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提升训练(9)1.[2016·广东启迪教育段考] 关于下列装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装置①中,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B.装置②工作一段时间后,a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C.用装置③精炼铜时,c极为粗铜D.装置④中电子由Zn流向Fe,装置中有Fe2+生成[解析]在装置①中,金属锌是负极,金属铜是正极,盐桥中的K+移向CuSO4溶液,故A项错误;装置②是电解池,阴极上是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氢离子浓度减小,所以a极附近溶液的pH 增大,故B项正确;电解精炼铜时,电解池的阳极是粗铜,阴极是精铜,即c极为精铜,故C项错误;在装置④中,金属锌是负极,金属铁是正极,电子是从负极Zn流向正极Fe,装置中铁电极上会产生氢气,故D项错误。
[答案] B2.[2016·湖南箴言中学三模] 如图是CO2电催化还原为CH4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过程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B.一段时间后,①池中n(KHCO3)不变C.一段时间后,②池中溶液的pH一定下降D.铜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O2+8H++8e-===CH4+2H2O[解析]该装置是一个电解池,电解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故A项正确;在电解池的阴极上发生二氧化碳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即CO2+8H++8e-===CH4+2H2O,一段时间后,氢离子浓度减小,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氢氧根离子会和①池中的碳酸氢钾反应,所以n(KHCO3)会减小,故B项错误;在电解池的阳极上,是阴离子(氢氧根离子)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所以酸性增强,pH一定下降,故C项正确;铜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O2+8H++8e-===CH4+2H2O,故D正确。
[答案] B3.[2016·广州统考] 一种三室微生物燃料电池可用于污水净化、海水淡化,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图中有机废水中有机物可用C6H10O5表示。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Cl-由中间室移向左室B.X气体为CO2C.处理后的含NO-3废水的pH降低D.电路中每通过4 mol电子,产生标准状况下X气体的体积为22.4 L[解析]该原电池中,NO-3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则装置中右边电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2NO-3+10e-+12H+===N2↑+6H2O,装置左边电极是负极,负极上有机物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X,有机物在厌氧菌作用下生成二氧化碳。
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Cl-移向负极室(左室),A项说法正确;有机物在厌氧菌作用下生成二氧化碳,所以X气体为CO2,B项说法正确;正极反应为2NO-3+10e-+12H+===N2↑+6H2O,H+参加反应导致溶液酸性减小,溶液的pH增大,C项说法错误;根据负极上有机物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有机物在厌氧菌作用下生成二氧化碳,电极反应为C6H10O5-24e-+7H2O===6CO2↑+24H+知,电路中每通过4 mol电子,产生标准状况下X气体的体积为424×6×22.4=22.4(L),D项说法正确。
[答案] C4.[2016·大连重点中学考试] 已知H 2O 2是一种弱酸,在强碱溶液中主要以HO -2形式存在。
现以Al -H 2O 2燃料电池电解尿素[CO(NH 2)2]的碱性溶液制备氢气(电解池中隔膜仅阻止气体通过,c 、d 均为惰性电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燃料电池的总反应为2Al +3HO -2===2AlO -2+2H 2OB .电解时,Al 消耗2.7 g ,则产生氮气的体积为1.12 LC .电极b 是负极,且反应后该电极区pH 增大D .电解过程中,电子的流向:a →d ,c →b[解析] 本题考查燃料电池和电解池的反应原理。
Al -H 2O 2燃料电池的总反应为2Al +3HO -2===2AlO -2+OH -+H 2O ,A 项错误;Al ――→失3e -AlO -2、CO(NH 2)2――→失2×3e -N 2,根据各电极上转移电子数相等知,每消耗0.1 mol Al ,转移0.3 mol 电子,生成0.05 mol N 2,在标准状况下氮气的体积为1.12 L ,但B 项未标明标准状况,B 项错误;根据电解池中c 极上发生氧化反应生成N 2知,c 极为阳极,故d 极为阴极,所以a 极为负极,b 极为正极,正极的电极反应为HO -2+H 2O +2e -===3OH -,反应后b 极区溶液的pH 增大,C 项错误;a 极为负极,b 极为正极,c 极为阳极,d 极为阴极,故电解过程中电子的流向为a →d ,c →b ,D 项正确。
[答案] D5.如图所示装置,开关K 闭合时,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下列有关开关K闭合时的说法正确的是()A.b极是负极B.a极反应为H2-2e-===2H+C.当装置中有1 mol电子通过时,右池产生标准状况下5.6 L气体D.电池总反应为2H2+O2===2H2O[解析]本题考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意在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A项,通入氢气的一极为负极,则a极为负极,b极为正极,错误。
