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关键词】课堂提问方法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艺术的组成部分,也是教学反馈的重要手段之一,当前课堂提问常有以下不良倾向:有的教师随心所欲,为问而问,搞突然袭击:有的模棱两可,节外生枝;有的不看对象,乱点名回答。
这样提问的结果,只能是“问而不答”、“启而不发”,使师生关系形成僵局。
怎样使课堂教学中每一个提问既能激发学生兴趣、沟通师生信息的传递,又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探究知识呢?
一、提问要有启发性
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动脑,现代的教育不是“奉送”知识,而是让学生去“索取”知识,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要使学生达到“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的境界。
要想达到这样的境界,教师的提问不宜过浅或过深。
过浅,则学生无须动脑;过深,则学生无从动脑;过淡,则学生无意动脑。
只有在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处提问,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从潜在水平转化到新的水平。
如在讲解《驿路梨花》的最后一句时这样提问:”大家都在学习梨花,学习解放军,学习雷锋精神,那么‘驿路梨花处处开’换成‘雷锋精神大发扬’会更明了吗?”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快讨论歼了,出现了多种答案,最后归纳成“这篇文章题目是‘驿路梨花’以花喻人,以人比花,用‘驿路梨花处处开’富有诗意,也
比直说‘雷锋精神大发扬’更好。
”
二、讲究提问的层次性
设计的问题应当由浅人深,由简到繁,讲究提问的层次性。
在课堂上,如果东一榔头西一棒,随意设问,杂乱无章,就会分散学生对重点的注意力所以要根据教学的目的和重点,通盘考虑整堂课提问的主次和先后,力求做到主次分明,先后有序,使所提的一些问题前后贯通、相互配合,有助于推进思考,分析问题。
例如,讲解契诃夫的著名小说《变色龙》时,可设计这样几个问题:一是根据课文的叙述,你认为课文主人公警官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在学生准确地回答是“善变”后,提第二个问题:从课文中你们知道他“变”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怎样表现出来?学生讨论回答:一是变得快(顷刻之间他对狗的态度“变”了五次),二是变得蠢(他“变”的理由是愚蠢的,逻辑是荒渗的)。
接着可提出第三个问题:由此我们知道奥楚蔑洛夫是”变色龙”式的走狗,“变色龙”的色虽然变来变去,骨子里却隐藏着一个不变的性格内核,你们知道他这个性格内核是什么吗?学生通过分析课文得出结论:奥楚蔑洛夫狗仗人势、媚上压下,玩忽法律的奴才本性始终没有变,于是可得出了第四个问题:什么原因促使这个执法者一变再变?学生都能很好地回答:这主要是将军的威势促使他一变再变。
为了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最后还要出一个问题:奥楚蔑洛夫这样坏,为什么没人嘲笑他?而赫留金铁手指被咬伤,是受害者,为什么反而遭到人们嘲笑?这个问题引起
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应让学生反复讨论。
有的学生说,奥楚蔑洛夫是警官,有权有势,没人敢嘲笑他。
最后大多数学生认为,奥楚蔑洛夫…场时,“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狗咬了人后,“木柴厂四周很快聚了一群人,仿佛一下子从地底下钻出来的”。
这些描写说明“那群人”是些穷极无聊的庸俗市民,他们没有正义感,所以不嘲笑执法者,反而嘲笑受害者,当时的社会就是那样一个畸形社会。
通过以上问题的层层诱导,使学生不仅清楚地认识到了主人翁的性格特点,而且深入了解到,“变色龙”这个文学形象的讽刺锋芒不只指向沙皇忠实走狗的丑恶灵魂,而且直接造成这种社会现象的根本——俄国反动阶级的精神统治。
三、提问要有趣味性
教师的提问要触及学生的心理,使学生产生疑虑之情、困惑之感,从而激起感情上的波澜,产生较强的学习兴趣。
学生有了兴趣,才会精神振奋,积极地去思考问题。
因此,从培养兴趣出发来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
例如《死海不死》的教学,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海怎么有“死”、“活”之分呢?既然是“死海”,又怎么说是不死呢?学生出于好奇,就有了阅读的兴趣。
要想所提的问题富有趣味性,还要在“新”字下工夫。
可能大家有这样一种体会:即使是家常便饭中的咸菜,凶变换“花样”或放进一些‘小
佐料”等等,也容易吊起人的胃口。
同样道理,在教学中,如果教师不断地改换提问形式,提出新奇的、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可以满足青少年喜新、好奇之心,他们就会不遗余力地积极思考,就会收到预期的效果。
四、提问要讲究时机性
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也就是说,要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之时设疑问难。
如果教师向学生猝然发问,学生毫无思想准备,情绪就会紧张,也就不会收到什么好效果,有时还会挫伤学生的自尊。
课堂提问还要留给学生“想”的时间,连珠炮式地提问,学生来不及思考,最后只能由教师自己回答,提问变成了设问。
这样的提问,几乎无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反而会使学生感到压抑,久而久之课堂就会变得死气沉沉。
另外,课堂提问还要在讲究质量的同时,也要讲究数量一即使是好的提问,也不宜过多,太多容易造成学生疲劳,挫伤他们的兴致,影响学习效果。
课堂提问的探索是尤止境的,提问的方法技巧不仅限于上述几种.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应“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善于根据学生对信息的反馈情况,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提问方法,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