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年湘教版地理学考复习:自然地理模块综合突破

2019-2020年湘教版地理学考复习:自然地理模块综合突破

自然地理模块综合突破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地方性分异是较小尺度的地域分异,其影响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地方地形B.地方纬度C.地方气候D.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解析:B 地方性分异是较小尺度的地域分异,其影响的主要因素不包括地方纬度,纬度因素属于地带性因素,B项符合题意。

地方地形、地方气候、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都是地方性分异的影响因素,A、C、D 正确,不符合题意。

2.读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③末期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灭绝B.④末期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灭绝C.⑤末期恐龙灭绝D.⑥时期哺乳动物大量繁殖解析:A ③末期为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阶段,没有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A错误。

④古生代末期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灭绝,B 正确。

⑤中生代末期恐龙灭绝,C正确。

⑥新生代时期哺乳动物大量繁殖,D正确。

据媒体报道,2010年太阳活动进入活跃期(如图1),到2013年太阳活动达到高峰期,发生了强烈的太阳风暴;而到2016年,太阳表面的黑子开始逐渐变小(如图2)。

据此回答3~4题:3.黑子位于太阳大气的( )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D.每一层4.太阳风暴袭击地球时,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①全球都会出现极光现象②地球上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③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受到干扰④地球自转速度加快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解析:3.A 4.C 本题组考查太阳活动及其影响。

第3题,黑子位于太阳大气的光球层,故A项正确。

第4题,太阳风暴袭击地球时,可能造成的影响有: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出现短暂的中断;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在较高纬度地区会产生极光现象。

地球自转速度与太阳活动无关。

新华社北京19日电,2016年10月19日3时31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

据此回答5~6题:5.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的组合体所属的最低级的天体系统是( )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总星系6.图乙中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中,能正确表示“神舟十一号”飞船预定轨道所在大气层气温变化的是( )A.①B.②C.③D.④解析:5.A 6.C 第5题,读题中材料可知“神舟十一号”为绕地球运行的人造卫星,位于地月系,天体系统分层中总星系级别高于银河系,银河系高于太阳系,太阳系高于地月系,故A项正确。

第6题,“神舟十一号”飞船预定轨道位于大气层中的高层大气,高层大气受太阳辐射影响随高度的增加,气温先降低后升高,故①④错误;读图中温度可知③的起始温度为0℃,故C正确。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为许多块。

读“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7~9题:7.图中甲地与丙地分别形成( )A.海沟和岛弧B.海沟和褶皱山C.海岭与岛弧D.海岭与褶皱山8.甲、乙、丙、丁四地形成最晚的是( )A.甲B.乙C.丙D.丁9.图中最容易发生火山、地震的是( )A.甲、乙B.丙、丁C.甲、丙D.乙、丁解析:7.C 8.A 9.C 第7题,据图可知,甲地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在海洋上会形成海岭;丙地位于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的消亡边界附近,形成岛弧和海岸山脉,故C项正确。

第8题,据图可知,甲地位于生长边界,由岩浆物质喷发冷却凝结而形成岩浆岩,形成的时间最晚,故A 项正确。

第9题,结合图中各点的位置,甲位于生长边界,丙位于消亡边界,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现象发生,故C项正确;乙和丁位于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不易发生火山和地震。

10.冬季,教室内外的空气流动方向正确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A 按照热力环流原理,冬季室外温度低形成高压,屋内温度高形成低压,应该是下边由室外流向室内,上面相反,所以A正确。

下图是我国1990~2040年能源消费构成和总量变化及预测示意图。

读图,回答11~12题:11.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①生物质能②核能③页岩气④地热能A.①④B.③④C.②④D.①②12.关于我国能源消费变化及预测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化石能源未来消费总量不变②石油消费总量变化比较稳定③低碳高效的能源消费将增加④能源消费结构趋向多元化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解析:11.A 12.B 第11题,核能被利用后无法自我恢复原有特性,不是可再生能源;页岩气是一种非常规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第12题,根据图示,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略有下降,但随着能源总消费量的大幅增加,化石能源未来消费总量增加,①错误;根据图示,石油消费比重比较稳定但能源总消费量大幅增加,所以石油消费总量增加,②错误。

“二月灰霾、三月风沙、四月柳絮、五月杨树毛儿”是北京春季常见的地理现象,下图为不同性质气团运动模式图。

据此回答13~14题:13.图示四种气团运动情况中,最有可能引发北京三月风沙天气的是( )A.①B.②C.③D.④14.“柳树吐絮、杨树飞毛”,说明柳树和杨树原产地的自然带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亚寒带针叶林带解析:13.B 14.B 第13题,四种性质不同的气团在运动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天气现象,不同气团在不同空间和时间下其自身强度、存在可能性也不同。

北京的三月多冷气团活动,易产生风沙天气,进一步说明大气干燥降水少,而且冷气团势力较强大,多形成冷锋锋面,因此最有可能引发风沙天气的是强冷空气与暖干空气相遇。

第14题,四月柳树吐絮,五月杨树飞毛的现象说明春季柳树和杨树发芽出嫩叶,意味着这两种植物均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其原产地的自然带则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故选B。

