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6章第一节探究燃烧与灭火

第6章第一节探究燃烧与灭火

1、许多同学喜欢吃烧烤食物,烧烤常用木炭做燃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答案、
在室内烧烤要注意通风 烧烤有时看到的黄
色火焰是木炭燃烧产生的 燃烧时扇炭火是
为了降温 用含硫的焦炭代替木炭不会影响
人体健康
解析: 烧烤过程中会产生有害的气体,含硫的焦炭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有害气体。

2、为了防止煤矿的矿井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常采用的安全措施是(
A .进入矿井之前先点火检验矿井里是否含有大量甲烷
B .通风并严禁烟火
C .戴防毒面具
D .携带灭火器
答案、 B 3、根据化学实验知识,判断下列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 .炒菜时油锅着火,
B .家用电器着火时,
C .高层住房着火时,
D .发现煤气泄漏时,
答案、 A
立即盖上锅盖
立即用水浇灭 立即打开
所有门窗 立即打开排风
扇电源开关
解析: 油锅着火,盖上锅盖可以隔绝氧气,使火焰熄灭, 因为会引起短路, B 错;住房着
火,如果立即打开门窗,进入的新鲜空气可能会使燃烧更旺, 错;煤气泄漏,不能立即开启电器,否则容易产生电火花导致爆炸, D 错。

A 对;电器着火,不能立即用水浇灭,
C 4、下列灭火方法与隔绝氧气无关的是(
A .
B .
C .
D . 答案、
森林失火时设置一条隔离带
用 CO 2 灭火器灭火 用锅盖
盖灭着火的油锅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解析: 设置隔离带灭火利用了移走可燃物的灭火原理,与隔绝氧气无关。

5、英国科技人员研制出自动灭火陶瓷砖,砖里压入了一定量的氦气和二氧化碳。

这种砖砌成的
房屋发生火灾时,在高温烘烤下,砖会裂开并喷出氦气和二氧化碳,从而抑制并扑灭火焰。


动灭火砖的灭火原理是()
A.清除可燃物
B.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
C.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
D.使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答案、B 解析:砖中的氦气和二氧化碳喷出后,使可燃物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

6、下列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
A .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
B .天然气泄露,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C .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
D .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答案、D 解析:正在使用的电器着火,若立即用水浇灭,会导致触电或造成设备短路,发生危险,应先断电后灭火。

7、2010年11月15日上海市胶州路的一座高层住宅因外墙面装修施工人违规操作发生大火, 58人死于这场火灾!悲伤之余,人们痛定思痛,从电视上报道的逃生者的经历以及遇难者的情况来看,我们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那就是遇难者都缺乏自救常识!学好化学,不仅可以提高生话质量,关键时刻还能挽救生命。

在火灾现场,利用我们所学的化学知识,可以采取正确的逃生措施,避免悲剧的发生。

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 .室内起火时,不要急于打开门窗
B .遇到意外事故,可用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处理,同时拨打求救电话
C .处在烟雾较浓的环境中,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逃生
D .在山林中遇到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逃离火区答案、D
解析:室内起火后,紧闭门窗可造成缺氧,防止火灾蔓延,A正确;打电话求救是危险发生时正
确、必要的措施,B正确;湿毛巾中的水可吸收火灾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还可降低吸入气体的温度;由于温度高,火焰产生的气体一般聚集在室内高处,脸部紧贴地面、弯腰或匍匐逃离是最好的姿势,C正确;在山林中,火势蔓延的速度很快,顺风逃跑是最不易逃出火海的,D错误。

8、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把一条粗金属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
11111 77^ -
T弧覘•if S
B
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灭了。

对这一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线圈内的气体温度升高了
B.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
C. 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
D. 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蜡烛就不会很快熄灭 答案、A
解析:由于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将蜡烛燃烧放出的热量很快吸收,故蜡烛火焰周围的温度 低于蜡烛的着火点,这是蜡烛熄灭的原因;若将金属丝加热,金属丝会很快释放热量,使蜡烛 火焰周围的温度不仅不降低反而升高,故蜡烛不会很快熄灭。

