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围岩分级及其主要力学参数
一、一般规定
在公路勘察设计过程中,是根据周边岩体或土体的稳定特性进行
围岩分级的。
围岩分I〜W级,由于每级间范围较大,施工阶段对皿、w、v基本级别,再进行亚级划分。
在公路隧道按土质特性和工程特性分:岩质围岩分级—I〜V级;土质围岩分级W〜W级。
对岩质围岩和土质围岩分别采用不同的指标体系进行评定:岩质围岩基本指标为岩质的坚硬程度和完整程度,修正指标为地下水状态,主要软弱结构面产状及初始地应力状态。
土质围岩分级指标体系宜根据土性差异而组成,粘土质围岩基本指标为潮湿程度。
沙质土围岩基本指标为密实程度。
修正指标潮湿程度。
碎石土围岩基本指标为密实程度。
至于膨胀土、冻土作为专门研究,这里暂不述。
围岩分级指标体系中可用定性分析,也可用定量分析,但由于工地施工条件时间等因素,一般我们仅采用定性分析。
下面我讲定性分析来确定围岩级别。
1、确定岩性及风化程度。
2、结构面发育,主要结构面结合程度,主要结构面类型,甚至产状倾角、走向结构面张开度,张裂隙。
3、水的状况涌水量等。
二、岩石坚硬程度的定性划分
1、坚硬岩:锤击声清脆、震手、难击碎,有回弹感,浸水后大多无吸水反应,如微风化的花岗岩——正长岩,闪长岩,辉绿岩,玄
武岩,安山岩,片麻岩,石英片麻岩,硅质板岩,石英岩,硅质胶结
的砾岩,石英砂岩,硅质石灰岩等等。
2、较坚硬岩:锤击声较清脆,有轻微回弹,稍震手,较难击碎,浸水后有轻微吸水反应。
如未风化~微风化的熔结凝灰岩、大理岩、板岩、白云岩、石灰岩、钙质胶结的砂岩等。
3、较软岩:锤击声不清脆,无回弹,较易击碎,浸水后指甲可
刻击印痕。
如未风化~微风化的凝灰岩,砂质泥岩,泥灰岩,泥质砂岩,粉砂岩,页岩等。
4、软岩:锤击声哑,无回弹,有凹痕,多击碎,手可掰开。
如
强风化的坚硬岩,弱风化~强风化的较坚硬岩,弱分化的较软岩,未风化的泥岩等。
5、极软岩:锤击声哑,无回弹,有较深凹痕,手可捏碎,浸水
后可捏成团,如全风化的各种岩类,各种半成岩。
R ——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定性质与岩石的对应关系,一般Rc>60MP —坚硬岩, Rc=6(~ 30 MPa为较坚硬岩;Rc=3 0 〜15MPa为较软岩;Rc=15- 5MPa 软岩;Re v 5Mpa极软岩。
也可用Rc=(50), ls(50)――岩石点荷载强度指数。
这里不多说。
三、岩质围岩的完整度的定性划分
这是根据岩体的结构状况来定性划分
1 、完整:节理裂隙,不发育,节理裂隙 1-
2 组,平均间距 >层面结合好,一般。
2、较完整:节理裂隙,不发育,节理裂隙 1-2 组,平均间距但
层面结合差。
但完整节理裂隙较发育,节理裂隙2-3组,平均间距之
间层面结合一般。
呈块状或厚层状结构。
3、较破碎:a节理裂隙较发育,2-3组,平均间距,层间结合面差,裂隙块状或中厚层状结构;b.节理裂隙发育,组数》3,平均间距〜,层间结合面好或者一般,多半是-1的断层,中、薄层状结构。
4、破碎:a.节理裂隙发育,》3组,平均间距〜,层间结合面差,裂隙为块状结构;b.节理极发育,间距》3组,平均间距W,层间结合面差,碎裂状结构。
5、极破碎:节理裂隙极发育,组数是无序的,结合很差散体状结构。
下面简单谈Kv值与岩体完整定性值的对应关系。
Kv值是针对不同的工程地岩组或岩性段,选择代表性的点、段测定围岩弹性纵波速度,并在同一围岩段取样,测定岩石弹性纵波速度。
Kv=(V pm V pJ2,式中V P评价区域岩体的弹性纵波速度(Km/S), Vpr――评价区域弹性岩面的弹性波纵波速度(Km/s), Kv>为完整。
为较完整,为较碎,为破碎,<为极破碎,如无Kv值,也可用岩体完整程度定性值的对应关系求得见下表
计算式 Jv二N1/L1+N2/L2+……+Nn/Ln+S=1/d1+1/d2+……+1/dn+S k
式中:Jv-岩体体积节理数(条/m3)
