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级提升]一、选择题1.1689年1月,英国议会以詹姆士“已经退位”和“王位虚悬”为由,决定由威廉和玛丽共同继承王位,前者为国王,后者为女王。
议会的这一做法() A.冲击了传统的“王权神授”观念B.使英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C.意在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D.解决了英国国王与议会间的矛盾答案 A解析根据材料“英国议会以詹姆士‘已经退位’和‘王位虚悬’为由,决定由威廉和玛丽共同继承王位”可知,1688年光荣革命,由议会决定国王人选,授予国王权力,冲击了传统的“王权神授”观念,A项正确。
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B 项错误;英国通过实行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力,并非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C项错误;D项表述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
2.“我以我自己以及我妻子的名义宣布,我们将衷心接受这个宣言。
我们将以英国议会制定的法律作为治理这个国家的准则……”他面色严肃地当众宣布接受宣言,然后戴上王冠。
“这个宣言”()A.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B.完善了英国的责任内阁制C.使英王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D.使首相成为国家权力中心答案 A解析材料体现的是英国国王与议会的关系,即议会主权确立,国王权力受到法律限制,这是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的思想,《权利法案》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故选A项。
3.著名历史学家钱乘旦认为:“英国迈出了政治转型的第一步,也就是克服了专制王权,把国家的权力从一个人(国王)手里转到一群人(贵族)手里,实现了权力的第一次扩散。
”这次转型的标志是()A.查理一世被处死B.《权利法案》颁布C.责任内阁制确立D.1832年议会改革答案 B解析查理一世被处死之后又发生了封建复辟,故A项错误;《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故B项正确;责任内阁制确立之前国王的权力已经受到限制,故C项错误;1832年议会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故D项错误。
4.1734年,法国哲学家伏尔泰在他的《英国书简》中写道:“英国的宪法《权利法案》已经如此的完美,使得所有的人都能够享受在几乎所有君主国家被剥夺的自然权利。
”这主要基于()A.英国《权利法案》是完美的法案B.英国人民获得了普遍的民主权利C.英国光荣革命后君主制遭到否定D.英国较早确立了资本主义代议制答案 D解析材料“君主国家被剥夺的自然权利”是指君主专制制度下民众无权,与之对应的是在资本主义代议制下,人民获得一定的权利,虽然是资产阶级掌权,但相对于封建君主专制,仍是社会的进步,故选D项。
5.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巴林顿·摩尔指出:“没有新的原则在17世纪的成功实施,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够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这里的“新的原则”是指()A.议会至上B.和平渐进C.自由平等D.分权制衡答案 A解析英国在17世纪颁布了《权利法案》,它限制了君主的权力,确立了“议会至上”的新原则。
A项正确。
6.有一首歌相传创作于1740年,19~20世纪有过两次改编,改编后歌词唱道:“愿她保护法律,使民心齐归向。
一致衷心唱歌,神佑女王。
”据此推断() A.该国君主掌握着立法权B.该国封建残余较为严重C.该国实行君主专制制度D.该国家传统与创新并举答案 D解析从材料中“1740年”“19~20世纪”“保护法律”“女王”等关键信息可以推断,这首歌应该属于英国。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国王并无立法权,A 项错误;这时期英国是君主立宪的民主国家,B、C两项错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既保留了国王,又使国王受法律限制,可以说有传统,有创新,故D项正确。
7.下表据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编制。
据该表分析英国议会制度改革的主要特点是()A.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B.民主进程呈现渐进性C.实现了选举权利平等D.政治经济发展的结果答案 B解析表格中主要体现出英国议会改革不断扩大民主范围,无法体现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故A项错误;根据英国议会制度改革简表提供的1832年中产阶级,1867年城市工人,1884年农村工人等信息可知,英国的议会改革,发展和完善了英国的民主制度,体现了英国民主进程的渐进性,故B项正确;“实现了选举权利平等”是材料反映的议会制度改革的成果,不是特点,故C项错误;英国政治经济的发展是英国议会改革的原因,不是英国议会制度改革的主要特点,故D项错误。
8.“直到19世纪初……一位官运亨通的首相同时要得到国王和议会的支持,否则便会在政治航道上触礁翻船。
”该材料说明当时英国()A.责任内阁制尚未成熟B.国王“统而不治”C.首相主要对国王负责D.三权分立制确立答案 A解析责任内阁制是指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制度。
从材料内容可以得出:19世纪初的首相除了要得到议会的支持外,还必须得到国王的支持,这反映出当时责任内阁制尚未成熟。
故A项正确。
9.辉格党领袖格雷曾这样评价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把社会的中间阶层联合到上层中来,共同热爱并支持国家的制度和政府,这件事具有头等重要性。
”材料中的“社会的中间阶层”指的是()A.无产阶级B.贫民C.工业资产阶级D.农业贵族答案 C解析工业革命之后,工业资产阶级兴起,1832年英国进行议会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席位,故C项正确。
10.1907年,保守党领袖张伯伦第一次正式建立反对党内阁,并使用了“影子内阁”这个形象的叫法。
选民在下次议会选举中,不仅要看执政党执政的成绩与表现,还要看反对党是否尽到了反对的责任。