因而,以上说法中只有 A 是错误 的。

9、下列突发事故的处理措施正确的是(
A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刻浇水灭火
B .厨房中的煤气大量泄露时,立即打开抽油烟机排气
C .桌面上酒精灯内酒精洒出,着火燃烧,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D .图书档案起火,用大量水浇灭 答案、C
解析:A 中浇水灭火,可能会导致锅内油飞溅,滴到火焰上而引起火灾,故
A 错;
B 中煤气泄 漏,如果打开抽油烟机,可能会产生电火花,导致爆炸,故
B 错;
C 中,用湿抹布既降低了温 度又隔绝了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故 C 正确;
D 中用大量水灭火会使没有被烧毁的图书遭到 破坏,应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故 D 错。

10、近年来,许多大中城市都禁放或限放烟花爆竹。

其主要原因是燃放烟花爆竹时: ①产生有 毒气体;②产生噪音;③产生粉尘;④污染水源;⑤污染土壤;⑥容易引发火灾。

其中说法正 确的是()A .①②③⑥B .①②④⑥C .①②⑤⑥D .①③④⑤ 答案、A
11、下列灭火方法中错误的是(
答案、
C
A
12、森林中设置隔离带的主要原因是(
A .隔绝空气
B .隔离可燃物 )
C .铺设公路 .美化环境
答案、 B 13、下列灭火的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A .秸秆、柴草着火,用水泼灭
B .酒精灯火焰,用嘴吹灭
C .撒在实验台上的酒精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D .汽油着火,用灭火器熄灭 答案、 B
14、下列规定或做法错误的是(
A .煤矿矿井里严禁烟火
B .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前,先做灯火实验
C .用打火机检查煤气管道是否泄漏
D .城市、林区禁止任意燃放烟花鞭炮
答案、 C 15 、住宅和商场等地发生火灾,消防人员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 () A . B . C . D . 水在灭火中的主要作用是
答案、 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 使大火隔绝空气中的氧气 降低温度到燃烧物到着火点以下 水分解出不能助燃的物质 16、发现室内煤气泄漏使人中毒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迅速做人工呼吸
B .立即关闭煤气阀门,打开门窗
C .拨打急救电话 120
D .立即打开换气扇开关
答案、 B 17、蜡烛火焰用扇子一扇就灭,其灭火的原理主要是( A .用扇子一扇,产生了能灭火的气体
用扇子一扇后使空气与可燃物隔绝了
扇子一扇,空气流动,带走了热量,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其自身的着火点以下 扇子一扇后,可燃物被扇跑了
C
扇子扇动时,虽然使空气流通,但同时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不具备燃烧的条件。

18、1854年5月30日,英国战舰 欧罗巴”的船舱里装满了供战马吃的草料,航行途中突然草 料着火,整个战舰瞬间变为火海。

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草料舱没有氧气
B .草料舱通风不好
C .草料发生缓慢氧化积累了大量的热
D •草料温度达到了草料的着火点
答案、A 答案、B 解析:缓慢氧化是进行得很缓慢的氧化反应(化学反应),而蔗糖的溶解属于物理变化过程, 不包含缓慢氧化,其他选项都包含缓慢氧化。

20.N (NO 2) 3是科学家2011年发现的一种新型火箭燃料.试计算:( 1) 1个N (NO 2) 3分子 中含 ______ 个原子.(2) N ( NO 2) 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_____________ . ( 3) N ( NO 2) 3中氮元素和 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__________ .(化为最简整数比)(
4 ) N ( NO 2) 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是 _______ .(精确到0.1% )
答案(1) 10 ; ( 2) 152 ; ( 3) 7 : 4; ( 4) 36.8% 解析:(1) 1个N ( NO 2)3分子中含有的原子个数为 1+ (1+2 ) X3=10 . ( 2) N (NO 2) 3的 相对分子质量为14+ (14+16X 2) X3=152 . ( 3)依据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 和的比,所以 N ( NO 2) 3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14 X4 : 16 X2=7 : 4;( 4) N (NO 2) 3
14X4
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
算•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 化学式的含义、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答案、 19、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 醋的酿造D .食物的腐烂
)A .动植物的呼吸 B .蔗糖的溶解 C .酒和
X 100烁36.8% .考点: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