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洲开发建设柑橘景观分析
长沙位于中国的中南部的长江以南地区, 湖南的东部偏 北。地处洞庭湖平原的南端向湘中丘陵盆地过渡地带, 与岳 阳、益阳、娄底、株洲、湘潭和萍乡接壤。总面积为 11819 平方 公 里 , 其 中 市 区 面 积 556.33 平 方 公 里 , 市 区 建 成 区 面 积 186 平方千米。位于浏阳境内的大围山七星岭海拔 1607.9 米, 为 辖区最高处; 岳麓山最高点海拔 300.8 米, 为城区最高处。
春季第二个特点是阴雨连绵, 空气潮湿。是全年相对湿 度最大的季节。总之, 长沙的春雨闻名全国。
夏 季 : 洲 于 河 中 , 相 对 温 度 比 城 市 低 2—3℃, 是 消 夏 纳 凉的好去处。
秋季: 秋天的特点是雨水减少, 天高气爽。秋燥特点十分 的突出。湘江水位退至 28 米以下, 水退沙现, 沙丘相连 洲、 草入眼, 如入画中。
南 宋 《方 舆 纪 胜 》中 还 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当 时 江 中 有 四 洲 , 分 别 名 桔 、 誓、织、泉。明清时期江中有上中下三洲, 上洲牛头洲, 中洲水 陆洲, 下洲傅家洲。现上、中洲连为一体, 增一洲柳叶洲。
在 宋 代 , 八 景 文 化 比 较 发 达 , 其 中 “江 天 暮 雪 ”是 在 橘 子 洲 的 冬 雪 晚 景 被 文 人 、闲 客 列 入 潇 湘 八 景 , 北 宋 书 画 家 米 芾 做诗序 说 : “岁 暮 江 空 , 风 严 水 洁 , 风 冯 夷 剪 冰 , 乱 飘 洒 雪 , 洁 歌者谁, 一蓬载月, 独鸿寒潭, 明记清绝。”应证了江天暮雪的 景观。 3 橘子洲地理、土壤、气候、水文情况 3.1 长沙地理位置简介
橘子洲的气候与长沙市和气候是连为一体的。其特点 是: 冬寒夏热, 四季分明; 春秋短促, 冬夏绵长。充分的体现了 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类型的共同特点。
春季: 气候的特点一是增温迅速, 气温变化大。“春来一 日 水 热 三 分 ”这 是 长 沙 市 老 少 都 知 的 一 条 谚 语 , 升 温 幅 度 比 城区稍缓。倒春寒是长沙最为常见的现象。
冬季: 水清沙渚, 水缓如镜, 麓山、高楼倒影入画。正如杜 荀鹤诗云: “残腊泛舟何处好, 最多吟兴是潇湘。”而橘子洲的 冬天更是精彩纷呈, 从宋代以来橘子洲就成为古“潇湘八景” 的“江天暮雪”之所在, 成为一个文人墨客留连之处。 3.2.4 橘子洲的水文情况
橘子洲上原有池塘数处, 但现在都已消失无迹。而现在 的 橘 子 洲 最 为 典 型 的 水 文 情 况 为 连 年 的 洪 水 。橘 子 洲 的 平 均 海拔为 35.00 米, 而湘江洪水历年最高水位均值为 36.39 米, 导致洲上每汛必淹, 且平均每年遭淹 2—3 次。其中每年 4—
长沙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 温和湿润, 季节变化明 显。冬寒夏热, 四季分明; 春秋短促, 冬夏绵长, 充分体现了亚 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的典型特点。长沙距海较远, 又位于冲 积盆地, 边缘地势高峻, 向北倾斜, 北方冷空气可深入聚集, 冬季比同纬度地区稍冷, 而夏季比同纬度地区更热, 是江南 “四大火炉”之一 。 长 沙 平 均 气 温 为 17.2℃。