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国际收支调节政策和理论

2国际收支调节政策和理论


2020/10/9
8
第二章 国际收支调节手段和理论
2、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自动调节机制 (见下页)
二、国际收支的政策调节
1.需求调节政策 (1)支出增减政策(expenditure-changing
policy) 财政政策:收入、支出、公债
2020/10/9
9
浮动汇率制度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
汇率政策、补贴和关税政策、直接管制 2.供给调节政策 (1)科技政策 (2)产业政策 (3)制度创新政策
2020/10/9
11
第一节 国际收支调节手段
3.资金融通政策 (1)官方储备 (2)国际信贷 4.政策搭配:以上三种政策之间互相搭配
2020/10/9
12
Chart Title 改善国际收支的措施
27
例3: Em + Ex = 0.4 + 0.5 = 0.9
相对价格 数量变动
进口 +10% 出口 0 合计
-4% 5%
差额
支出6% 收入5%
-1%
结果:贸易收支恶化
2020/10/9
28
4. 货币贬值对贬值国贸易条件的影响。
贸易条件:一国出口商品物价指数与进口
商品物价指数之比。比值下降,表示贸易 条件恶化,同样数量的出口商品所能买到 的进口商品较少。贬值的贸易条件与供给 需求弹性有密切的关系。
2020/10/9
29
贸易条件(term of trade): T=Px/Pm
SxSm>ExEm,贸易条件恶化; SxSm<ExEm,贸易条件改善; SxSm=ExEm,贸易条件不变。
2020/10/9
30
二、吸收分析法(吸收论 Absorption Approach 西德尼.亚历山大 1952年 1.基本理论:
2020/10/9
34
该理论认为:中央银行通过国内信用和外汇储
备来影响国际收支;货币供求关系反映在国 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官方储备净增减的变动; 同样,国际收支顺差或逆差将引起货币存量
的变化。
3. 对贬值的分析:
MD=EPf(y,i),贬值引起国内价格上升,实际
货币余额减少,从而对经济具有紧缩作用。
4.政策主张:在国际收支发生逆差时,应注重国 内信贷的紧缩。
5.评价
2020/10/9
35
四、结构分析法:
结构论分析法(Structural Approach),理论 渊源同发展经济学密切相关。代表人物保尔.史 蒂芬(Paul Stephen)等。
1.基本理论:国际收支逆差尤其是长期性的国 际收支逆差既可以是长期性的过度需求引起的, 也可以是长期性的共给不足引起的。而后者是 由经济结构问题引起的。经济结构老化、单一、 落后。
31
Md P kY
三、货币分析法:
货币论(Monetary Approach),代表人物 哈里.约翰逊(Herry Johnson)、雅各布.弗 兰克尔(Jacob Frenkel),以货币主义学说为 基础。
1.前提假定: (1)货币需求是收入、价格等变量的稳定函数,
并且是实际收入的线性函数。Md/p=kY
MS=m(D+R)
(3)
2020/10/9
33
MS=D+R
(4)
MD=D+R
(5)
R=MD-D
(6)
方程式的含义:
(1)国际收支是一种货币现象。
(2)国际收支逆差,实际上就是一国的国内货 币供应量D超过了名义货币需求量。
(3)国际收支问题实际上反映的是实际货币余
额(货币存量)对名义货币供应量的调整过 程。
Chapter 2
国际收支调节手段和理论
2020/10/9
1
第二章 国际收支调节手段和理论
第一节 国际收支调节手段
一、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 (一)金本位制度下的自动调节机制 1.货币—价格机制:
David Hume:价格—铸币流动机制
流程图:见下页
2020/10/9
2
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
图:
黄金外流
合理地被指派给一个目标。每一目标应当指派 给 对这一目标有着相对大的影响力,因而在影 响政策目标上有相对优势的工具。 货币政策 ——外部均衡目标 财政政策——内部均衡目标
四、内外均衡政策搭配
2020/10/9
17
第二节 内外均衡的矛盾及政策搭配调

