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第二版)2013年1月考试考前练习题辨析题练习1.胆汁质的人对本职工作不专注,经常更换工作单位,不能成为很好的员工。
2.组织承诺对个体只有正面影响。
3.非正式群体对正式群体只有积极作用。
4.工作绩效的评价越高,情感承诺、规范承诺和连续承诺的水平就越高。
5.在员工非常成熟的情况下,采取参与的领导方式比较有效。
6.产生了行为上的改变或具有了改变的潜能,就是发生了学习。
7.组织政治行为是组织绩效的大敌,要坚决压制。
论述题练习1.试述什么是工作压力及如何进行工作压力的管理。
2.试述转变员工态度的方法。
3.弗罗姆的期望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应用在管理实践上?案例分析题练习案例一:某公司的辞职现象A公司是一家中等规模的广告公司,员工总数50人左右,下设总经办、业务部、设计部、工程部等部门。
由于部门经理负责制,并且也没有单设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公司普通员工的招聘、录用和解聘手续基本上都是由部门经理一手操办,总经理孙明一般只需要在最终决议上签一个名就行了,他对基层员工的个人情况也不甚了解,有的甚至连名字都叫不出。
一贯以来孙明都奉行"充分放权"的原则,对各部门的内部管理基本上很少过问,与普通员工之间也很少进行单独谈话。
两年前,孙明任命原总经理助理郑杰为业务部经理,从那以后,他发觉这个部门的人员流动性比原来大了许多,很多业务员做了半年不到就换了,并且一些元老级的主管也相继离开了公司,虽然两年来公司开辟了不少新的市场和经营领域,整体的盈利情况也还过得去,但细心的孙明同时也发现一些熟悉的老主顾的名字也渐渐从订单上消失了,对此孙明一直有点纳闷,但碍于制度他又不好多问。
两个月前,在一次招标会上他偶然遇到了不久前刚从公司业务部辞职的一位项目主管小李,现在小李已经是另一家大型广告公司的部门经理,在闲谈中小李告诉孙明,郑杰作为总经理助理曾经确实干得很出色,但是要他来主持部门的工作却并不合适,他不善于处理与下级的关系,对于业务员费尽千辛万苦争取来的客户,他总要想办法据为已有,对犯错的下属也过于苛刻,许多员工都忍受不了这样的上级而最终选择跳槽。
问题:(1)为什么总经理孙明是在人员辞职后才发现的问题?(2)公司如何改善这种情况?案例二:大连三洋制冷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主管大连三洋制冷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王东经理曾告诉我们:管理对企业来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做好企业的文化建设,是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对于企业文化建设而言,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它不是自发产生的,大连三洋制冷有限公司在成立伊始时,作为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的公司经理肖永勤,就把企业文化的建设当作企业发展中一个重要的内容。
公司刚成立时,工作人员来自社会各个方面。
有的公司员工是下岗后被招聘来的,有的是应届大中专毕业生,还有的是国有企业派来的技术和管理骨干。
他们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行为规范,也有着不同的价值理念。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使我们公司的管理走上正轨呢?当时我们借鉴了国有企业中被实践证明了的一些有效的管理经验,也借鉴了国外一些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把它们有效地结合起来,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就是说做好企业文化建设。
首先,公司针对方方面面不利的因素,开始注重制度文化建设,并设定了严格管理、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创世界一流企业的方针和目标。
通过我们的严格管理,规范了员工行为,使公司员工把公司制度变成自觉的规范,进而统一到我们共有的价值取向上来。
在价值取向的建设当中,我们公司在成立时就设定了贡献人类和地球、优化地球环境和照顾人民生活、以及公司的经济发展、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的发展要和社会环境共存、以及企业要和顾客利益共存、企业要和劳动者共存这样一些价值观念。
通过公司的培训在教育和规范大家的行为基础上,把公司共有的价值观念,融入到我们的管理和工作中去,使我们员工的价值观念达到一致。
如何把我们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在合资企业中得到实施呢?这就离不开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它既是我们的一个管理基础,又是我们企业管理的一个灵魂。
我们员工在整个管理过程中立足于岗位自我管理,立足于岗位的自我改善,有效地实现了个人的价值。
把个人的价值和个人的发展,有效地融入到公司的发展当中去。
我们公司也把立足岗位自我改善这项活动和ZD小组无缺陷活动,以及促进这些活动的开展,都作为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以实施和推广;把公司员工立足自我改善作为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在我们生产现场,两万多平方米的生产面积,165名生产工人当中,没有一个质量检查员,完全依赖于我们一种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
员工的高质量意识和我们企业文化的运行,使得我们的员工在我们的生产过程中,成为质量管理的主体。
他们是生产者,又是我们产品质量保证者和确认者。
我们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也使我们的质量管理体系得到了有效运行。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员工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得到了较好的培训,提高了员工的素质,这就实现了企业实施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人本管理的有效循环。
