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地理小专题——立体农业

高考地理小专题——立体农业

高考地典型例题一:下图示意H市及其周边地区。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3分)
拥有百万人口的H市为我国西南地区较富庶的重工业城市。

该市及其周边地区是我国热带、亚热带水果和冬季蔬菜生产基地,也是我国立体农业的典型区。

(1)指出该地区发展立体农业的有利地形条件。

(6分)
(2)分析该地区河谷可种植优质热带水果的有利气候条件。

(9分)(3)简析该市发展农产品深加工的有利社会经济因素。

(8分)
典型例题二: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17分)
材料一:江西省某日天气形势图
材料二:表四:江西省某县土利用构成变化
材料三:为了提高综合生产能力,该县在农业开发过程中,因地制宜,建立起了立体农业体系(如图13所示),实现了农业的良性循环。

(1)此时南吕的风向为 _______ ,简述锋面系统过境后南吕的天气状况。

(2)据材料二,分析该县在土地利用中最易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__________ 。

为了有效防治该生态环境问题,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
展,该县逐步建立了与当地环境协调一致的生态系统。

根据表四中数据变化情况,例举该县在土地利用上所采取的措施。

(3)结合材料三说明该县农业发展的方向和立体农业的布局。

(4)该地区是我国酸雨危害严重地区,该地区多酸雨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_________ 。

简述酸雨的防治措施。

典型例题三:(22分)图为我国某省区图,据图及相关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描述图中所示省区的地形特征并说明理由。

(8分)
(2)说出甲河与乙河之间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并从生产要素投入、产品用途和经营规模等方面概述其生产特点。

(8分)
(3)图甲为A县土地垂直分布与土地利用状况图,图乙为A县农村生活能构成图,设想如何促进A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6分)、
典型例题四:读图20“千烟洲位置图”和图21“千烟洲立体农业示意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资料:千烟洲位于江西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该地土壤贫瘠,低山、丘陵占土地总面积的2/3以上。

20世纪80年代以前,千烟洲一直以河谷的水稻生产为主。

由于不合理的开垦和过度樵采,水土流失严重。

20世纪80年代以来,千烟洲从河谷农业转向了生态立体农业,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引入先进的柑橘生产技术,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的柑橘生产基地。

(1)千烟洲地处五个热量带中的_____________带。

(2)该地区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不利自然条件有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等。

(3)20世纪80年代初,千烟洲地区农业发展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

(4)千烟洲适宜柑橘种植,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发展成为著名的柑橘生产基地,导致其变化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

(5)读图21,以E为例,任选A—D中的一处,说出其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具体措施及带来的好处。

(4分)例:E. 沟谷洼地:新建、扩建原有水塘,在水塘养鱼。

既获得经济效益,又保护和灌溉农田。

典型例题五:依据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区域为某沿海亚热带季风区,人口约2万,面积500km2,以农业为主,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区域最高海拔为1428m。

(1)比较图中A、B两地的降水差异并分析原因。

(2)判断图中乙河流域主要属于林区还是种植区,并说明理由。

(3)甲河相对于乙河没有形成明显的三角洲,试分析其原因。

高考地理小专题——立体农业参考答案
典型例题一参考答案:
(1)山地多;相对高差大;河谷海拔较低
(2)纬度较低,河谷地形,年均温高;高大山脉阻挡冷空气南下,基本无寒潮影响,冬季气温较高;干燥,多晴天,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
(3)政策支持;农产品丰富;水电充足;市场需求量大;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较高(工业基础较好,技术支持力度大);劳动力较丰富
典型例题二参考答案:
(1)西北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4分)
(2)水土流失退耕还林还草:退田还湖:植树造林、种草(4分)(3)种植业、林业和渔业综合发展(或农林牧渔全面发展或多种经营)(1分)
山间湖泊发展养殖业,坡度较小处发展耕作业,坡度较陡处发展林果业。

(3分)
(4)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排放的酸性气体多。

(2分)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降低能耗:达标排放:开展综合利J{j;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答正确其中三点得满分3分)
典型例题三参考答案:
(1)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2分),北部以平原为主(2分),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2分)。

理由:等高线的数值及河流流向(2分)
(2)水稻种植业(2分)投入劳动力数量较多(或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2分)商品率低(自给型为主);(2分)小农经营(家庭小规模经营)。

(2分)
(3)发展多种经营,走立体农业道路;系列开发优势资源;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开发薪炭林和沼气,解决农村能源问题。

(共6分,每点2分,答对其中3点即得满分)
典型例题四参考答案:
(1)亚热带
(2)土壤贫瘠低山、丘陵面积大(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旱涝频发)
(3)水土流失(生态破坏)
(4)政策支持技术先进(市场广阔、交通改善)
(5)答案要点:
①选一个字母;
②选择山地的哪里;(2分)
③在那里干什么,或者有什么资源;(1分)
④获得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1分)
具体答案及调整:
A海拔较高地区:栽种用材林(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

既获得经济效益,又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调整:海拔较高地区如果写山顶、山上、陡坡可得分;经济效益如果写发展林业,卖木材等类似的意思可得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如果能写出保护环境四个字就可得分。

B 丘陵缓坡:栽种经济林木和毛竹(幼林地可间种牧草)。

既获得经济效益,又保持水土。

调整:丘陵缓坡只要写出山坡即可得分;经济效益能写出卖橘子或者发展林业等类似意思中的一个即可得分;保持水土如果能写出保护环境四个字就可得分。

C 丘陵缓坡:发展果园或人工草地。

既获得经济效益,又可保持水土。

调整:丘陵缓坡只要写出山坡即可得分。

D 山麓、河谷地区:改造现有农田,完善排灌系统,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单位产量。

调整:如果写平原或者地势低平地区不可得分;改造现有农田如果能写出耕作业或者种粮食等类似意思即可得分;完善排灌系统、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单位产量三句只要提到经济效益这个意思,即可得分。

上述措施只要提到其中任何一项,就可以认为完成采分点。

典型例题五参考答案:
(1)A地降水多于B地。

A地地处夏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且大气受湖泊的增湿作用较大,空气湿润。

B地地处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
(2)主要属于种植区。

理由:乙河流域内城镇数量多,说明地势较平坦,适合发展种植业;加之乙河河口形成三角洲,说明流域内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河流含沙量较大
(3)甲河流域以林区为主,植被茂盛,河流含沙量小;中上游湖泊众多,大量泥沙在湖泊沉积;与乙河河口相比,甲河河口受夏季海风影响大,海浪的侵蚀作用强,河口泥沙不易堆积;甲河流域城镇少,人类活动影响小
理小专题——立体农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