如图示意1月、7月北半球纬向风的平均风向及风速(单位:m/s)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

读图,回答15~16题:15.图中风向和风速季节变化最大的点是( )A.①B.②C.③D.④16.下列地理现象与图中风向、风速纬度分布规律相似的是( )A.气温分布B.降水分布C.地势起伏D.洋流分布解析:15.B 16.D 第15题,从图上可以看出,①点位于60°N附近,1月和7月都吹西风;②点位于15°N附近,7月吹东风,风速为5 m/s,1月吹西风,风速约为10 m/s;③点位于赤道附近,赤道是无风带,风速为0;④点位于50°N附近,1月和7月都吹西风。

因此风向和风速季节变化最大的点是②。

本题也可以直接从图上读出四个点的纬度信息,然后采用排除法解答。

图中①点和④点均位于西风带,终年盛行西风。

③点位于赤道无风带,由此选择②点。

第16题,洋流受盛行风的影响,北半球低纬度盛行东北信风,洋流由东向西流动;中纬度盛行西风,洋流由西向东流动,这与图中低纬度吹东风、中纬度吹西风的分布规律相似。

读“世界某大洋局部洋流分布示意图”,回答17~18题:17.①海区洋流向西流的主要动力是( )A.东北信风B.东南信风C.东南季风D.盛行西风18.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洋流①为赤道逆流B.洋流②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C.洋流③为西风漂流D.洋流④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解析:17.B 18.C 第17题,根据洋流分布规律可判断,①海区洋流为南赤道暖流,是在东南信风的吹拂下形成的。

第18题,洋流①为南赤道暖流;洋流②为东澳大利亚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洋流④为秘鲁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洋流③为西风漂流。

富铝土是指土壤形成过程中铁、铝等成分相对富集后的一类土壤的总称。

其在我国分布广,包含多种土壤类型,并具有下图所示的过渡关系。

读图,回答19~20题:19.影响富铝土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成土母质B.气候C.生物D.地形20.下列土壤类型中,铁、铝相对含量最高的是( )A.赤红壤B.砖红壤C.红壤D.黄壤解析:19.B 20.B 第19题,成土母质经岩石风化形成土壤,影响土壤类型,但不是富铝土最主要成因,A项错误。

富铝土是土壤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土体中的铝硅酸盐矿物受到强烈分解,使得氧化铁、铝在土壤中残留和聚集,其形成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气候,故B项正确。

生物因素参与不同类型土壤形成的影响差不多,故C项错误。

富铝土分布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形因素会影响其形成,但不是主因,故D项错误。

第20题,湿热气候促进矿物分解,更易形成富铝土。

红壤、赤红壤分布区,热量较低,气候干燥,土壤铁、铝含量较少,故A、C项错误。

根据热量和干湿变化规律判断,南方气温较高,东部沿海湿润,所以铁、铝含量最高的是砖红壤,B项正确。

黄壤分布的纬度较高,热量较低,铁、铝含量较少,故D项错误。

纳马夸兰沙漠是地球上唯一的生物多样化干旱区。

多雾的天气和西风带来的降水,满足了该处植物生存的需求,成为世界上著名的野生多肉植物“王国”,但纳马夸兰地区东西向多肉植物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右图为纳马夸兰区域图。

读图,回答21~22题:21.影响纳马夸兰地区多肉植物东西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B.地形C.光照D.土壤22.下列描述纳马夸兰多雾的季节和原因正确的是( )A.夏季沿岸寒流降温作用明显B.夏季沿岸暖流增湿作用明显C.冬季盛行西风带来暖湿气流D.冬季寒暖流交汇水汽凝结解析:21.B 22.A 第21题,根据图示,山脉南北纵向分布在纳马夸兰地区,高峻的山脉阻挡了西侧来自海洋的水汽,导致了山脉东西两侧迥异的气候环境差异,从而影响了多肉植物的分布,B项正确。

第22题,据图可知,纳马夸兰沿岸有本格拉寒流流经,对沿岸地区有降温减湿的作用,因此在夏季,高温使得海水蒸发旺盛,但由于沿岸寒流影响,导致下垫面温度较低,易形成多雾的天气,A项正确。

衡山被称为“南岳”,位于湖南省。

读“衡山祝融峰垂直自然带及土壤分布示意图”,回答23~24题:23.从山下到山上,祝融峰的自然带及土壤出现变化的影响因素是( )A.热量B.降水C.水热D.光照24.图中山地红壤肥力较低,形成的原因是( )①坡度较陡,地表物质迁移快②气温较高,有机质分解快③风化作用弱,成土母质薄④植被覆盖率高,枯枝落叶多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解析:23.C 24.A 第23题,从山下到山上,祝融峰的自然带及土壤出现变化属于山地垂直地带性,随着海拔的变化水热状况会发生变化,自然带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故影响山地垂直地带性的因素是水热条件,C项正确。

第24题,山地红壤肥力较低,形成的原因是坡度较陡,在流水等外力作用下,地表物质迁移快,①正确;该地地处亚热带,气温较高,有机质分解快,②正确;气温较高,降水多,化学风化、生物风化作用强,成土母质较厚,③错误;植被覆盖率高,枯枝落叶多,是土壤肥力高的原因,④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