N i…Nr^同组结构面的数目
L1 …Ln —垂直于结构面的测线长度(m)
di …dn —各节理面间距
S k -每立方米非成组面节理条数。
除成组节理外,对延伸长度大于 1m的分散节理亦应予统计。
已为硅质、铁质、钙质充填再胶结的节理不予统计等。
四、土质围岩分级定性指标
1、粘土质围岩
坚硬扰动后能用手捏成饼,边上多裂口。
硬塑、可塑、软塑,扰动后两手相压土成饼状,粘于手掌,揭掉后掌中有湿痕。
流塑扰动后手捏后有明显湿痕并土粘于手上。
(可作液塑限试验和天然含水量,得出液性指数,可鑑定坚硬,硬塑、可塑、软塑、流塑等。
2、砂质土围岩和碎石土围岩
松散主要表现于天然的坡不能形成徒坎。
稍密、中密,用镐挖能成形,但稳定时间不长,易坍塌。
密实,呈徒坎状,能立。
镐开挖出凹凸形状不易塌。
水对围岩稳定有着重要影响。
饱和度来分稍湿、潮湿、饱和,有野外工地实际,一看就明白了。
饱和度 Sr=(Vw/Vv)X 100% Vw—为水所占的体积,Vv—为孔隙部分所占的体积。
简单述下,砂质土围岩潮湿程度,定量质与定性值对应关系
五、围岩分级方法
公路隧道岩质围岩是通过地质调查勘察试验…等等方法和手段。
根据取得围岩定性特征和基本质量指标(BQ)进行基本质量分级(BQ)-岩质围岩的基本质量指标,这是作为定量分析所用,暂不多述。
地下水状态影响修正,一般淋雨状或涌流状水(水压<或单位出水量
<10L/min),在皿〜W级围岩降半级(包含亚级)(水压>,或单位出水量>10L/min ),在皿、W围岩中,一般降一级,这是指岩质围岩还要视具体状况而定,岩层的产状、倾角初始地应力等对围岩稳定是有一定的影响,这里不多述了。
1、岩质围岩一般分为I〜V级,有时可分为亚级,现在我仅对
H〜V级基本定性分级。
H级围岩-坚硬岩,岩体较完整,块状或厚层状结构,较坚硬岩岩体完整,块状或整体结构。
皿级围岩-坚硬岩:较破碎,结构面较发育,结合一般,整体结构或镶嵌碎裂结构或裂隙块状结构。
较坚硬岩:岩体完整或较破碎,结构面较发育,结合好,块状结构。
较软岩:岩体完整,结构面不发育,结合好或一般整体状或巨厚层状。
W级围岩-坚硬岩,岩体破碎,结构面极发育,结合面一般或差,碎裂状结构:较坚硬岩:结构面发育结合好或一般,镶嵌碎裂结构。
较软岩:岩体完整,结构面较发育,结合好或一般块状结构。
软岩:岩体完整,结构不发育,结合好或一般,整体状或巨厚状结构。
V级围岩:坚硬岩及较坚硬岩,岩体破碎,结合面不好,较软岩:
结构面发育,碎裂状结构或散体状结构,结合一般或差,极软岩
(Rb=0〜5Mpa),结构面不发育或结构面较发育,但结合面较好。
2、粘质土围岩基本指标定性分级,一般分W、V、W级。
W级为坚硬密实粘质土、黄土,液性I L<0,V级从坚硬〜硬塑〜可塑液性指数 I L 0〜,一般坚硬,天然密度硬塑状粘质土、可塑状粘质土、黄土。
W级为软塑~流塑状粘土,近软塑状及天然密度低,可塑状粘质土。
3、砂质土围岩基本指标定性分级
W级:密实,压实或成岩作用砂质土,如定量,按标准贯入击数, N >30。
V级:密实~中密~稍密,压密状态,稍湿至潮湿或胶结程度较好的砂质土,标准贯入锤击数 10~30。
W级:松散潮湿,呈饱和状态的粉细沙土等砂质土。
4、碎石土围岩基本指标定性分极方法
W级:密实,一般钙质、铁质胶结的碎石土,卵石土,大块石土。
V级:密实~中密~稍密,稍湿至潮湿且较松散的碎石土、卵石土、圆砾、角砾土。
特别对于土质围岩水的影响是大的。
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予以评定。
对于目前我们主要隧道都是大跨度,开挖跨度大,"、皿级围岩可基本能自稳,W、V级都有可能发生大、中、小塌方。
(大塌方——塌方高度>6m塌方体积loom,中塌方——塌方高度3~6m 塌方体积30~100賂,小塌方——塌方高度<3m塌方体积<30昭)。
按此在本段施工,对IV、V级围岩更要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