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石油烃的降解研究进展

石油烃的降解研究进展

石油烃的降解研究进展郭斌湖南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摘要:土壤中含有大量的石油烃类污染物质的存在,主要包括烃类、烯烃类、环烷烃类以及芳香烃类。

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难以使土壤中石油烃类污染物完全地降解,而光催化、光化学以及微生物等方法不但可以使土壤中石油烃类污染物质完全降解,而且还有高效、经济、无二次污染以及应用范围广等优点。

本文主要从光催化降解、光化学降解以及微生物降解这三个方面去研究石油烃的降解进展。

关键词:光催化;光化学;微生物;降解;石油烃The degradation of oil hydrocarbon research progressGuo bin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Abstract: soil contains a large number of petroleum hydrocarbons existence of pollutants, mainly including the hydrocarbons, olefins kind, cycloparafin hydrocarbon kind and aromatic hydrocarbons. The traditional physical and chemical methods are hard to soil petroleum hydrocarbons pollutants completely degradation, and light catalysis, photochemical and microorganism method not only can make a soil petroleum hydrocarbons pollutants completely degradation, and there are efficient, economy, no secondary pollution and application range, etc.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photochemical degradation and microbial degradation of the three aspects to study the degradation of petroleum hydrocarbon progress.Key words:photochemical catalysis;photochemistry;microorganism;degradation;Petroleum hydrocarbon前言随着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大,石油的开采、炼制和运输量逐年增加,每年都会有大量的石油流入土壤中,日常工业生产过程中也会造成石油烃类物质的污染。

石油烃类物质大多具有毒性,有长期毒性,甚至致癌,并且这些石油烃类物质难以降解。

它们如果长时间积累在土壤中,会给生态系统带来严重的危害。

一般的传统降解方法不能有效地降解石油烃类污染物,国内外现在采用光催化、光化学以及微生物等方法来降解石油烃类污染物,这些方法具有高效、价格低廉且没有二次污染。

若能有效地将这些方法运用到土壤环境中石油烃类污染物的降解,将会给社会带来很大的效益。

1 石油烃污染物的来源目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它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消耗量日趋增加,其所带来的问题也严重的影响了整个生态环境。

石油烃污染物主要来源有:在石油勘探开发、储运及加工过程中均可能有大量石油烃类物质洒落于地表,如果未得到合理处理便可能对环境产生直接污染。

泄油事故、工业废油排放、油挥发物沉降及利用含矿物油污水进行灌溉等也是造成石油烃直接污染的原因。

大气中烃类污染物的污染源主要包括交通源(汽车尾气,轮胎、路面磨损产生的沥青颗粒及路面扬尘)、庭烹调、香烟、垃圾焚烧、工业活动、燃煤和生物质燃烧以及高等植物或低等生物生物化学成因等。

其中化石燃料及其它有机物不完全燃烧产物是大气中烃类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大气中的烃类污染物主要通过干、湿沉降直接进入沉积物或土壤,或进人水体后通过吸附等作用进入沉积物和土壤中[1]。

2 石油烃污染物的化学组成成分石油烃类污染物主要是由烃类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主要包括烃类、烯烃类、环烷烃类以及芳香烃类等,其主要元素是C、H、S、N、O,此外还含有微量的Fe、Ni、V、Cu等金属元素。

表1.1 石油烃类污染物的主要成分烷烃环烷烃芳香烃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含氧化合物直链烷烃烷基环戊烷烷基苯硫醇环烷酸吡啶支链烷烃烷基环己烷单环芳烃硫醚脂肪酸吡咯多环芳烃二硫化物酚喹啉稠环芳烃噻吩噻吩胺3 石油烃污染物的性质及危害3.1 对人及动物的毒性危害石油烃类污染物中的芳香烃类物质对人及动物的毒性极大,尤其是双环和三环为代表的多环芳烃毒性更大;低浓度的低沸点饱和烃具有麻醉作用,高浓度是能损害细胞和低等动物,非烃类化合物的毒性与芳烃化合物相当[2]。

多环芳烃类物质可以通过呼吸、皮肤接触、饮食摄入等方式进入人或动物体内,影响其肝、肾等器官的正常功能,甚至引起癌变[3,8]。

3.2 对土壤环境的危害石油烃类污染物黏着力强且乳化能力低,所以粘附在土壤中的石油烃类污染物大部分不会随土壤水上下移动。

他们与土壤中的土粒粘连,影响土壤的通透性,而土壤表层常是农作物根系最发达的区域,所以石油烃类物质对土壤的污染程度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情况。

大量的石油烃类污染物进入土壤,对土壤微生物有抑制作用,对土壤酶活性也有抑制作用。

3.3 对作物的危害土壤的石油烃类物质对农作物的污染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石油烃类污染物黏着在植物根表面,阻碍根系的呼吸和对水分、养分的吸收,引起根系腐烂,造成植物的死亡;第二,石油烃类物质的某些成分可以在植物的食用部分形成积累,不仅影响食品的质量,而且可通过食物链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

