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精细结构的遗传分析
哈工大哈工大-遗传学 第四章 基因精细结构的遗传分析
二、基因的类别及其相互关系
根据基因的功能和性质,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根据基因的功能和性质,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1、结构基因(structural gene):既可转录又可翻译,参与生化途径 、结构基因 :既可转录又可翻译, 2、调节基因(operator):既可转录又可翻译,只起调节作用 、调节基因 :既可转录又可翻译, 3、 RNA基因 、 基因
不能正常生长
基因内重组 Discovery of Recombination Within the Gene
子囊型 ① + ade + ade nic + nic + 分离 时期 四分子 类别 实得子 囊数 MⅠ MⅠ PD 808 ② + + + + ③ + + + ade nic + nic ade MⅠ MⅡ T 90 ④ + ade nic ade + + nic + MⅡ MⅠ T 5 ⑤ + ade nic + + ade nic + MⅡ MⅡ PD 90 ⑥ + + nic ade + + nic ade MⅡ MⅡ NPD 1 ⑦ + + nic ade + ade nic + MⅡ MⅡ T 5
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中发现基因组中某些可以移动位置的基 因,称跳跃基因。 称跳跃基因。
哈工大哈工大-遗传学 第四章 基因精细结构的遗传分析
断裂基因
70年代后发现大多真核生物基因都是不连续的,被 年代后发现大多真核生物基因都是不连续的, 年代后发现大多真核生物基因都是不连续的 不编码序列隔开,称断裂基因( 不编码序列隔开,称断裂基因(split gene) 。 )
w.t
Mut.
哈工大哈工大-遗传学
第四章 基因精细结构的遗传分析
二、噬菌体突变型
1、噬菌斑形态的突变型 、 2、寄主范围的突变型 、 3、条件致死突变型 、
哈工大哈工大-遗传学
第四章 基因精细结构的遗传分析
哈工大哈工大-遗传学
第四章 基因精细结构的遗传分析
野生型与几种突变型的区别 不同大肠杆菌平板上噬菌斑表型 类 型 B r+ rⅠ Ⅰ rⅡ Ⅱ rⅢ Ⅲ 小噬菌斑 大噬菌斑 大噬菌斑 大噬菌斑 K(λ K(λ) 小噬菌斑 小噬菌斑 无噬菌斑(致死) 无噬菌斑(致死) 小噬菌斑 S 小噬菌斑 小噬菌斑 小噬菌斑 小噬菌斑
第四章 基因精细结构的遗传分析
第二节 重组测验
哈工大哈工大-遗传学
第四章 基因精细结构的遗传分析
一、 基因内交换
A a1 复等位基因 a1 a2 a1a1 × a2a2 A a2 a3
a1a2 ( 无野生型 )
哈工大哈工大-遗传学 第四章 基因精细结构的遗传分析
But ! 黑腹果蝇
A a1 a2 Xa2Xa2 × Xa1Y Xa1Xa2
哈工大哈工大-遗传学
第四章 基因精细结构的遗传分析
三、 Benzer的重组测验 的重组测验
rIIA1 mutant 单独感染 E.coli K (λ) λ
rIIA2 mutant 单独感染 E.coli K (λ) λ
混合感染E.coli B 混合感染
K (λ) λ 不能正常生长 能正常生长
哈工大哈工大-遗传学 第四章 基因精细结构的遗传分析
第一次分裂分离(M 模式 第一次分裂分离 I)模式
A
A A
a a
减数分裂I 减数分裂
A AA A A A a aa a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减数分裂II 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
第二次分裂分离(M 模式 第二次分裂分离 II)模式
A A A A a a a a
+
+ A - A
a a
四分子 基因型 次序
nic ade nic ade MⅠ MⅠ NPD 1
1、亲二型(parental ditype,PD):2种基因型,都为亲型,包括①和⑤ 、亲二型( 种基因型, , : 种基因型 都为亲型,包括① 2、非亲二型(non-parental ditype,NPD):2种基因型,都为重组型,包括②和⑥ 、非亲二型( 种基因型, , : 种基因型 都为重组型,包括② 3、四型(tetratype,T):4种基因型,2亲型,2重组型,包括③、④和⑦ 、四型( 种基因型, 亲型 亲型, 重组型 包括③ 重组型, : 种基因型
突变品系
基本 培养基 鸟氨酸
基本培养基加 瓜氨酸 精氨酸
arg cit orn
哈工大哈工大-遗传学
− − −
− − +
− + +
+ + +
第四章 基因精细结构的遗传分析
哈工大哈工大-遗传学
