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主观题分类练习(唯物论、认识论)主观题答题要点:1、看清题目(题目内容、题目要求);2、回归书本,分析运用哲学道理(原理和方法论);3、立足教材,将哲学道理与材料内容结合阐述;一、(辩证)唯物论:1、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了通货紧缩的新问题。
面对这一情况,我国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为我国国民经济的较快增长提供了稳定的政策支持,宏观经济政策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有助于经济运行的稳定。
请回答:(1)上述材料体现了辩证唯物论的什么道理?(2)这一道理在材料中是怎样体现的?2、目前,我国能源发展处于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
有关专家指出,国家能源委员会的适时成立,对构筑我国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将发挥积极作用。
国家能源委员会一成立,就积极领导筹备制定能源“十二五”规划,新的国家中长期能源发展规划的前期工作也在筹备中。
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分析国家能源委员会领导筹备制定能源“十二五”规划的哲学依据。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国家能源委员会领导筹备制定能源“十二五”规划,正是从我国能源现状出发做出的要求,必将对构筑我国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发挥积极作用。
②意识能动作用,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能源“十二五”规划对构筑我国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将发挥积极作用。
③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制定能源“十二五”规划符合我国的能源和生态要求,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规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3、在韩国,受“身土不二”(意即“生我养我的土地上生产的东西才是最适合我的”传统理念影响,吃本土食品、用国货蔚然成风;韩国政府也制定了“本国产品的关税政策。
这为其民族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身土不二”的理念受到了巨大冲击。
2010年,韩国白菜严重减产,政府减低关税税率,引导民众“身土不二”的观念,从国外进口白菜,缓解了“白菜危机”。
结合材料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学知识,谈谈韩国处理“白菜危机”给我们的启示。
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1、为进一步推进转方式调结构,2010年10月,山东省委组织专家分赴全省17市进行了实施调研。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新问题,山东省委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和群众的建议,深化了对转方式调结构的认识。
运用实践与认识关系的知识,分析山东省委开展调研工作的合理性。
2、我国在文化体制改革中,科学区分了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
当前,我国正着力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并把振兴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截至2010年上半年,全国大多数经营性文化单位基本完成转企改制,据此,有人认为,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
从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原理出发,简评“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的观点。
3、安全是核电发展的前提和最高原则。
从三里岛和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伤痛,到日本福岛核泄漏的阴霾,一次次引发全球对核电安全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各国依据核电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特殊要求,不断反思核电安全标准,检查核电安全建设,完善核电安全措施与技术体系,以推动核电安全日臻完善。
从认识论角度,说明人类在发展核电过程中应怎样确保安全。
三、唯物论和认识论综合应用:某地区过去因为资金缺乏,强调引进外资,虽然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由于引进项目不适合当地的条件,结果经济效益不高。
为此,当地政府根据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思想,重新规划了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布局,整顿开发区和引进项目,将原有的工业园区从19个减少为7个,取消70个再建投资项目。
把过去的“招商引资”,改为“招商选资”,其结果是平均每亩投资密度由几十万元到几百万元。
政府将“招商引资”改为“招商选资”,这一变化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第二单元选择题练习:1.现实的发展给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重大的理论问题,所以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应该是:①自觉把思想认识从教条主义的观念中解放出来②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不动摇③根据实践,在坚持中发展④一切行为和认识都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论述为标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历史上曾显赫一时的古楼兰神秘消失了。
考古证实,当时规模稍大的墓穴,要用掉600棵树木。
等到人们认识到砍伐林木、破坏环境的恶果,再实施“严禁砍伐活树,否则罚马一匹”时,“楼兰已毁”,无力回天了。
上述材料告诉我们A.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B.整体与部分之间是相互影响的C.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D.规律具有客观性,违背规律必受惩罚3.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说,北京奥运会会徽“直接明确地传达着在中国人民和文化中世代传承的无与伦比之美和宏大的精神力量”。
关于精神力量,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①市场经济越发达,精神力量越不重要②调动积极的精神力量,会有力地推动社会进步③精神力量可以脱离物质因素而存在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可使中国人民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4.据统计,风沙灾害每年给我国造成的损失达540亿元人民币,约占全球荒漠化造成损失的16%。
究其原因,与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直接相关,人类的活动已成为影响气候的重要原因。