4 石油烃的降解研究4.1 光催化降解石油烃4.1.1光催化降解石油烃类物质的机理光催化作用是通过固体半导体的光激发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当光能大于半导体的“禁带”能时, 在半导体的表面将生产电子一空穴对, 半导体表面吸附的各种物质在其表面发生氧化一还原反应。

氧分子俘获电子形成O2-, 空穴的氧化能力较强, 直接与有机分子发生反应或半导体表面吸附的OH-及H2O反应形成·OH、O22-,因·OH、O22-是很强的氧化剂, 很容易进一步和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

具体到石油烃氧化机理为:4.1.1.1 脂肪烃氧化机理[9]光激发半导体所产生的·OH 将脂肪烃氧化为醇, 进一步氧化为醛、酸, 最后脱羧生成CO2,其反应步骤如下:R-CH2CH3+2·OH→RCH2CH2OHRCH2CH2OH→RCH2CHO+H2RCH2CHO H2O RCH2COOH+H2RCH2COOH→R-CH3+CO2整个过程描述为:R-CH2CH3→RCH2CH2OH→RCH2CHO→RCH2COOH→R-CH3+CO2→R-CH2OH→R -CHO→R-COOH每降解一个碳原子, 生成一个CO2, 重复循环, 直到脂肪烃完全转化为CO2为止。

4.1.1.2芳香烃氧化机理[10,11,12]与脂肪烃一样,光激发半导体所产生的·OH 首先将苯环经基化,生成羟基环己二烯自由基,该自由基进一步与O2作用,生成过氧羟基环己二烯自由基,随后开环生成己二烯二醛,并按脂肪烃氧化途径降解.生成CO2和H2O ,以及与取代基相应的无机酸,其副反应产生苯酚,所生成的苯仍按上述氧化途径进行, 最后生成CO2和H2O。

4.1.2 石油烃类物质光催化的产物光催化法不仅可以利用太阳光在常温、常压下进行, 而且短时间内有机污染物被完全氧化成无毒的CO2、H2O及一些矿物酸HCL、H2SO4、HNO3、H3PO4等, 而且不造成二次污染, 处理费用低。

4.2 石油烃的光化学降解4.2.1 光化学降解石油烃类物质的机理石油烃类污染物在土壤表面发生光化学反应,在氧气的存在下,这个光化学过程的机制用一个自发的自由基链式反应描述,光化学过程导致了醇、乙醛和酮,以致低分子量有机酸的形成。

而通过聚合作用,醛、酮的缩合反应和醇、有机酸的酯化反应,产生较高分子量的化合物。

石油烃类污染物的光化学反应是一个化学动力学过程,可能存在3种反应途径[4]。

(1)石油烃类污染物中某种分子吸收光子获得能量后,由基态变成激发态,但由于其他分子的存在,可能使激发态分子失活,被猝灭,然后将能量传递给另一个分子,使该分子变成激发态。

分子氧是一种很强的猝灭剂,它与基态分子能迅速反应,生成单重态氧。

单重态氧+PNA→过氧化物过氧化物+hν→稳定的含氧物质(2)石油烃类污染物中某种成分收到光线照射后,发生分解产生自由基,这一自由基很容易与氧分子化合,产生新的含氧自由基,含氧自由基与许多化合物都能发生链反应,反应后又生成原来的自由基,是氧化作用不断进行。

(3)活性吸光物质把吸收的能量传递给反应体系,使石油烃间接获得能量。

不同接受能量的方式取决于石油烃各组分不同的性质,如正烷烃,烷基苯等,他们在天然日光照射范围类吸光效果不好,通常需要借助光敏剂来获得能引发光反应的能量。

4.2.2 石油烃类物质光化学降解的产物石油烃类物质组成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光氧化产物的复杂,结果表明,正烷烃的产物主要是酮和末端烯烃;支链烷烃的产物主要包括醇、酮和烷烃;环烷烃的产物以未开环的酮、醇为主,另有少量开环产物;烃基取代苯的产物主要为1-苯基酮、酮和苯甲醛。

Ehrhardt和Petrick[13]等研究发现,正十五烷与原油光化学反应都可能产生酮,而且普遍检测到脂肪酸的存在。

Andersson等[14,15]模拟天然环境条件下苯并噻吩的光化学反应,分析表明,苯并噻吩会氧化成苯并噻吩-2,3-醌,它在水解后生成CO,硫原子完全氧化成2-磺基苯甲酸。

石油烃类物质光化学降解的主要产物一般为羧酸、醇、醚、羰基化合物等,还有一些不能确定其结构[5]。

4.3 微生物法降解石油烃4.3.1微生物降解石油烃类物质的机理4.3.1.1 微生物对烃的吸收Bringman[16]等认为,分解烃的微生物是吸附在土粒上的。

它们和烃液滴间的相互作用是在土壤孔隙里的油水界面上进行的有的烃能直接溶于细胞膜的亲脂区而进入膜内;另一些则是微生物在油滴界面处先生成表面活化剂使之溶介后吸收[17]。

气态烃要溶于水相后才能被吸收。

微生物对于基质的吸附, 可能是由子它与烃作用生成了吸附基质的特殊组分, 产生了某种扩散基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