1 月 最 冷 , 平 均 4.7℃, 历史上绝对最低温度曾在 2 月份出现, 达零下 11.3℃。 7 月 最 热 , 平 均 气 温 29.4℃, 历 史 上 绝 对 最 高 温 曾 在 8 月 初 出现, 达 43℃。全年无霜期平均 275 天, 积雪日为 6 天。东西 山 势 高 耸 , 雨 量 充 沛 , 年 平 均 降 水 量 1360 毫 米 , 东 部 山 区 高 达 1600- 2200 毫 米 , 西 部 为 1400- 1600 毫 米 , 年 平 均 雨 日 152 天。长沙降雨不均匀, 3~5 月平均降雨日数有 52.8 天, 约 占全年总降雨日数的 35%; 夏季降水不均, 旱涝无定; 秋冬雨 水明显减少。长沙地区日照时数达 1677 小时. 作 物 生 长 期 长。冬春多偏北风, 夏季多偏南风, 全年保持着温和湿润的气 候 特 点 , 使 得 长 沙 冬 季 并 不 萧 索 , 常 绿 的 阔 叶 树 , 如 香 樟 、女 贞等仍然葱笼滴翠, 唐代杜荀鹤有诗云: “残腊泛舟何处好, 最 多 吟 兴 是 滞 湘 ”。
7 月份被淹的可能性为高, 5—6 月份的洪水风险性最大。特 别是近几年以来, 湘江淤积严重, 河床抬高, 加上气候反常, 灾情更为严重。 4 橘子洲景区现有柑橘景观状况 4.1 原有柑橘概况
橘 子 洲 景 区 原 名 桔 洲 公 园 建 园 于 1962 年 开 园 于 1965 年, 开放区面积 81.18 亩, 绿 地 面 积 64.16, 亩 橘 林 面 积 48.86 亩, 桔林面积占到绿地面积 76.15%。柑橘数量 1152 株。
地质成因及地质构成: 湘江靳江西来汇入, 下有捞刀河 从东涌来, 南北向江流中产生东西回流, 沙石易沉加之河道 渐宽又稍向东弯曲, 在离心力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之下主流 偏向右岸边, 底层发生反向运动有利于泥沙的堆积, 从而形 成今天的橘子洲。橘子洲地质发育史至少在 1 万年以上, 为 第 四 纪 全 新 世 时 形 成 的 一 级 阶 地 典 型 地 层 。古 代 湘 水 水 位 较 低, 如 1986 年出现的长沙县南托遗址, 与橘子洲的南头相距 不远, 位置就低于橘子洲的河滩上, 遗址时代距今 7000 多 年, 其底层亦属第四纪全新世地层。因此橘子洲应该在东晋 以前就已经出现, 只是由于水位的涨落, 有时被洪水淹没。
中 图 分 类 号 :X5 0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3973( 2007) 08- 133- 03
1 引言 橘子洲的开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柑橘作为橘子
洲得名的树种, 在橘子洲景观建设的树种应用中, 占据着极 其重要的位置, 可以说, 影响到橘子洲生态景观建设的成败, 影响到橘子洲的品牌形象。 2 柑橘与橘子洲的历史、文化渊源
橘子洲最早露出水面是 6 世纪中期, 地方应在今天橘子 洲的南部, 到唐代估计橘子洲北部也露出了水面, 形成江心 洲。宋初橘子洲地段已有南中北三洲, 到了 19 世纪初三洲曾 经连为一体。19 世纪末, 北部的矮子洲分离出去, 形 成 了 今 天橘子洲大体上长约 5 公里, 总面积约为 0.7 平 方 公 里 的 基 本 格 局 。现 在 的 橘 子 洲 沿 河 两 岸 都 已 用 花 岗 岩 砌 成 的 护 坡 保 护, 护坡高度约为 8 米, 很大的程度上防止了河水对橘子洲 的侵蚀, 保存了现有橘子洲的完整性。 3.2.3 橘子洲气候水文情况
