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邮电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IT企业商业模式分类研究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营销与策划系专业:市场营销班级:营销0802学生姓名:薛春林导师姓名:欧晓华职称:xxx起止时间:2011年12月20日至2012年06月20日毕业设计(论文)诚信声明书本人声明:本人所提交的毕业论文《IT企业商业模式分类研究》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研究、写作的成果,论文中所引用他人的文献、数据、图件、资料均已明确标注;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注明并表示感谢。
本人完全清楚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申请学位论文和资料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愿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论文作者签名:薛春林时间:年月日指导教师签名:时间:年月日西安邮电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学生姓名薛春林指导教师欧晓华职称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营销与策划系专业市场营销题目IT企业商业模式分类研究任务与要求开始日期2011年12 月20 日完成日期2012年06 月20 日院长(签字) 2012 年01 月09 日西安邮电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工作计划学生姓名___薛春林__ 指导教师___欧晓华_________职称__ ______ __学院_____经济与管理学院系别 _营销与策划系_ 专业___市场营销_____ ____ __题目_______IT企业商业模式分类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工作进程:西安邮电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经济与管理学院营销与策划系系市场营销专业2008级02 班课题名称:IT企业商业模式分类研究学生姓名:薛春林学号:07083060指导教师:欧晓华报告日期:2012年03月25 日说明:本报告必须由承担毕业论文(设计)课题任务的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 正式开始的第1周周五之前独立撰写完成,并交指导教师审阅。
西安邮电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续表)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引言 (3)2企业商业模式概述 (3)2.1 定义 (3)2.2 对商业模式的分类研究现状 (4)2.3 分类标准 (4)3 IT企业中的商业模式 (6)3.1 IT企业概念 (6)3.2 IT商业模式的特性 (7)4 IT企业中商业模式的分类研究 (8)4.1 ISP与ICP收人分成模式 (8)4.2广告驱动的商业模式 (9)4.3 Business to Business(B to B) (9)4.3.1网上信息平台 (10)摘要商业模式的本质在对于价值创造逻辑的研究,通过解释商业模式概念的起源,总结国内外学者对商业模式的定义,理清商业模式的涵义。
从运营、价值链等视角总结探讨商业模式的类型,为理论界研究和实践中商业模式的设计提供借鉴参考。
IT产业作为引领全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朝阳产业,成为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焦点。
百度等IT企业改变着大众的社会生活方式,由于IT技术与其载体互联网的特殊性,其商业模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由于已有对于IT企业商业模式的分类研究,更多的侧重于按照盈利模式特点进行划分,存在片面性,文章依据更加广义的商业模式概念对样本IT企业进行聚类分析,最终将样本企业商业模式分为三类,即竞争培育型模式、垄断培育型模式、半竞争培育型模式,并加以比较,发现了IT企业参与竞争的趋势,即免费准入模式。
探讨了IT企业商业模式的特性、模式的变化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IT 企业;商业模式;分类AbstractThe nature of the business model for value creation logic, explain the origin of the concept of business model, summed up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on the definition of business models, to clarify the meaning of the business model. Summary from operations, value chain persp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ype of business model,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of business models in the study and practice of the theoretical circles.IT industry as a sunrise industry to lead the global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he focus of development of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competing. Baidu and other IT companies to change the public's social life, due to the special nature of IT technology and its carrier Internet business model has attracted wide attention. Classification of the existing business model for IT companies focus more divid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fit model features, the existence of one-sidedness, article in accordance with a more generalized concept of business model on a sample of IT companies, cluster analysis, the final sample enterprise business model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namely competition to nurture the type of mode, to monopoly nurturing mode, semi-competitive nurturing mode, and compare them, and found that the trend of the IT companies to compete, that is, free access mode.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T enterprise business model, changes in the patterns and future development.Key words:ITService;ValueNetwork;BusinessModel;ITServieeEnterprise1 引言近几年来,商业模式在国内外成为理论界、实业界讨论的重要话题,记者、商人、咨询公司、学者等发表了大量的观点。
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一是商业模式概念的界定,二是商业模式构成要素的组成[1]。
尽管电子商务、信息系统、战略和管理学领域对其进行了大量的讨论(PateliandGiaglis,2003),但是因为缺乏经济学、商业研究、组织与战略以及营销等领域相应的理论支持(DavidJ.Teece,2009),导致“商业模式”这一学科交叉的、高度的抽象概念提及和引用的多,但研究分析的少。
现有的研究工作中,同一商业模式因为学者们个人思维差异导致认识不一;而且,每个学者的研究都很少建立在其他人的研究成果之上,另起炉灶,从而导致“商业模式”在理论界没有形成统一的共识,不仅在理论上慢于其应有的发展速度,在实践应用中也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指导作用,而且一直停留在相对肤浅的层次。
因此,理清商业模式的相关理论有助于在理论界和实业界形成一个普遍的、共识的观点;在探讨、设计、应用商业模式时各利益相关者有一个共同语言平台。
2企业商业模式概述2.1 定义商业模式是英文BusinessModel的译文。
一个企业的商业模式应该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企业的经营内容、企业的服务对象、企业的收人来源。
企业的经营内容是指企业经营的是产品还是服务,是有形产品还是无形产品;企业的服务对象是指企业的受众,可以是特定的目标群体,也可以是不特定的大众群体;企业的收人来源是指企业获取经营收人的方式,包括销售收人、广告、佣金、会员费、服务费等。
对于商业模式的理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但关注的焦点一般都在于:利润以何种方式实现美国著名投资商罗伯森曾经告诉亚信公司创始人田溯宁,商业模式就是一块钱在你的公司里转了一圈,最后变成了一块一,这增加的部分就是商业模式所带来的增值部分。
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VentureCoaeh认为:商业模式是对一个想法(idea)如何变成获利的商业行为的概括性表述,它解释了利润的来源(whoPays)、数目(How Much)和获得的频率(How Often);即使是同样的商品或服务,进人市场的商业模式也可能是千变万化的。
MiehaelRappa教授在《管理数字企业》(MamagingthenigitalEnter-Prise)一文中指出,从直观上说,商业模式就是使企业能够获得收人而生存下来的方式。
2.2 对商业模式的分类研究现状目前理论界对于“商业模式”(Business Model)一直没有明确的定义,可谓众说纷纭,因此也产生了对于商业模式认识的众多的不同视角。
大致可以分为基于企业战略的宏观层面与基于企业运营的微观层面两大类。
基于企业战略的层面: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最早将商业模式归结为组织的或公司的经营理论。
Mayo等(1999)认为商业模式目的在于构建创造与维持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且独立的系统。
Siggelkow (2001),Tikkanen等(2005)对于商业模式的界定也是基于公司战略的层面。
基于企业运营的层面:斯莱沃斯基认为,商业模式侧重点应该是关注客户需求,并以此创造价值并实现价值。
Afuah等(2000)将商业模式定义为企业构建并利用其资源,以求更好的向顾客传递价值的方法与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