由此推断,“影子内阁”的设置()A.标志着责任内阁制的最终形成B.降低了政党政治运行的效率C.不利于政治的连续性和稳定性D.推动了代议制的发展和完善答案 D解析A项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影子内阁”是提高政党政治效率、减少决策失误的有效方法,故B项错误;“影子内阁”的设置有效监督了执政党执政,有利于政治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故C项错误;“影子内阁”的设置是英国政党政治发展的表现,推动代议制的发展,故D项正确。
11.有学者将英国的政治制度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尊严的部分”,具有激发和保留人们崇敬之心的功能,它使政治制度获得了权威和动力;二是“效率的部分”,是对上述权威的现代运用。
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英国政治制度() A.具有悠久的民主法治传统B.实现了传统和现代的融合C.兼顾了民主的效率和公平D.开创了新的权威政治模式答案 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近代确立的资本主义政体是君主立宪制,即名义上保留了君主作为国家元首的地位,但将国家的政治权力集中到议会手中。
保留君主制是“尊严的部分”,“使政治制度获得了权威和动力”;而议会主权则是“效率的部分”,体现了现代政治制度对效率和监督的追求。
故B项正确。
A、C两项表述片面,排除;材料是对英国政治制度的两方面评价,开创新的权威政治模式与材料并无关系,排除D项。
12.一名英国学者称:“英国人把议会比作政坛大本钟——除了还在那里闹出点动静外,没有更大用处”。
该学者意在说明()A.代议制民主政治已丧失其存在基础B.议会不再代表广大选民的利益C.出现了行政权逐渐扩张的趋势D.英国人厌倦了资产阶级民主闹剧答案 C解析材料意在表达英国议会作用在缩小,与之相关的就是内阁即行政权的扩张,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内阁已经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故选C项。
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不限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
克服专制王权于是成了继续前进的条件,在这个时候,谁先克服专制王权,谁就先迈出现代化的第一步。
——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材料二英国“光荣革命”以后,内阁逐渐……成了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构。
18世纪初,形成了国王不参加内阁会议,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主持内阁会议的惯例。
1742年,沃波尔内阁的政策遭到议会反对,沃波尔辞职,创下了首相遭到议会反对时,应辞职向议会谢罪的惯例。
1783~1784年,小皮特内阁遭到下院反对,内阁决定解散下院,提前进行议会选举,由新成立的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
——《世界史资料》材料三1832年6月7日,选举改革方案得到通过并经国王批准。
主要包括选举权和议席分配两个方面。
……56个人口不到2000人的选区被取消,31个有2000~4000人的选区各减少1个议员席位。
余出的143个议席中,各大新兴工业城市得到65个。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是怎样“克服专制王权”的。
(2)材料二反映了英国政治制度的一次主要创新是什么?其主要特点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概括1832年改革后英国议会发生的主要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变化对英国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你对英国的政治制度创新有何认识?答案(1)光荣革命(资产阶级统治确立);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
(2)创新:责任制内阁的形成与发展。
特点:内阁拥有行政权,且权力不断扩大;内阁与议会相互制衡。
(3)变化:调整选区,重分议席;增加新兴工业城市议席。
影响:工业资产阶级的地位上升,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4)制度创新具有渐进性;制度创新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
解析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总结英国“克服专制王权”的事件。
第(2)问,从材料二中的“内阁”“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可回答英国政治制度的创新;特点要结合所学这一政治制度回答。
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归纳;第二小问,要结合1832年议会改革的内容来回答。
第(4)问,根据三则材料综合分析。
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康熙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
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
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东华录》材料二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8.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9.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权利法案》材料三君主立宪制从确立到完善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在此期间,君主的权力不断衰落,议会的权力不断上升,产生于议会的责任制政府也逐步确立起来,“光荣革命”为不断的变革打开了通道,这是英国最终能够引领世界潮流的最主要的因素。
——《大国崛起》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英政治体制的差异。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政治制度不断创新的表现,并分析中英不同的政治体制在18世纪以后给两国历史发展所带来的不同影响。
(3)综合上述分析,你得到什么启示?答案(1)中:君主专制政体,皇帝总揽一切权力;英:君主立宪政体,议会掌握立法权,限制君主的权力。