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浴血川军

浴血川军


若无滕县死守,焉有台儿庄 大捷
• 二十二集团37年底编入李宗仁杂牌军战区,参加台儿庄战役,一二二师师长 王铭章,奉命驻守滕县,日军主力板垣征四郎的第五师团猛攻滕县不下,以 重炮飞机猛轰,炸毁城墙,王师长亲自指挥巷战,不幸遭机枪扫射壮烈牺牲。 王师长殉国后,所部官兵逐屋抵抗,战至最后一人,城内伤兵不愿做俘虏, 以手榴弹与冲进来的敌人同归于尽。腾县一役,一二二师五千余人几乎全部 伤亡。在腾县以北的界河、龙山带布防之一叁一师陈离部,也伤亡四五千人。 川军的122师在王铭章的领导下,在滕县全军牺牲。最后在城中的三百余重伤 员,在日军破城后能行动的都冲出去与之肉搏殉国,剩下已无力行动的伤员 则含笑一起拉响是剩下的两箱手榴弹,以此殉城。此役,川军将士中没有出 现一个被俘虏的,为川军赢得了全国的尊重。正是川军的巨大牺牲才换得台 儿庄战役的胜利,李宗仁曾挥泪而言:“川军以寡敌众,不惜重大牺牲,阻 敌南下,完成战斗任务,写成川军史上最光辉的一。”李家钰部第四十七军, 长期在晋东南作战,后编为叁十六集团军,驻守河南,在豫中会战中,由国 民党上层指挥不力,豫西各部在混乱中转移,叁十六集团军因是杂牌,奉命 担任掩护,在转移途中,司令部直属队不幸与日军穿插分队遭遇,总司令李 家钰当场中弹身亡,成为抗战中殉国的川军最高级别将领之一。抗战中的川 军严格来说并不能算是中国军队的正规部队,而是一支地方军阀武装。无论 是部队的装备和军事素质、部队待遇,都无法与国民党中央军相提并论。但 抗日战争中,这支部队用自己大无畏的牺牲换来了“川军能战”、“无川不 成军”的名声。
武昌起义的前奏——保路运 动
• 国家存亡

6月17日,成都岳府街上水泄不通。大会开始后,罗纶、邓孝可、刘声元 等相继演说,声泪俱下。罗纶登坛,向满场一揖,开口便说:“川汉铁路完 了!四川也完了,中国也完了!”言罢大哭,顿时满场号啕,连在场的警察 也在哭。哭声长达二三十分钟。随后罗纶一拳砸在桌上,吼道:“我们要誓 死反对!我们要组织一个临时的机关,一致反抗,反抗到底!商人罢市!工 人罢工!学生罢课!农人抗纳租税!”台下同呼“赞成!”保路同志会就此 成立,会长举蒲殿俊,副会长举罗纶。下分四股办事,为总务股、文书股、 交际股、游说股。大会临时动议,与会人员全体到总督衙门向王人文请愿, 要求代奏。王人文出见群众表示同情,说只要于国计民生有关休戚的事,他 无论怎样当据理力争。17日,王人文致电内阁:“本日未前,各团体集公司 开会,到者约二千余人,演说合同与国家存亡之关系,哭声动地,有伏案私 泣。”“惟哀痛迫切之状,实异寻常”。19日,王人文再奏说:“成都各团 体集铁路公司大会,到者一千余人,讨论合同及于国家铁路存亡之关系,一 时哭声震天,坐次在后者多伏案私泣,臣饬巡警道派兵弹压,巡兵听者亦相 顾挥泪。日来关于铁路合同攻难之文字、演说纷纷四出,禁不胜禁,防不胜 防。”同时上疏严参盛宣怀丧路权、国权,要求治以欺君误国之罪,并请将 自己治以“同等之罪”,“以谢盛宣怀”。27,他又把罗纶等2400余人签注 批驳川汉、粤汉铁路借款合同的原件及公呈人全体姓名上奏,并附片自请处 分。清廷申谕严饬,并将王人文革职。
浴血川军Βιβλιοθήκη 川军简介• 川军,指民国时期军阀派系之 一。与其它的地方派系不一样 的地方是,川军从来没有形成 一个统一的体系,早期的有刘 存厚、熊克武,晚期的有刘湘, 刘湘死后,川军形成邓锡侯、 杨森、潘文华、刘文辉、王陵 基五个上将争雄的局面,外人 称之为川军金木水火土五行。 内部的派系繁杂,防区制盛行。 内战之烈闻名全国,在抗战中 四川担当了30%的税和出了 10%的兵,重庆抗日胜利纪功 碑书代表着这最华彩的一章。
川军来源
• 川军其来源可追溯到清末编练的四川第十七镇新 军。1901年,清朝政府废除绿营制度,建立新军, 规定全国各省共编练三十六镇(镇相当于后来的 师)。四川因省区较大,兼控制康藏地区,决定 编练第十六、第十七、第十八三个镇。四川不仅 负担三个镇的全部经费,每年还要定额接济邻省。 为了培养军事人材,四川先后派遣周道刚等六人 到日本士官学校学习军事。同时,四川相继设立 了多个学堂,培养中下级军官。然而,到了辛亥 革命前夕,四川计划编练的三镇新军的任务并未 完成,仅编成了第十七镇
• •