1.蒙代尔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搭配模型 见 下图:
2020/10/9
20
一、弹性分析法
弹性论 (Elasticity Approach): 琼.罗 宾逊(J.Robinson),分析货币贬值取 得成功的条件及其对贸易收支和贸易条 件的影响。
1.弹性概念:
(1)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Em
(2)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Ex
(3)进口商品的供给弹性——Sm
国际收支顺差
2.对米德冲突的评价
(1)内外冲突始终是开放经济面临的重要问题
(2)浮动汇率制度下同样存在内外冲突问题
2020/10/9
15
第二节 内外均衡的矛盾及政策搭配调 节
二、内外均衡矛盾的产生
根源在于经济的开放性——开放性是一把“双 刃剑”
三、内外均衡矛盾政策协调的基本原理
1.丁伯根原则:
提高利率 减少资金外流
减少进口 减少国内支出 需求
利率机制:改 善资本账户收 支
收入机制:改 善经常账户收 支
增加资金外流 降低利率
增加进口
需求
增加国内支出
工资物价下 降
本国对外国相 对价格下降
工资物价上升
减少进口需求
价格机制:改 善经常账户收 支
增加进口需求
图1.2 固定汇率制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 机制
善。但在现代的不兑现纸币本位制度中,由于金融 资产的品种不断增多,功能日益丰富,以至金融
体系的复杂性愈益强化,更何况政府在宏观经济管
理方面的作用也明显加强,这使得国际收支自动 调节的效果受到了极大的削弱。
2020/10/9
7
本国国际收支逆差 外汇储备减少
外国国际收支顺差 外汇储备增加
减少货币供给
增加货币供给
内外均衡的冲突一般是指固定汇率制度
下,失业增加、经常帐户逆差或通货膨 胀、经常帐户盈余几种特定内外经济状 况组合。
2020/10/9
14
第二节 内外均衡的矛盾及政策搭配调节
内部经济状况
外部状况
a 经济衰退/失业增加 国际收支逆差
b 经济衰退/失业增加 国际收支顺差
c
通货膨胀
国际收支逆差
d 通货膨胀
(4)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Sx
2020/10/9
21
马歇尔-勒纳条件: Marshall-Lerner Condition
前提:进出口商品供给弹性→∞
本币贬值改善国际收支取决于:
Ex Em 1 Ex Em 1 Ex Em 1
改善国际收支 恶化国际收支 不变
Ex dQx dPx ; Em dQm d (rPm ) ;
相对价格 数量变动 差额
进口 +10% -5% 支出5%
出口 0
5% 收入5%
合计
0
结果:贸易收支不变
2020/10/9
26
例2:
进口 出口 合计
Em + Ex = 0.6 + 0.5 = 1.1
相对价格 数量变动 差额
+10% 0
-6% 支出4% 5% 收入5%
1%
结果:贸易收支改善
2020/10/9
Qx
Px
Qm
rPm
r exchange
2020/10/9
22
J型曲线效应: J-curve effect
由于“时滞”, 本币贬值促进出口的 效应要到中期才能反映出来。初期由 于过去的合同履行,后期由于进口价 格的昂贵而使外汇收支反而恶化。
2020/10/9
23
Time-Lag?
形成J曲线效应的原因 1、认识上的时滞; 2、决策上的时滞; 3、行动上的时滞; 4、生产上的时滞; 5、取代上的时滞;
黄金外流
通货紧缩
物价下跌
出口增加,进口减少
国际收支平衡
2020/10/9
5
第二章 国际收支调节手段和理论
2.收入机制: 国际收支逆差—国民收入下
降—总需求下降—进口减少—贸易收支改 善
3.利率机制:国际收支逆差—货币存量减
少—利率上升—本国货币收益率上升—外 资流入—国际收支改善 (二)纸币本位制度下的自动调节机制 1、固定汇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度下 的自动调节机制
Y=E (1)
E=C+I=Y (2)
Y=C+I+[X-M] (3)
X-M=Y-C-I=Y-(C+I) (4) 设A=C+I , B=X-M 则有 B=Y-A (5) 2.政策主张:改善国际收支的政策无非就是改变
总收入与总支出(吸收),即支出转换政策与支 出增减政策。 3.评论
2020/10/9
调节措施
融资措施
直接管制
支出转 支出减 内部 移政策 少政策 融资
外部 融资
贸易 管制
外汇 管制
汇率 补贴 关税
紧缩性 的金融
政策
2020/10/9
13
第二节 内外均衡的矛盾及政策搭配调节
一、米德冲突 1.米德冲突:J.Meade 1951年《国际收
支》中最早提出了固定汇率制度下内外 均衡的冲突问题。


扩 张
EB 利 率
IB 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