液体和不能导电的液体,但原因却不是很清楚。

引导:观看教材P56页图10-11。

演示:盐酸、氢氧化钠等在水中解离过程的动画课件。

讲解:从图10-11和动画我们可以看出,盐酸、硫酸等酸溶液都能解离出氢离子(H +),而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碱溶液都能解离出氢氧根离子(OH —),正是由于这种结构上的相似,所以不同的酸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不同的碱也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作业】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中和反应2.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3.会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从而认识物质溶液的酸碱度及其意义过程与方法1.通过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的实验探究,掌握烧杯实验的操作,强化实验及生活中安全意识。

2.通过同学间的合作探究—寻找身边物质测其pH,学会如何利用和开发身边的物质进行科学探究。

3.通过测定一些液体的pH,学会区分身边一些物质的酸碱性强弱4.通过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实验的探究,知道一些劣质洗发液对头发的损伤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