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区工作期末复习题

社区工作期末复习题

社区工作的专业价值特征和理论架构7个?一、社区工作的专业价值特征1.以集体取向的人的价值和尊严社区工作关注社区共同体和人的环境,通过社区组织来实现人的价值和尊严。

2.以制度取向的社会正义社区工作重视社会制度对社会成员提供的平等机会和福利责任。

制度取向:指把健全的公共政策视为在现代社会中帮助个体自我实现的合理的社会功能,将机会平等和社会福利看作公民的基本权利。

3.以民主取向的社会参与民主反映了一种平等、有序的权力和责任关系。

民主参与体现了人的尊严和社会正义,人民的民主权利需要通过社会参与来实现,民主参与能提升政治意识、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以互助取向的助人服务社区工作注重社区成员、团体和组织之间的互动交往,强调居民建立邻里关系、强化互相照顾、建立和谐社区的重要性。

5.以社会行动取向的工作策略对制度化的歧视、剥削行为采取某种社会行动,通过积极的行动策略,才能有效地达到目的二、社区工作的基本原则(P54)1.以社区发展为主要目标2.根据实际条件制订工作计划3.强调居民参与4.尊重社区自决5.开展广泛合作三、社区工作的理论架构1. R.Evans的社会工作理论整体分类(“Some Implications of an Integrated Model of Social Work for Theory and Practice” ,1976)实务理论(practice theory)实践理论(theory of practice)2.基础理论与实务理论四、社区工作的基础理论?4个?2.桑德斯社区冲突理论任何一个社区的冲突都包括三个要素:对立关系、不同的权力分配、社区居民的某种强烈的情绪。

社区的冲突,因对立关系类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他把社区变迁与社区冲突联系起来,提出要了解社区变迁,必须了解社区冲突。

社区垂直系统:社区内各社会单位和次体系与社区之外诸体系之间的结构功能关系,这个格局已为大变迁所加强,主要代表人物:R.L.沃伦一、罗斯曼(J·Rothman)的社区组织/社区工作实务模式理论1.社区/地区发展模式(Community/locality Development Model)该模式假设:►社会问题的产生是由于资源不足;►通过社区民众广泛地参与社区事务,共同决定社区目标和行动方案,可以达到发展社区资源、解决社区问题、获得社会发展和变迁的目的。

2.社会/社区规划(计划)(Social Planning Model)该模式假设:►社会问题是工业社会的必然现象;►在复杂的工业环境下,需要专门的计划者分析问题的主因和需要的次序,制订服务策略,并以有效的方式加以执行,将服务输送给有需要的人群。

3.社会行动(Social Action Model)该模式假设:►社会问题的原因是资源分配不均;►应以社会正义和民主的理念、抗争的方式争取资源和权力的再分配,以解决问题,甚至改变基本政策。

►二、Popple的社区工作模式(Analysing community work its theory and practice,1995)► 1.社区照顾►模式的焦点是发展社会福利服务网络及志愿服务,以关怀社区居民的福利,尤其是老人、身心残障者及幼童。

► 2.社区组织►一种改善不同福利机构之间协调的方法。

► 3.社区发展►重点是通过教育培养自主的精神,协助团体成员获得技术与信心以改善生活品质。

► 4.社会/社区计划►一种最普遍的社区工作模式。

► 5.社区教育►一种意图借由教育与社区结合为更紧密与平等关系,以改变教育政策和实务方向的方法。

► 6.社区行动►以阶级为基础,使用冲突与直接行动,以便以掌权者进行协商的方法。

►7.女性主义社区工作►该理论的共识在于借由集体挑战女性不平等的社会决定性要素,以改善女性福利。

►8.黑人与反种族主义社区工作►一种鼓励社区为基础的黑人组织及团体,以选举、自助团体与直接行动方式来回应各层面不平等的理论与方式。

三、西方社区工作模式的特征1.非政府的专业社会工作者和机构是社区工作的主体►西方国家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政治理念2.社区工作是社会工作者和机构的专业“介入”活动►非政府的行政管理活动,亦非社区自发的日常活动3.社会行动是社区工作的重要方式►一种促成或阻止社会变迁的集体努力方式►社会规划:亦称社会计划,是对一定时期内的社会发展目标及其实现手段的总体设计。

.社区工作中的社会策划/计划►是指确认社区问题,针对问题采取行动的所有过程(M·Ross)。

是指设计各种计划及政策,并以有效的、合乎成本效益的方式执行,以便能将各种服务输送给有需要的人(Rothman & Tropman)。

社会策划模式是依靠专家的意见和知识,通过理性、客观和系统的分析,处理社区问题的过程。

二、社会策划的基本特点1 .注重任务目标的实现在社会策划模式下,任务目标是解决实质性的社区问题,过程目标是收集和分析资料,以及系统分配时间和动员资源。

社会策划以解决实质社会问题为主要工作取向。

2 .强调运用理性原则处理问题一方面,强调过程的理性化。

包括工作中设定清晰的目标和价值取向,设计可行性方案,预估方案的收益和代价,比较和选择代价最低、效果和效率最佳的方案实施。

另一方面,强调技巧的科学化,特别是运用科学方法,包括运用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收集、处理和分析资料,来协助做出决定。