橘 子 洲 历 史 悠 久 , 据 《湘 中 记 》 载 : “晋 惠 帝 永 兴 二 年 ( 305) 生此洲”。盛宏之在《荆州记》中说: “及至夏水怀山, 诸 洲 皆 没 , 此 洲 独 存 ”。 北 宋 《太 平 寰 宇 记 》也 说 : “江 中 时 有 大 水, 诸洲皆没, 此洲独浮。”
橘子洲盛产美桔, 以橘子命名洲始见于公元六世纪, 北 魏郦道元《水经注》: “湘水经南津城西, 西对桔洲。”唐杜甫有 “桔洲田土仍膏腴”句, 洲上肥沃, 宜种柑橘。唐齐己《桔洲人 寄桔》也可见证于此。宋《太平寰宇记》说: “洲上多美桔, 故以 为 名 。 ”近 代 毛 泽 东 同 志 《沁 园 春·长 沙 》更 使 橘 子 洲 响 彻 中 外。
柑橘景观带。 以多品种观赏价值比较高柑橘种的有机组合, 辅以其他 观 赏 植 物 , 形 成 错 落 有 致 、高 低 起 伏 、层 次 分 明 、色 彩 丰 富 的 景观群落。 鲜食景观林片。
134
以多品种鲜食价值比较高柑橘种的有机组合, 有利于游 客参与各种品桔活动。
品种展示林片。 将世界各种柑橘品种资源集中种植, 并挂牌展示, 向游 客介绍各种柑橘知识。不宜露地种植的采用设施栽培。 5.3 柑橘景观布局构想 采 用 点 ( 孤 植 、组 合 种 植 ) 、线 ( 景 观 林 带 ) 、面 ( 鲜 食 景 观 林片、品种展示林片) 有机组合。 将柑橘景观与建筑、小品相结合。如: 亭、馆、廊、架等。 培育各类品种的柑橘王, 提升柑橘景观, 扩大社会影响。 5.4 柑橘景观建设的几点建议 合理安排, 将不同熟期品种混植。 构 建 人 工 防 护 林 、背 风 向 阳 的 山 坡 谷 地 , 适 宜 柑 橘 种 植 的人工小气候, 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将柑橘林面积控制在绿地总面积 30%以下。 充分考虑适地适树的原则, 减少投资成本, 构筑新的柑 橘生态林, 和柑橘病虫害天敌栖息林。 为减少桔林区域之间病虫害交叉感染, 区域间距不少于 50 米。 6 柑橘引种计划分析 柑橘是属经济作物, 品种更新快, 选育的品种多, 气候条 件限制因素多, 橘子洲作为景区, 确保最佳观赏效果是一切 工作的中心, 要求进入景区桔树成年挂果树, 因此很有必要 建立柑橘培育和品种驯化场。 柑橘培育和品种驯化场目的。 成苗培育: 从各地引进小苗, 利用营养钵栽植, 培养成大 苗, 进入景区, 不应缓苗, 就能达到观赏效果。 品种驯化: 对引入的品种, 生长环境有一定差异, 引入小 苗驯化, 提高适应能力, 淘汰不适宜的品种。 柑橘培育和品种驯化场作用。 因为柑橘病虫害多, 寿命短, 它可以为建设和更换提供 充足的成苗, 不需苗木成活过度。 外地引成苗, 费用大, 成活低, 适用差。 有效的抵制外源性病虫害入侵, 可以在驯化场将它们及 时处理。 有效淘汰适应差的品种, 避免直接引入带来景观的破 坏。 容器苗栽植当年开花结果, 见效快, 成效好。 有利于摸清不同品种栽培管理技术措施。 跟上人们多变的消费需求, 有利于景区经营活动宣传。 有利于在极端气候条件带来损失的条件下, 及时补栽。 根据湖南长沙及其橘子洲独特地理条件, 将各有关参考 数据提供如下:
橘子洲开发建设柑橘景观分析
□ 李木明
( 长沙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橘子洲景区 湖南·长沙 41006)
摘 要 通过对橘子洲名称的历史渊源的阐述, 论述橘子洲的柑橘景观建设的重要性, 同时根据橘子洲地理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