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同步练习◆基础题一、选择题1.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是( )A.第26届联合国大会 B.万隆会议C.上海APEC会议 D.世界贸易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2.如图,1945年雅尔塔会议决定:“二战”后建立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这个国际组织的会旗是()A B C D3.近年来,南海、东海冲突时有发生,面对日益严峻的海上挑战,我国应( )①坚决维护领土与主权完整②提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③加紧海军的现代化建设④通过国际仲裁决定钓鱼岛、黄岩岛等地领土归属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4.美国《时代》周刊以“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作为封面标题,表明新中国将会在未来的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1970年B.1971年C.1972年D.1979年5.下图反映的是四十年前的一次“历史性握手”,这次握手标志着( )A.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中美建交 C.中日建交 D.中国加入WTO6.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成就辉煌。
这一时期下列外交成就取得的时间先后顺序是( )①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②尼克松总统访华③中美建交A.①③② B.①②③ C.②③① D.③①②◆能力题一、选择题1.2009年11月1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首次访华。
在他之前,已有6位美国总统访问过新中国。
其中,第一位访问新中国并开启中美交往历程的是( )A.罗斯福 B.艾森豪威尔 C.肯尼迪 D.尼克松2.世纪70年代初,某报纸登出一幅名为《High lob(吊高球)》的漫画。
下面对这幅漫画解析正确的是()A.中美对抗,苏联中立 B.中苏合作,对抗美国C.中美缓和,苏联孤立 D.美苏泠战,中国孤立3.20世纪中后期,有位美国驻联合国代表曾就一件大事发表感慨,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
结合图,这个“转折点”是( )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恢复合法席位C.1972年中日建立外交关系 D.1979年中美建立外交关系4.1972年冲破阻力来中国访问,实现中日关系正常化的是()A.田中角荣B.佐藤荣作C.村山富市D.小泉纯一郎二、材料题1. 中美关系是大国关系的典型代表,具有全球性影响。
材料一我愿非常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以外交承认。
我同样反对接纳共产党中国进入联合国。
依照联合国宪章,一个国家必须爱好和平才具有进入联合国的资格。
十分明显,中国不是。
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海盗。
——尼克松在《纽约每日新闻》发表谈话(1960年11月4日) (1)材料一中尼克松反对中国进入联合国的理由能不能成立?请列举20世纪50年代表明新中国“爱好和平”的外交史实予以说明。
材料二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十月二十五日以压倒多数通过了恢复我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立即驱逐蒋介石集团的提案。
美帝国主义长期剥夺我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政策和企图在联合国内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宣告彻底破产。
多年以来,许多友好国家一直为恢复我国在联合国中合法权利进行不懈的努力,这次联大表决的结果,反映了各国人民要求同中国人民友好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任何势力也阻挡不了这一历史潮流。
——摘编自《人民日报》社论(1971.10.28) (2)材料二中美国的“阴谋”彻底破产的标志事件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分析美国“阴谋”破产的原因。
材料三尼克松总统向迎候在机场的周恩来总理首先伸出手去,两位领导人实现了历史性的握手。
周恩来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二十多年没有交往啊!”(3)材料三与材料一相比,尼克松对华态度有何变化?请写出中美正式建交的时间。
(4)漫画“梅开三度”是对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取得的外交成就的形象表达。
你知道“梅开三度”指的是什么大事吗?说明了什么?材料四当前中美关系正处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
双方要始终坚持合作共赢、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坚持不懈地推进两国各界友好交往,共同建设中美合作伙伴关系和探索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杨洁篪《纪念尼克松首次访华座谈会》(5)根据材料四,回答中美关系应该如何发展?(6)综上可看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以崭新的外交形象活跃在世界舞台,取得了辉煌的外交成就。
我国取得辉煌的外交成就的原因是什么?(至少答两点)◆提升题一、选择题1.图片是形象的史料。
小刚同学在自主学习中收集到以下几幅图片,他为该图片配上的标题,恰当的是( )A.中国的外交成就 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C.中国完成统一大业 D.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2.中美正式建交于()A.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 B.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C.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D.1979年1月1日3.1972年尼克松访华,下飞机后主动伸手与周恩来总理握手。
尼克松事后写到:“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这句话意味着( )A.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B.中美关系由敌对走向正常化C.中美两国的分歧从此消失 D.美国开始放弃干涉中国内政二、材料题材料一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指出:“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材料二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各种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材料三 1956年-1974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1)材料一中“唯一合法政府”、“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内容,与旧中国外交相比,体现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最根本特征是什么?(2)材料二中“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的外交政策,在20世纪50年代有哪些体现?(3)结合材料三,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建交高峰的重要因素有哪些?(4)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外交在坚持原有外交方针和政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又有了什么新的特点?并举例说明。
答案和解析◆基础题一、选择题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的多边外交活动的有关内容。
上海APEC会议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C正确。
故本题选C。
2.【答案】D【解析】A为世贸组织会旗,B为欧盟的会旗,C为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会旗,D为联合国会旗。
“二战”后建立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为联合国。
D正确。
故本题选D。
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当今我国的海上挑战。
近年来,南海、东海冲突时有发生,面对日益严峻的海上挑战,我国应坚决维护领土与主权完整,提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加紧海军的现代化建设,故选B。
4.【答案】B【解析】通过题干中“美国”“中国人来了”“国际事务”这些信息判断,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才能在未来的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
5.【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以及对尼克松访华的识图与理解能力。
今年是2012年,距今四十年前是1972年,据图片可以判断是尼克松访华时与周恩来的握手,这次握手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故应选A。
6.【答案】B【解析】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的时间为1971年10月25日,尼克松总统访华的时间为1972年,中美建交的时间为1979年,故本题选B。
◆能力题一、选择题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尼克松访华。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开启了中美交往的历程,故选D。
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美关系正常化。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故选C。
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在联合国恢复合法席位。
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是中国外交史上的一件大事,故选B。
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日关系正常化。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结束战争状态,实现了邦交正常化,故选A。
二、材料题1.【答案】(1) 不能成立。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表明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
(2) 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恢复我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立即驱逐蒋介石集团的提案。
许多友好国家的支持;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3) 变化:由敌视中国变为谋求与中国改善关系。
1979年。
(4)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日建交,中美建交。
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5) 合作共赢,友好交往,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6) 原因: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国家领导人卓有成效的外交工作和独特的外交艺术等。
◆提升题一、选择题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的外交成就。
上述图片分别反映的是万隆会议、尼克松访华、中国重返联合国,均是新中国外交的成就,故选A。
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美建交。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故选D。
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美关系的发展。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由敌对开始走向正常化,故选B。
二、材料题1.【答案】(1)独立自主是新中国外交的根本方针,也是区别于旧中国屈辱外交的最根本特征。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的方针。
(3)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等。
(4)新的特点: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伙伴外交、和谐世界、战略协作伙伴等)示例:举行APEC会议,加入WTO,积极参与维和等。
【解析】(1)注意关键信息“唯一合法政府”、“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内容,与旧中国的屈辱外交相比,体现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最根本特征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1953年周恩来首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时“求同存异”的方针。
(3)结合材料三,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建交高峰的重要因素有: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实现中日建交;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等。
(4)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外交在坚持原有外交方针和政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等。
示例: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加入WTO,积极参与维和行动、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