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用卡风险管理

信用卡风险管理


2.未达卡
定义:他人在没得到持卡人明确或默示的授权情况下,在信用卡邮寄 给持卡人的过程中截留并使用了信用卡。
信用卡申请
人的申请意 愿真实
银行发出信 用卡
申请人未收 到信用卡
他人收到
信用卡
他人激活
信用卡
他人使用信 用卡进行消 费
案例:
某公司市场部员工王某,06年5月申请某行信用卡。
7月某天该行侦测员发现此卡消费10000元,遂致电王某,对方称从 未收到信用卡,经冻结该信用卡、用不好则借钱的成本更高,甚至无法借钱。 5)信用卡提供一个以债养债、饮鸩止渴的选择,导致债务失控。
6)短期的优惠利率最终是得不偿失。有些人会让紧急融资变成长期欠 债。因此,别受短期低利率引诱,做不必要的借贷。
7)太多的个人信用额度不但不是信用好的证据(还款纪录才是),在 融资者眼中反而是一种风险,可能反而推高借贷利率。
经欺诈调查组调查发现:该卡曾通过客服热线修改交易密码。同王 某确认后,用于修改密码的手机号码为其单位保安的号码。信用卡系该 保安签收并用于消费。
3.账户接管
定义:他人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真实持卡人的身份或账户信息, 并凭盗用信息假冒持卡人对信用卡账户信息进行变更骗取钱财。
获取真实持 卡人的账户 信息、个人 信息
1.系统风险 由于系统不完善、运行不稳定所形成的风险。 2.内部作案风险 信用卡从业人员内外勾结,利用漏洞作案而形成的风险 3.管理和操作失误风险 由于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或操作不当而造成的风险。
五、信用卡欺 诈风险
(一)信用卡欺诈风险定义:
什么是信用卡欺诈?什么是信用卡欺诈风险?
信用卡欺诈是指他人以非法手段骗领、冒用、伪造或变造信用卡、盗窃或 利用信用卡及其机具对持卡人、银行资金进行欺诈的违法、犯罪行为。由此带 来损失的可能性称为欺诈风险。
经调查发现,该交易的确非持卡人王某所为,系卡号、有效日期被他人 记录并在网上进行交易。
5.遗失/被盗 定义:持卡人信用卡因遗失、被盗或被他人占用,在未经本人授 权或同意情况下,被他人冒用后盗用。
6.伪卡 定义:嫌疑人使用伪造、变造的或者非法复制的信用卡,包括 对磁条和卡片上凸印的复制或更改等。
六、风险防范
(二)欺诈风险类型:
伪卡
遗失/被盗
CNP
欺诈的分类
未达卡
账户接管
伪冒申请
1.伪冒申请 定义:未经允许冒用他人身份申办信用卡。
案例: 07年6月,某银行催收室员工在催收过程中联系到该行持卡人李某, 对方称从未办理过该行信用卡,申请表中填写的资料也不完全相符,提交 了声明书后转欺诈调查室跟进调查。 调查发现李某曾在招聘过程中将身份证复印件、个人详细信息透露出 去。 该案为诈骗公司利用招聘之名获取真实申请人的资料后,申办银行信 用卡。
信用卡在我国快速发展,持卡人数量与日俱增。虽然国内用卡环境 日益成熟,给持卡人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便利,但偶尔发生的信用卡风险 事件还是让人有些担心。
其实,防止信用卡诈骗很简单,只需养成以下八个习惯、记牢以下 五个要点:
(一)八个习惯
1.养成谨慎取款的习惯
柜员机取款时候,要养成预先观察银行柜员机的插卡处、出钞口 以及柜员机顶部是否有可疑装置的习惯,如果发现可疑装置,应立即 向银行工作人员或者保安、公安举报。另外,取款时间最好在白天, 不宜在晚上银行下班后取款。
二、信用卡
(一)信用卡
1.信用卡的定义:指记录持卡人账户相关信息,具备银行授信额度 和透支功能,并为持卡人提供相关银行服务的各类介质。
异形卡
芯片卡
2.信用卡的利弊: 利:有利方面不在多讲述。 弊: 1)信用卡容易导致过度消费。这是陷入卡债的人的通病,刷卡没有掏
钞票的肉痛,于是刷卡消费更没有节制。 2)信用卡年利率高达18%,实属高利贷,可以令借贷者快速“失血”。 3)信用卡债带来精神压力。有些卡奴报告,他们常常很害怕打开信箱
信用卡风险管理
行政人事部
2019年7月23日
目录
CONTENTS
一、序言 二、信用卡 三、信用卡风险定义 四、信用卡风险类型 五、信用卡欺诈风险 六、风险防范 七、延伸-小额贷款
一、序言
本课件主要讲述信用卡持卡人的风险管理,将先从对信用 卡的认识,然后到对信用卡风险的了解,最后教授风险防范, 旨在提高持卡人对信用卡的风险管理意识,保护自身财产安 全。
8)回馈计划的赠品往往在车库内积灰尘,与其消费来取得赠品,不如 直接省钱更实惠。
(二)信用卡业务 指商业银行利用具有授信额度和透支功能的银行卡提供的银行服务,主 要包括发卡业务和收单业务。
信用卡业务发展之交易流程
信用卡业务发展之发卡规模
信用卡业务发展之交易规模
三、信用卡风险的 定义
广义上,信用卡风险是指在信用卡业务经营管理过程中, 因各种不利因素而导致的发卡机构、持卡人、特约商户 三方损失的可能性。
四、信用卡风 险类型
信用卡的风险类型主要可以划分为:








(一)外部风险:
1.信用风险 合法持卡人由于资金不足,无力偿还。
2.欺诈风险 不法之徒通过非法手段骗取银行资金。
3.法律风险 法律制度不完善,产生的诉讼纠纷。
4.市场竞争风险 国外竞争者的加入,经营成本增加。
(二)内部风险:
致电银行客 服,修改账 户信息(挂 失充值卡)
收到信用卡, 盗刷信用卡
案例:
客户李某收到某银行提示短信,称其余2006年5月25日更改了通讯地 址。李某遂致电该行客服查询,发现有人冒用他的个人信息致电客服,挂 失卡片、更改通讯地址后补寄新卡。
经与李某确认发现,致电客服的电话为其同事手机,两人关系较好, 其同事了解李某的个人信息、冒用其身份致电该行客服,接管了李某信用 卡账户。
P
定义:即Card Not Present(卡片不出现交易)。 他人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真实持卡人的卡片信息(卡号、有限期等), 并凭盗用信息进行卡片不出现的交易,如网络交易、电话订购等。
案例:
持卡人王某拥有某行VISA普卡1张。
该行侦测员发现此卡产生一笔数额$10000.00的网络交易;遂致电王某 核实,对方称从未进行网络交易;第二天交易入账后,发现系一美国购物网 站上的交易,该网站只需要验证卡号和有效日期即可交易成功;再次致电王某, 提示商户名称,王某仍否认该交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