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美学PPT课件

旅游美学PPT课件

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人类对自然的力量 和规律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自然界的 事物开始成为人类审美的对象。
人类审美由自然崇拜的低层次向高级升华
人类审美与当时的生产密切相关
一些原始部落虽然居住在鲜花遍地的地方, 但却很少用鲜花装饰自己。主要用角、爪、 鳞、皮、贝壳等。
第一节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与旅游 审美思想
(三)中国古典美学的总结——清代 该时期一定程度上对古典美学进行总结 王夫之美学体系:以诗歌审美意象为中心 叶燮(xiè) 美学体系:事物的“理”、
“事”、“情”与主观的“才”、“胆”、 “识”、“力”通过审美形成互动。 鸦片战争后,西方美学文化传入我国。
课程考核
最终成绩=平时成绩(40%)+开卷 考试(60%)
平时成绩(100)=考勤(30)+课堂 表现(10)+课堂作业(60)
平时成绩:考勤(30分):点名3次,1 次10分。没到0分,请假8分
课堂表现(10分):回答问题1次10分。
课程考核
课堂作业(60分):4次,每次满分15分, 没交0,请假12分
先秦和秦汉是我国古典美学的发端时期, 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百家争鸣时期, 也是我国古典美学第一个黄金时代。先后 出现了儒、墨、道、法等大家,都起源于 这个时期。
第二节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与旅游 审美思想
(二)中国古典美学的展开——魏晋南北朝 至明代
这个时期以审美意想为核心,展开了多层面 的研究。佛教的传入、道教的兴起以及儒 学的深入,对我国审美思想产生深远的影 响,形成儒、道、佛互补的审美格局。
农耕时代,人们从开花结果的食物中得到 赖以生存的食物,才渐渐感觉到鲜花的美 丽。
人们学会家养禽畜,满足人的食欲,它们 被称为“美食”
第一节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历程
二、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美与生产劳动之间
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中间环节。实用不再是 美的重要特征,美的对象也变得丰富多彩。 人类把审美的目光从具体的事物中抽象出 来,极大地拓宽了美的天地。 我们生活中有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
第二节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与旅游 审美思想
规范,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 价值取向为追求目标,创立了儒家学说的 思想体系。 战国时期,孟子、荀子等 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儒家学说。
又曰:“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 , 然后求丽;居必常乐,然后求乐。”
第一节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历程
三、旅游与审美 旅游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
一种生活方式和社会现象。 旅游活动在古代早已有之。 世界有可靠文字记载的旅游可追溯到公元
前776年的古奥林匹亚时期,与古希腊宙斯 神祭祀有关,各地游人纷沓而至以寻求乐 趣。
一、人类原始审美意识的产生 人类刚刚在地球上出现的时候,自然界对
人有着极大的支配力。 大自然对于早期人类,完全是一种无法抵
挡的支配力量。人类对于自然只能顶礼膜 拜 如一些土著人居民,脸抹浓彩,头插羽毛, 身披兽皮,口中念念有词,一起随着击鼓 声狂热起舞,表达他们对自然的敬仰和祈 求。
第一节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历程
作业1:优+(15’);优(14);良(13); 作业2:优+(15’);优(14);良(13); 作业3:交了(15) 作业4:8个(15);5个(14);其它(13) 考试方式:开卷考试(百分制)
课程考核
试卷题型及分值 一、填空题(1空1分,共10分) 二、填表格(1格1分,共10分) 三、连线题(1线1分,共10分) 四、名词解释(1词2分,共16分) 五、按描述举例(1题2分,共14分) 六、简答题(1题4分,共20分) 七、论述题(1题10分,共20分)
第一节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历程
所以,当代美学家认为:“旅游,本质上 说,就是一种审美活动。离开了审美,还 谈什么旅游?”

第二节 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与旅游 审美思想
内容提要
一、中国古代审美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二、儒家美学思想 三、道家美学思想 四、佛家美学思想
第二节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与旅游 审美思想
第一节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历程
旅游虽然包含许多活动内容,但人们在旅 游过程中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审美作为主 要意向;在所取得的收获中,审美总是最 大的。
即使人们在商务接洽、科学考察、探亲访 友、体育比赛等有任在身时,当他们进入 具体游览活动时,也会把主要意向转向寻 求美、感受美,对观赏对象不由自主地做 出这样或那样的审美评价。
第一章 人类审美意识的 发展历程与旅游美学
主讲:李爽
E-mail: ls8412519@
授课内容
第一节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与旅游审美思想
第一节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历程
内容提要
一、人类原始审美意识的产生 二、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 三、旅游与审美
第一节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历程
美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产物,是历史演变的产物。 鲜花、太阳并不是天然的美,只有当它们和人类
一定的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时,才具有美学价值。
第一节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历程
人们对美的追求在满足人类基本的生活要 求之后。
中国古代哲学家墨子:“民有三患:饥者 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
一、中国古代审美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中华民族有着历史悠久的灿烂文化,很早
就产生了自己的审美意识,并将自己的审 美意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以及各种生产活动 当中。 原始审美意识与人的生命本能需要和 官能愉悦享受有着直接的关系。
第二节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与旅游 审美思想
(一)中国古典美学的发端——先秦和秦汉
第一节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历程
我国旅游历史也很悠久,《诗经》中可以 找到殷周民间出游乐趣的诗句。
旅游作为人类的一项实践活动,主要对象 是包罗万象的大自然。大自然除了供给人 类衣食之需外,亦满足了一种更高级的要 求——那就是人类的爱美之心。
除了秀美奇丽的自然景观外,还有文物古 迹、建筑园林、音乐舞蹈、社会风尚等, 这些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人文景观, 对游人同样有极大的吸引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