通过我们企业的文化建设,进而能够带动起我们企业生产的高效率,产品的高质量,服务的高水平,企业的高效益,进而我们还要回归到员工的高收入上。
这是对我们员工价值的一个充分体现。
美国学者认为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它都离不开企业的文化。
大连三洋公司的发展充分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
问题:1.大连三洋制冷公司的企业文化是怎样构成的?它对公司的经营管理起到什么作用?2.大连三洋制冷公司成功的企业文化建设例子告诉我们了什么?案例三:小张的实习经历小张是某重点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再过一年就毕业了,一心想去外企工作的他,在暑假通过竞聘赢得了一个在名企实习一个月的机会。
当时和他同去竞争这个实习岗位的有好几个实力相当的同学,面试官们各持己见,有的觉得小张学历背景好,综合素质过硬;有的认为小张自以为是,缺乏合作精神;有的认为小张和其他竞争者差不多……讨论了很久才最终决定选择小张。
小张如愿以偿地被录用了,心里十分兴奋,踌躇满志、摩拳擦掌,打算珍惜这个机会,好好表现一番。
由于他在学校读研究生期间就跟导师做了很多项目,所以适应得很快,公司每次交给他的任务,他都比别人完成得要快,并很快通过了验收。
有时候,项目时间追得紧,别人没干完的活也都交给他干。
他考虑到公司的利益,为了满足客户的要求,常常在公司加班加点,干到半夜才回家,连节假日期间也是随叫随到。
小张坚持奋斗了快一个月,终于在小张实习期快结束的时候,他所在的部门顺利完成了一个大的项目,为公司的赢利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小张对此满怀欣喜,认为这桩项目的顺利完成显然离不开他的努力,是他能力突出的证明,想必以后留在该企业工作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了。
然而,当他向专门负责实习生工作的经理探问自己的表现时,经理回答说:他是否能留下仍在考虑中,尚未最终定下来。
原来大家对小张的表现是众说纷纭:有的认为小张一个月以来在多个项目中都有超出一般人的表现,是个能干的小伙子;有的认为小张只是沾了公司的光,托了其他成员的福;有的认为小张这一次是运气好,遇到的客户比较好应付……小张焦虑地等待着公司对他的最后答复。
问题:1.招聘过程中面试官对小张的意见各一,请用所学心理学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2.对于小张的表现,公司主要有哪些看法?请结合归因理论予以阐释。
3.如果你是小张的上级主管,你会如何评价小张?参考答案辨析题参考答案:1.胆汁质的人对本职工作不专注,经常更换工作单位,不能成为很好的员工。
解答:错误。
每种气质类型的人都有其适合的工作。
胆汁质的人相信实实在在的事业,不相信虚的东西,最外在的气质特征是外向性、行动性和直觉性。
他们能对周围发生的事冷静注视、以旁观者的态度对待。
因此比较适宜做记者、作家、图案设计师、实业家、护士、企业中外勤工作、业务员、营销员等外向型的职业。
虽然胆汁质人一般来说与细致性工作无缘,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不拘于眼前的胜负,而专注于行动,热情地向自己的权限挑战,但他们对工作岗位的适应性也很强,在策划及一般事务类的工作岗位可以干得很出色。
因此,该判断是错误的。
2.组织承诺对个体只有正面影响。
解答:错误。
组织承诺对个体行为有正面影响,但组织承诺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组织情感承诺过高的个体往往伴随着高水平的工作压力、经常性的工作-家庭冲突、焦虑,甚至存在"过劳死"的现象,特别影响个体的心理和身体健康。
因此,该判断错误。
3.非正式群体对正式群体只有积极作用。
解答:错误。
非正式群体对正式群体有积极的、正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它可以满足成员心理上的需求和鼓舞成员的士气,创造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氛围,促进正式群体的稳定;(2)弥补成员之间在能力和成就方面的差异,促进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3)可以用来作为改善正式群体信息沟通的工具。
非正式群体的消极作用主要是:它可能在有些时候会和正式群体构成冲突,影响组织成员间的团结和协作,妨碍组织目标的实现。
总体来讲,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利多弊少。
因此,该判断错误。
4.工作绩效的评价越高,情感承诺、规范承诺和连续承诺的水平就越高。
解答:错误。
情感承诺和连续承诺与工作绩效之间存在不同的关系。
上级对个人工作绩效的评价与他们的情感承诺水平呈正相关。
但对于连续承诺来说,这种关系却是负相关,较高的连续承诺是与低水平的绩效评价相联系的。
规范承诺也与绩效正相关,但是和情感承诺相比,规范承诺的作用是短暂的,一旦个体认知到行为已经符合规范了,规范承诺对行为的影响程度就会减弱。
因此,该判断错误。
5.在员工非常成熟的情况下,采取参与的领导方式比较有效。
解答:错误。
根据情境领导模型理论,在员工非常成熟的情况下,采取授权的领导方式比较有效;在员工比较成熟的情况下,采取参与的领导方式比较有效;在员工不大成熟的情况下,采取推销的方式比较有效;在员工不成熟的情况下,采用指示的领导方式比较有效。
根据这个理论,该判断错误。
6.产生了行为上的改变或具有了改变的潜能,就是发生了学习。
解答:错误。
学习是指通过练习而发生的相对持久的行为上的改变或改变的潜能。
它有三方面的特点:①学习是通过练习而发生的,不是与生俱来的;②我们无法看到学习本身,但我们可以看到行为的改变,行为改变是学习的结果;③学习的效果是相对持久的,而不是暂时的变化。
因此,仅仅是产生了行为上的改变或具有了改变的潜能不能叫发生了学习,生理成熟、疲劳、药物等因素也可以引起行为的变化或使人具有行为变化的潜能,该判断是错误的。
7.组织政治行为是组织绩效的大敌,要坚决压制。
解答:错误。
组织政治行为虽然具有消极作用,但同时在某些方面对组织也会产生积极影响,所以组织政治行为不应该完全压制。
在组织内部,权力可以节约成本,权威、理念作为整合力量渴望对员工行为实施影响以达到协调配合及意见趋同;有助于打破组织中一系列非正式的、隐含的长期合约及员工的"组织化依赖",政治有助于打破"核心僵化"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