这说明A.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B.物质世界的发展离不开意识的作用C.事物的发展是矛盾运动的结果 D.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5.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根本原因在于:A.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有五千年历史B.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为全球华人接受C.它是中华民族实现复兴重要精神力量,是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D.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随时代不断发展6.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根据对水文、气象等各方面资料的科学分析,已经能够对长期和短期的天气变化情况做出准确的预报,从而减少灾害给人类造成的损失。
A.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B.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C.改造世界必须尊重规律 D.规律是人意志的产物7.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指出:要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从唯物论的角度来讲,要做到求真务实①想问题、办事情不能离开我国的现实情况②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群众的利益而奋斗③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④达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三者的统一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③8.第二届“泛珠三角区域经贸合作洽谈会”在成都隆重开幕,成交额达4535亿元。
“泛珠三角”,是为了充分发挥广东、广西等九省和香港、澳门各自的优势,促进区域间的合作发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而提出的发展构想。
这一构想的提出体现了A.主观与客观是辨证统一的B.意识对物质具有推动作用C.从实际出发是人们有效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D.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互相结合9.《孙子兵法》有云:“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而后生。
”韩信据此,背水而战,大破赵军;马谡据此,屯兵山上,痛失街亭。
这两个史实说明A.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B.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C.不同性质的认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不同作用D.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10.“星座占卜”、“运势分析”、“姓名测未来”……这些迷信活动为何会在校园中流行?蓬勃向上的中学生为什么会去相信一些子虚乌有的东西呢?究其原因,我们会发现学生认识世界的渴望和科学教育的缺失。
下列观点中与中学生迷信思想一致的有①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②存在即被感知③气者,理之依也④自然界的规律性是人们思维总结出来的⑤尽信书,不如无书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11.之所以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因为它是A.唯物主义者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B.唯心主义者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C.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根本标志 D.所有哲学必然遇到而且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12.多年来,部分日本政要无视客观存在的事实,不顾中国和亚洲人民的谴责和反对,一再否认侵略事实,并虔诚地参拜供奉战犯亡灵的靖国神社。
从哲学上看,部分日本政要的错误在于A.知识结构不完善 B.生活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C.运用了混乱的思维方法 D.否认了客观对主观的决定作用13.日本领导人至今仍顽固坚持错误立场。
这就给中日之间正常关系的发展,特别是领导人之间的接触制造了障碍。
这说明A.态度决定事物的存在和发展 B.人的意识受立场、观点等主观因素的制约C.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D.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14.2005年10月12日,我国第二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六号再次升空。
飞船载2人,绕地球飞行77周。
从“神舟”号前四次试验到第五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从我国第一次实现载人太空飞行到第二次载人飞行再到将来要进行的探月活动表明A. 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B.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物质C.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D. 意识能直接使客观事物发生变化,不需要物质的东西15.近年来,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特别我国“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和顺利回收, 令世界刮目。
我国的航天事业之所以能取得巨大的成就, 从哲学上说 ,主要是因为我们A. 懂得航天规律的客观性B. 能认识到意识的巨大反作用C. 能把尊重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D. 能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哲学主观题分类练习参考答案一、(辩证)唯物论:1、(1)体现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的原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同时又要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
(2)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针对我国存在的通货紧缩的实际情况,国家实施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符合物质决定意识原理,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事物的发展。
国家采取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2、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国家能源委员会领导筹备制定能源“十二五”规划,正是从我国能源现状出发做出的要求,必将对构筑我国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发挥积极作用。
②意识能动作用,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能源“十二五”规划对构筑我国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将发挥积极作用。
③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制定能源“十二五”规划符合我国的能源和生态要求,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规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