B项,左池的电解质为NaOH,则a极反应为2OH-+H2-2e-===2H2O,错误。
C项,b极反应为O2+4H++4e-===2H2O,当通过1 mol电子时,右池消耗标准状况下氧气5.6 L,错误。
[答案] D6.[2016·河南八市2月质检] 高铁酸盐被科学家们公认为绿色消毒剂。
下面以14 mol·L-1 NaOH溶液为电解质,采用石墨、铁作电极,在58 ℃条件下通过一定密度的电流可制备高铁酸盐(FeO2-4),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已知:2FeO 2-4+3H 2+2H 2O===2Fe 3++10OH -A .a 电极为石墨电极B .阳极反应式为Fe -2e -===Fe 2+C .装置中a 、b 电极在电解槽中的位置可颠倒D .总电解反应方程式为Fe +2H 2O +2OH -=====通电FeO 2-4+3H 2↑[解析] 本题考查电解原理的应用。
由装置图可知,电极a 连接电源正极,故a 为阳极,该电解池中电极Fe 为反应物,故Fe 作阳极,A 错误;由题目信息提示可知阳极Fe 失电子生成FeO 2-4,故阳极反应式为Fe +8OH --6e -===FeO 2-4+4H 2O ,B 错误;阴极上是H 2O 得电子生成H 2,即b 电极处有H 2生成,由题给信息可知,FeO 2-4可与H 2发生反应,b 电极位于电解槽上方,H 2直接逸出,避免了H 2与a电极生成的FeO 2-4接触发生反应,故a 、b 两个电极位置不能互换,C错误;由题目提示的信息及阳极和阴极反应式可知D 正确。
[答案] D7.某充电宝锂离子电池的总反应为x Li +Li 1-x Mn 2O 4放电充电LiMn 2O 4,某手机镍氢电池总反应为NiOOH +MH 放电充电M +Ni(OH)2(M 为储氢金属或合金),有关上述两种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锂离子电池放电时Li +向正极迁移B .镍氢电池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iOOH +H 2O +e -===Ni(OH)2+OH -C .上图表示用锂离子电池给镍氢电池充电D .锂离子电池充电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Mn 2O 4-x e -===Li 1-x Mn 2O 4+x Li +[解析] 从锂电池的放电情况来看,Li 电极为负极,Li 1-x Mn 2O 4为正极,充电时阴极发生还原反应Li ++e -===Li ,Li +向正极移动,A 项正确、D 项错误。
[答案] D8.[2016·山西四校联考] 用酸性甲醛燃料电池为电源进行电解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当a 、b 都是铜时,电解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CuSO 4+2H 2O=====通电2H 2SO 4+2Cu +O 2↑B.燃料电池工作时,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C.当燃料电池消耗2.24 L甲醛气体时,电路中理论上转移0.2 mol e-D.燃料电池工作时,负极反应为:HCHO+H2O-2e-===HCOOH+2H+[解析]氧气在正极通入,甲醛在负极通入,因此a是阴极,b 是阳极。
当a、b都是铜时,相当于是铜的精炼,A错误;电解质为酸性电解质,则正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B错误;2.24 L甲醛的物质的量不一定是0.1 mol,则不能计算转移的电子数,C错误;负极甲醛失去电子转化为甲酸,D正确。
[答案] D9.[2016·湖北黄冈质检] 我国预计在2020年前后建成自己的载人空间站。
为了实现空间站的零排放,循环利用人体呼出的CO2并提供O2,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装置(如下图),实现了“太阳能-电能-化学能”转化,总反应方程式为2CO2===2CO+O2。
关于该装置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中N型半导体为正极,P型半导体为负极B.图中离子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C.反应完毕,该装置中电解质溶液的碱性增强D.人体呼出的气体参与X电极的反应:CO2+2e-+H2O===CO +2OH-[解析]根据题图中左边电源内负电荷的移向,可知N型半导体为负极,P型半导体为正极,A错误;N型半导体为负极,X极为电解池的阴极,电极反应为:CO2+2e-+H2O===CO+2OH-,生成的氢氧根离子通过离子交换膜在Y极参加反应,所以图中的离子交换膜为阴离子交换膜,B错误,D正确;总反应方程式为2CO2===2CO+O2,根据总反应可知,反应前后电解质溶液的碱性不变,C错误。
[答案] D10.[2016·广东广州综合测试一] 用电解法可提纯含有某种含氧酸根杂质的粗KOH溶液,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阳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B.通电后阴极区溶液pH会增大C.K+通过交换膜从阴极区移向阳极区D.纯净的KOH溶液从b口导出[解析]A项,阳极OH-放电,正确。
B项,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故c(OH-)增大,pH增大,正确。
C项,电解时阳离子移向阴极,错误。
D项,阳极区的K+透过阳离子交换膜移向阴极区,与阴极区的OH-结合成KOH,故D正确。
[答案] C11.如图甲为将Pt 电极置于含有Cu 2+和Ag +各0.05 mol·L -1的电解液中(阴离子为NO -3),图乙是电解过程中消耗的电荷量与阴极质量变化的关系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区间Ⅰ,在阴极上有金属银析出B .区间Ⅰ、Ⅱ、Ⅲ中溶液的pH 均降低C .区间Ⅱ,在阳极上有氧气放出D .区间Ⅱ析出的固体质量是区间Ⅰ的2倍[解析] 本题考查电解池的知识,要求考生会判断两个电极的电极反应、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变化、溶液pH 的变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