第四章 基因精细结构的遗传分析
2. DNA是遗传物质 是遗传物质
1928年Griffith首先发现了肺炎球菌的转化;1944 年 首先发现了肺炎球菌的转化; 首先发现了肺炎球菌的转化 年Avery用生物化学的方法证明转化因子是 用生物化学的方法证明转化因子是 用生物化学的方法证明转化因子是DNA而不是 而不是 其他物质。 其他物质。
(二)生化和微生物遗传学
1. 一个基因一个酶
20世纪 年代 世纪40年代 提出一个基因一个酶 世纪 年代Beadle和Tatum提出一个基因一个酶的 和 提出一个基因一个酶的 假说, 假说,沟通了蛋白质合成与基因功能的研究
一个基因一个酶假说
哈工大哈工大-遗传学
第四章 基因精细结构的遗传分析
红色面包霉实验
哈工大哈工大-遗传学
第四章 基因精细结构的遗传分析
重叠基因
1978年英国剑桥大学分子生物学家 年英国剑桥大学分子生物学家Sanger分析了 年英国剑桥大学分子生物学家 分析了 φX174噬菌体 噬菌体DNA(5386bp)全序列后,发现它的核苷 全序列后, 噬菌体 全序列后 酸实际数比理论数少614个。 酸实际数比理论数少 个 同实验室的Barrell等发现其基因组中有些密码是 等发现其基因组中有些密码是 同实验室的 重叠的,从而形成重叠基因。 重叠的,从而形成重叠基因。
上一课重点内容回顾
着丝粒作图原理与方法 顺序四分子遗传分析 四分子分析 非顺序四分子遗传分析 两个基因作图原理与方法
相关概念:四分子、顺序四分子、第一次分裂分离(M 模式)、 相关概念:四分子、顺序四分子、第一次分裂分离 I模式 、 第二次分裂分离(M 模式)、子囊型(PD、NPD和T) 第二次分裂分离 II模式 、子囊型 、 和
哈工大哈工大-遗传学
第四章 基因精细结构的遗传分析
2. 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
功能单位
染 色 体
突变单位 交换单位
三位一体
经典遗传学认为:基因是一个最小的单位 最小的单位, ∴ 经典遗传学认为:基因是一个最小的单位,不能 分割;既是结构单位,又是功能单位。 分割;既是结构单位,又是功能单位。
哈工大哈工大-遗传学 第四章 基因精细结构的遗传分析
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 年 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明 双螺旋结构模型, 和 提出 双螺旋结构模型 确了DNA的复制方式。 的复制方式。 确了 的复制方式 1957年Crick提出中心法则,61年提出三联体遗传密 年 提出中心法则, 年提出三联体遗传密 提出中心法则 码,从而将DNA分子结构与生物体结合起来 从而将 分子结构与生物体结合起来 分子遗传学领域的其他成就
哈工大哈工大-遗传学
第四章 基因精细结构的遗传分析
Griffith(1928)
哈工大哈工大-遗传学
第四章 基因精细结构的遗传分析
Avery(194பைடு நூலகம்)
哈工大哈工大-遗传学
第四章 基因精细结构的遗传分析
3. 基因是顺反子
1957年Benzer用大肠杆菌 噬菌体为材料,分析了基因内部 年 用大肠杆菌T4噬菌体为材料, 用大肠杆菌 噬菌体为材料 的精细结构,提出了顺反子 的概念, 的精细结构,提出了顺反子(cistor)的概念,证明基因是 的概念 证明基因是DNA 分子上一个特定的区段,是一个功能单位, 分子上一个特定的区段,是一个功能单位,包括许多突变位 点(突变子),突变位点之间可以发生重组(重组子) 突变子),突变位点之间可以发生重组(重组子) ),突变位点之间可以发生重组
跳跃基因 断裂基因 重叠基因
哈工大哈工大-遗传学
第四章 基因精细结构的遗传分析
跳跃基因(转座子) 跳跃基因(转座子)
50年代初,芭芭拉(Barbara McClintock) 在玉米的控 年代初,芭芭拉 年代初 制因子的研究中指出某些遗传因子可以转移位置
DNA transposable element
顺反子学说打破了“三位一体” 顺反子学说打破了“三位一体”的基因概念
近代基因的概念:基因是一段有功能的 序列, 近代基因的概念:基因是一段有功能的DNA序列,是一个遗传功 序列
能单位, 能单位,其内部存在有许多的重组子和突变子
哈工大哈工大-遗传学
第四章 基因精细结构的遗传分析
(三)、分子遗传学时期 )、分子遗传学时期
基因概念:基因是一段特定的可转录的 转录的DNA序列,包括与其 序列, 基因概念:基因是一段特定的可转录的 序列 转录有关的启动子区域、表达调控区域和终止子区域等 转录有关的启动子区域、表达调控区域和终止子区域等。 启动子区域
哈工大哈工大-遗传学 第四章 基因精细结构的遗传分析
对基因更进一步的认识! 对基因更进一步的认识
哈工大哈工大-遗传学
第四章 基因精细结构的遗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