3 .注重自上而下的改变是精英式的,社会工作者运用知识、科学的决策能力及其权威,推动及策动改变。

在收集资料,分析事实,决定方案,采取行动等过程中居于主要位置。

4 .指向社区未来发展通过分析当前和过去的资料,预测将会发生的事情,并设计应付的对策,其目的是尽量减低社区未来变化的不稳定性。

三、社会策划的基本原则1 .前瞻性原则理性层面上的规划,既来源于实际又高于实际,对社区建设实践具有指导和引导性2 .协调性原则社区发展规划应用系统论的视角,将社区及其各个要素视为母系统及其各子系统,充分考虑社区内人口、环境、文化、组织、制度等各方面事业的协调发展3 .可操作性原则必须具有可以付诸实施的阶段性目标、指标要求、数据要求、工作步骤、应对措施、法律依据、人力财力和物力方面的条件4 .第三域/第三部门原则社区工作中第三部门原则体现为:非营利特征,社区规划与建设的项目均应是公共性、公益性的;社会性特征,社区规划中的公共服务项目,均应由非政府的社会组织、社会团体去实现,或政府不扮演直接实施者的角色。

社会行动,亦称社区行动(community action)、抗议行动(protest action)、冲突模式(conflict approach)。

►它是为获得社会支持或官方作为而从事的群众性敦促活动。

它通过有组织的努力,去影响公众意见或官方政策。

社会行动的工作对象低下社会群体:►经济上最缺乏市场价值的人士,贫困者、失业者►政治上最缺乏自我组织的人士,不参与选举投票,不会用合法途径表达意见要求►社会上最缺乏选择权力的人士,在教育、就业机会选择上无奈►文化上最受身份歧视的人士,被标签,受到“刻板”的评价社会行动的本质►在现存制度下,改变不公平的政策,达到有限度的社会改革,为低下层群体争取更多的资源分配,改善生活,达到更公平、更正义的社会。

►不是要推翻整个社会制度,不是要对政治、经济、社会结构进行全面改革,不是要进行革命。

►三、社会行动的哲学►S.D.Alinsky提出一套社会行动的哲学:► 1 .弱势者有权决定他们应有的生活方式及接受应有的服务;► 2 .如果给予机会与工具(方法),弱势者可以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 3 .为达到上述目的,弱势者必须拥有力量;► 4 .力量的来源有二,金钱与群众;► 5 .贫困者没有金钱,他们唯一的力量来源是他们自己(群众),所以他们必须组织起来;► 6 .群众的组织是基于自我利益而来的;►7 .群众的组织是在寻求力量;►8 .群众组织运用直接行动的方法;►9 .群众组织以冲突为策略去对付剥削者、压迫者。

四、社会行动的目标1 .总体目标改变不公平的政策,实现一定程度的社会改革2 .任务目标争取权益及资源的重新分配边缘群体切身需要和亟待解决的问题3 .过程目标►提高自我意识►提升社会意识►认识团结的重要性五、社会行动的形式1 .对话性行动群众与当权者仍存在信任,并希望在正规的组织架构和制度下解决问题。

►游说、宣传、约见官员表达意见、陈述要求等2 .抗议性行动用特别的、建制以外的方式表达,暴露不完善,争取同情和支持,向对方施压,迫使让步。

►特别的签名运动;记者招待会;请愿、游行;露宿、静坐、绝食;群众集会等3 .对抗性行动通过组织群众用行动直接影响对方,迫使对方因有所损失而愿意谈判。

►罢工;不合作(抗命)等►社区工作一般不采用对抗性行动4 .暴力性行动是缺乏严密组织的情急之举,或无计可施的反抗行为。

二、社会行动的原则在社区工作中,采用社会行动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 .渐进原则2 .目的是争取让步而非破坏3 .争取舆论支持,避免使用暴力4 .需要连续行动四、工作者的角色(P126)1 .倡导者►提升意识►组织鼓励2 .行动者3 .教育者►协助人们认识问题►训练居民行动技巧►唤醒居民4 .资源提供者一、什么是社区照顾1 .有关社区照顾的定义►社区照顾是由专业和非专业人士在家居或工作环境中向他人提供协作、支持或照顾。

——P.Abrams►社区照顾是经由亲戚、朋友、邻居、义工等非正式网络,以及正式合法立案的社会服务机构来提供照顾服务给有需要的人。

——Walker►社区照顾是指在社区内,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社会服务系统给予身体或精神有需要的人援助性服务与支持。

2 .社区照顾的涵义►“在社区内接受照顾” (care in the community)►“由社区负责照顾”(care by the community)►“为社区提供照顾”(care for the community)二、社区照顾产生的原因► 1 .原有的机构∕院舍照顾有缺点► 2 .需要照顾的人越来越多► 3 .财政的原因► 4 .事实需要► 5 .人性原则►可以说,社区照顾是福利国家衰退过程中,人们在寻找更方便、更便宜、更及时的服务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地区社会服务。

►三、社区照顾的假设四、社区照顾的目标►C.Heginbotham的观点1 .建立新的社会伦理/新公民社会意识2 .政府与社区建立伙伴关系3 .帮助服务对象正常地融入社区4 .使服务使用者参与表达愿望,能够承担倡导角色► 5 .建立理想和关怀的社区二、社区照顾的类型/策略1 .在社区内接受照顾►在社区内设立小型服务机构,或把专业服务送到家中,为人们提供住宿院舍以外的其他选择形式一方面可以向有需要照顾的人提供适当的服务另一方面可以把他们留在自己熟悉的社区,在社区内生活2 .社区康复/社区为本的康复计划►强调将服务送到伤残人士的家里►注重教育社区人士及其家人对伤残人士的接纳►刻意制造伤残人士重新投入社会的机会3 .社区支持网络(community support network) 社会网络:一群人之间所存在的特定联系……而这些联系的整体特点可以用作解释这群人的社会行动(Mitchell)。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