•THANKS
武昌起义的前奏——保路运 动 • 背景


1911年6月1日,邮传部尚书盛宣怀和督办大臣 端方联名向川督王人文发出“歌电”, 告以度支部决定的川汉铁路股款处理办法:对 公司已用之款和公司现存之款,由政府一律换 发给国家铁路股票,概不退还现款。如川人定 要筹还现款,则必借洋债,并将以川省财政收 入作抵。此电明示,不许川省股东保本退款, 而只允换发铁路股票,即政府不但收路,而且 夺款。邓孝可原认为“政府接收路,并非接收 款”,至此方知政府款路皆收。王人文收电后, 知此电一宣,全省必大乱,于是竟压下不宣。 但是6月7日,盛宣怀、端方又径电川汉铁路公 司驻宜昌总理李稷勋,询问是否见到“歌电”, 李即致电成都总公司索阅,总公司转询督署。 王人文便只得抄示公司,电文公开,全省舆论 大哗。同时,端方、盛宣怀等又迭催王人文派 员清查铁路公司各地帐目,以便接收,查帐员 遭拒。
川军出川
• 川军出川时,各界普遍认为这是当时中国“最糟的军队”, 装备不足,缺乏弹药、给养和医疗设备,冬天在山西打仗 时,士兵脚上穿的还是草鞋。然而,就是这样一支部队, 却在抗战中进行了无数次最艰苦、最惨烈的牺牲,为中华 民族的民族独立事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在内战中恶名在 外的20军杨森部,是抗战中第一支出川抗战的川军,从淞 沪会战开始,无役不从,是三次长沙会战的骨干兵团,曾 在第三次长沙会战珠影山战斗中全歼日军第九混成旅加藤 大队。川军二十六师,参加淞沪会战,是战绩最好的五个 师之一,全师四千余官兵,到撤离战场时仅存六百多人, 伤亡85%以上。南京保卫战,川军二十一军防守南线,其 中一四五师守广德,在优势敌人的围攻下,阵地失守,师 长饶国华毅然率剩余仅一营部队冲入敌阵,以图恢复阵地, 终因寡不敌从,身陷重围,弹尽援绝,将军不愿做俘虏, 举枪自戕殉国。
川军主要将领一览
• 【 杨森】(1884年2月20日-1977年5月15日),字子惠,原名淑泽,又名伯坚,四 川广安县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和水晶猴子邓锡侯、巴壁虎刘湘、多宝道人刘文 辉,王灵官王陵基并称川军五行、一生追求洋气和新潮,他还是民间秘密组织袍哥会 的一名舵主。 【刘湘】(1888—1938)中华民国时期四川军阀。又名元勋,字甫澄,法号玉宪, 汉族,四川大邑人,一级陆军上将。生于1888年7月1日。老家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 他是当时四川近代一世枭雄,在战事中勇猛,外号“巴壁虎”,又名“刘莽子”, 【王铭章】(1893—1938)抗日烈士。字之钟。成都市新都人。历任国民革命军第 29军第4师师长,川军第41军第122师师长,第41军代理军长等职。1937年出川抗战。 1938年初率部参加徐州会战,3月14日,在滕县保卫战中殉国。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 上将。1984年9月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饶国华】(1894年12月7日-1937年11月30日),名厥卿,字弼臣,四川资阳 县东乡(今雁江区宝台镇)张家坝人,川军第145师师长。抗战中在广德、泗安和敌 军作战,因属下临阵脱逃而丢失阵地,他深感指挥不灵,愤而自杀,陆军中将追晋二 级上将。 【李家钰】(1892—1944年5月21日)字其相,四川蒲江人,绰号李矮子,四川 军阀中最小一个派系----军官系的首领,抗战爆发后率两个师出川,转战山西,河南。 1944年在担任第36集团军司令的时候,在豫中会战失败后的撤退途中,遭到日本便衣 队的袭击,壮烈殉国,这是八年抗战中继张自忠在第一线督战,死战不退战死后第二 个战死的集团军司令官。追赠上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